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雅真

  摘 要:了解历史是走向未来的前提,知道过往发生的文明兴衰、王朝更替和前人所做事迹等历史常识,才能带着对先人的敬佩和对落后思想的反省,创造发散自己的思维,让后人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高中学生是传递历史交接棒的重要力量,在倡导学校进行素质文明教育的今天,从历史学科着手,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强调在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试图探析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些方法建议,希望能给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高中学生;方法
  一、 引言
  知古鉴今,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教育性质很强的学科,需要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借此来促使学生增强学习历史的主动性。而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涉及家国情怀、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和唯物史观等五个方面,在深入了解和解析核心素养内容的基础上,明确要求,联系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找准对策,分析培养方法,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力争使高中学生真正实现素质化。
  二、 明确要求,深入剖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明确有关历史学科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这是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而除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身内容的要求之外,用时间线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以思维导图辅助学生建构学习框架,也是更近一步培养素养的要求。
  (一) 牢固掌握历史学科基础知识
  在學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基础要领的掌握始终是第一步。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这里所讲的历史,教师在准备撰写教案的时候,要认真了解整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所提要求,按照国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针对课本内容,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历史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主要集中于知识点的记忆,关于历史朝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学习,能够把一件事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一段古文明所出现的人物朝代这些比较基础的要点记忆清楚,才能进一步学习这些事件所给人的启示,以便于将零散的基础知识放进整个历史潮流来看它所具有的进步意义。
  (二) 搭建历史学科系统性学习框架
  不管之前学生学习和自己了解过多少历史知识,在高中阶段,教师都会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教学,学生能够将基础性学科常识正确地嵌入其所属背景年代,在脑海中搭建一个完善的系统性的学科框架,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所要求第二个重要板块。高中历史学科书本也是针对学生方便掌握的需求,分册进行了编排。这要求学生明确国内历史和国外历史的不同,能够对比来看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文明步伐的快慢,形成能够横向看历史的中外历史观;也要求学生知道国内历史的起源,古代、近代、现代历史节点的分割线,古代历史中要了解各朝代的更替顺序,在一个朝代中所发生的重要事件,近代历史中要了解国人如何从受压迫到奋起反抗、经历失败再最终战胜敌人,赢得胜利的过程,现代历史中要了解社会形态在矛盾的斗争中发生了改变,我国找到了适合国情的正确道路,各时期领导人所提出的先进路线和进一步前行的方向目标,形成能够纵向看历史的古今历史观。横纵交错,综合搭建历史学习框架,这对学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但这也是学好历史,培养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一步。
  (三) 在基础与系统学习中融入五大核心素养
  学习基础性历史常识、搭建综合性历史框架,最终学生需要从客观的资料中得出主观的收获,树立正确的史观,这需要融入五大核心素养。前两者是前提,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建起桥梁,后者是反馈,为更好掌握历史指引方向。
  让学生学好历史,可以从下方面入手:1.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树立唯物史观,意识永远都是物质的反映,承认物质的第一性才能正确地看待历史发展轨迹,学会尊重历史;2. 养成时空观念,这和之前所讲的历史框架的搭建是一脉相承的,能够清晰地看待历史发展轨迹,用横向和纵向来解析历史事件,既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3. 善用历史解释靠近和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因为历史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辅之以必要的解释可以让历史事件更加鲜活和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4. 辩证分析历史的基础需要熟练地运用史料实证,单一地从历史课堂来学习历史知识不足以全面了解有关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倡导和鼓励学生多去搜寻历史资料,养成能够阅读和提炼出正确的观点丰富课堂历史内容的习惯;5. 学习历史的前提是尊重历史,而尊重历史要求学习主体有自己的见解,带着家国情怀,从历史中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 找方法,综合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前文分析了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要求和五大着眼点,教师明确教学要求之后,应该发挥自己的引路人角色,从中找寻综合培养学生素质的方法,在完成教师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学而有获。
  (一) 强化基础,搭建框架,培养时空观和唯物史观
