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求甚解”趋向“当求正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壮亚芬
摘要:很多一线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走入了“不求甚解”的误区。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目标,除了“读背默”和理解诗词意思这几个最基本的认知性目标之外,还应该包含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教师应确立基准,在当“给”处“给予”;制定标准,在当“扶”处“点拨”;撒网抛锚,在当“扩”处“拓展”。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当求正解”;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1B-0044-05
“不求甚解”这一观念源于陶渊明《五柳先生傳》:“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前一句指要爱读书,后一句指出读书痴迷状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相对于下一次阅读,前一次阅读当然应该算作是“不求甚解”。前后部分互相阐明,后部分明确指出,只要有新的或更深的理解,就会开心得忘记吃饭。“不求甚解”本意是指不在字句上做过分追究,反对超越学生认知与体会的过度解读,反对只在一些字词上颠过来倒过去地过度深挖,而不是反对对古诗中关键字句进行准确理解。
一、“不求甚解”的表现
(一)简单诵读,而不解意象意境
简单诵读是打着诵读为主的旗号,以背诵替代一切,整堂课只是让学生反复诵读、涵泳,不将讲解、评点穿插其中。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只能停留于囫囵吞枣式的浅薄解构。一味反复简单诵读,犹如风过不留痕, 雁过不留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基本上是在平面滑移。 简单诵读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而且还容易让学生反感,继而影响教师对古诗文的进一步教学,结果适得其反。
(二)只为应试,而忽略情思脉络
部分教师眼里只有分数,一切以得分为目标。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机械讲解,学生埋头识记;甚至还有教师依据教参内容,用现代汉语解释古诗文,逐字逐句进行讲解,字字落实,句句统一答案,不分主次,忽略学生已有经验,自以为考点尽在掌控之中。这种“过甚”的细化,是对“不求甚解”的曲解。应试式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枯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让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三)盲目拓展,而导致蜻蜓点水
一些教师打着“举三反一”的旗号,希望“以量取胜”,盲目侧重“三”的堆砌,忽视“一”的根本。在群文阅读、主题阅读、单元整体阅读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追捧的今天,某些教师以为一篇带多篇的“组合教学”方式,必然能在单位时间内达到增加积累、帮助理解、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教师怀着所谓“群文阅读”“高效学习”的美好愿望,牵着学生走马观花,处处蜻蜓点水,结果该到位的不到位,该深入的没深入,教学脱离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脱离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学生忙于应付,自然浮于表面,缺乏思维的深度,达不到教学的高度,也少了应有的温度。
二、“当求正解”的意味
古诗词教学的价值与作用众所周知,但对于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合理的定位。如果说在小学低年级,教学古诗词还可以仅着眼于“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1],那么在小学高年级,我们就应把古诗词的教学目标定位于“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2]。
那么如何解读并落实“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目标,除了“读背默”和理解诗词意思这几个最基本的认知性目标之外,还应该包含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一)“正”:指向学习价值的梳理
古诗词具有语言美、意境美和韵律美等显著特征,这是白话文所不可比拟的。选编入不同年段教材的古诗词一定具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学习价值。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掌握一定的鉴赏能力,学习品析语言,感受古诗词独特的美,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积极的审美感受外,还要学习诗人凝练而精准的表达,领略诗词的意境及其所要表达的感情,初步进行语言的再创造,增强文化底蕴。
(二)“解”:指向学习状态的追踪
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自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古诗词的内容结构、表达方式毕竟跟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隔阂。为师者,当以帮学生寻得并保持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为重要使命。面对或多或少地具备了“自我识别”古诗词的知识、能力储备,乃至于情感价值观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我们需要用教师专业的眼光去研判学生的已知,确定教学的起点,寻得正确的教学内容,用教学过程轻重缓急的预设,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来引领学生将已知和未知勾连,从似懂非懂趋向古诗词学习的更深处。
(三)“正解”:指向文化传承的追溯
入选教材的古诗词大都蕴含着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更要求我们对古诗词教学含糊不得。探索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汲取“正确透彻”的精神滋养,需要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复杂循环”地追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引导学生向着古诗词“当有的正确价值观”去探寻,借助审美与鉴赏,将传统文化的基因逐渐“种”下,逐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聚焦作品价值,找准学习起点,呵护学习兴趣,传承优秀文化,“当求正解”的教学境界必将是一场美好的精神旅途。
三、“当求正解”的追求
(一)确立基准,在当“给”处“给予”
1.关注注释,读诗明意
从小学高年级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角度来说,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应该作为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中的一种教学目标和方法呈现出来。遗憾的是,在小学高年级教材中,古诗类的文本中都没有提供注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应该有所作为,在预习单上提供必要的注释,方便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诗句。 2.关注演变,考据训诂
例1:
师:“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能否改成“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泗满衣裳”?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感觉“泪”和“泗”肯定是不一样的,具体的差异我并不了解。
师:在古代“涕”指眼泪,“泗”指鼻涕,到了汉代,出现了“泪”,于是“泪”代替了“涕”,而“涕”慢慢代替了“泗”,后来“泗”就不用了。从发音的角度看,“泪”发“ei”音,嘴巴比发“泗”音更能张开些,发音时间长一点,表达的感情也更丰富。
从“语不惊人死不休”“新诗改罢自长吟”中我们就知道杜甫是非常重视字句推敲的人,他對于诗歌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会反复斟酌。我们带领学生学习杜甫的诗就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他对字词的苦心经营。“古诗的学习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我们从学汉语的声调不同来体会字义的不同、情感的不同;我们从咬文嚼字中感知语言的演变、文化的变迁;我们在吟诵中品味情感,在品味情感的同时学会对比,学会分析,将诗歌的品析纳入文化的领域,寻求诗歌表达的特质。”[3]
3.关注背景,催化理解
清人叶燮曾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诗是诗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同时从创作规律来看,它也是诗人平时积淀的情感受到某种契机的触发才演绎成章的。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当时的心情心境,都是深入感知、理解诗歌的钥匙,想要读懂诗歌,就要读懂诗人,知人方可论世,了解创作背景,知其处境方可了解其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浓烈的爱国情怀,对此诗的欣赏一定要植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心境。一些教师因担心学生达不到这种理解的层次索性避而不谈,这就错失了与诗人“相知相识”的机会。事实证明,当教师为学生搭设了一个理解的支架后,这个瓶颈便能轻松逾越了。
(二)制定标准,在当“扶”处“点拨”
1.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建立关联
例2:
师:“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行诗中,哪些词看出诗人回乡的速度很“快”?
生:“即”“穿”“下”“向”四个词,写出了诗人立即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到达襄阳,奔向洛阳,弹指间已经回到了故乡。
师(出示地图):请在地图上找出这四个地点,看看诗人杜甫此时身在何处。
师:巴峡、巫峡位于现在的重庆,襄阳在湖北,洛阳在河南。你们看杜甫回乡,要经过三省一市,长途跋涉、千里迢迢。
师:但你读这首诗,感觉到远了吗?
生:不远,感觉转瞬即到。
师:还记得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吗?(出示:《早发白帝城》)
师:在这首诗中,哪几句表达了李白听闻遇赦返回的喜悦心情?
生:“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与李白表达相似的是哪一句?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在喜讯忽传之际,沉郁寡欢的杜甫一激动也豪放了。如果说李白是“千里江陵一日还”,日行千里,那杜甫就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瞬间走了四千里。这不仅是船快,更显示诗人的心情愉快。
人说“欢愉之词难工,而愁苦之言易好”,以沉郁顿挫著称的杜甫在描写上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即”“穿”“下”“向”四个