  给学生讲解基础知识要点,是尊重历史事实,能够自主通过时空线索记忆历史的第一步。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学习一门学科知识的时候,应该先要引导学生推开这门学科的大门,揭开学科的神秘面纱。所以建议教师在讲历史专业知识之前,分析历史学科的特点、学习历史学科的注意事项、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重难点提前圈画准备,将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事先教授给学生,从而形成用这种方法发散学习历史的习惯,这样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才能增强针对性。另外要避免学生记忆混乱的情况出现,所以要用时间和空间这样的线索串联起零散的知识。为避免教师不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出现,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课堂上记笔记、随堂进行考核等方法,检验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尊重历史,增强通过时空的变化正确辨析历史的能力。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注意:1. 教师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来简明罗列当堂课程要点,学生先根据要点自己预习熟悉课程内容,进行勾画,把主要的事件发展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出来,这在一方面可以使重点和轨迹框架更加明了,在另外一个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用横纵时空方向思考历史的能力,通过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在上面把不明白的地方做好笔记,等教师讲解的时候加强该点的注意力,跟上教师的课堂节奏;2. 以时间为主线罗列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学科的知识比较繁杂,一节知识点文字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出畏难情绪,而学习历史归根结底是把以前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还原,让以后的人知道,最好的办法是画一条时间线,跟随着时间的轨迹去记忆,这样学生学习的时候会比较轻松,也不容易发生知识点遗漏的情况,比如再学习古代历史的时候,可以根据夏、商、周、秦、汉……这样的朝代变化来记忆,具体到每一个朝代的时候,可以根据帝王的轮替看不同人掌权期间发生了哪些改变,分析出繁盛和衰落;3. 随堂进行练习,反馈学习进度,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应该随堂进行提问,让学生自主说出答案要求,看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既能够强化知识,又可以调整教学步伐。   (二) 创新课堂形式,注重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培养高中生善于运用史料辨析历史和解释历史的核心素养,必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自己查找资料,阅读相对烦琐的解释说明,从中提炼出有效信息,为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做好准备。
  具体有以下建议:1. 避免每堂课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老师传授知识这样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分小节课堂内容发放任务,让学生组成自主学习小组,自己通过网上和课外历史书本上搜集来的历史资料完善当堂课程的内容,最后形成书面讨论报告,主要应该包括课本基础知识要点的罗列、课外搜集史料实证的补充,相应的历史解释和整体学习心得体会,可派代表在老师讲课之前发言,每堂课都进行,让学生先发表观点,教师后进行纠正指导,培养学生动手找史料的能力。2. 把学生的课前历史分析汇集成专题,再重新分派任务,让学生再去利用信息网络和文献检索去查证,得出更进一步的结论和分析,将资料重新汇总形成课题报告,提出自己对待此件历史事件的观点,给出相应的历史解释,附加相关资料来增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因为查找资料的工程相对更大,可用每月进行专题课进行交流,这样可培养学生正确辨别史料真假的能力。
  (三) 采用直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新的科学技术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参加高考的压力比较大,学习任务重、内容多,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这时要增强学生热爱历史学习的兴趣,并不单纯以应试为学习目的,而要在学习中激发出内在的爱国情怀,因此建议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直观教学方法,通过幻灯片展示图片和播放影像,比如当时遭遇外来侵略,经过多场战争,那些烈士奋起抗战的惨烈场面,战火硝烟的场景,通过动态直观的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能够燃烧起浓浓的家国情感,能够铭记历史教训,产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另外在讲到中国农耕文明的時候,可通过图片展示当时的一些农具和农民在耕作的场景,一方面这个时代离现今相对较远,通过照片可以直接地看出那些农具的特点,想象当时是怎么使用的,另外一方面看到农民耕作的场景,能够忆苦思甜,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人是富含感情和意识的学习主体,爱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
  四、 总结
  社会越来越倡导文明与创新,高中学生是让社会前行的有力推手,历史学科作为使学生了解过去社会情况的重要渠道,教师应该为学生增强对该学科的正确认识和核心素养做出努力。这要求教师知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认识历史和有归纳性地整合历史,其中思维导图和画时间轴是两个重要的方法,在教授方法的同时需强调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时空观的重要性;其次可创新课堂形式,把学习的话语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找寻史料解释历史事件,并在找寻中提高辨别能力,善用史料进行推理证明;最后让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直观感受,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综合培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应刚.谈如何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J].教育革新,2018(12).
  [2]何万.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9(20).
  作者简介:
  张雅真,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75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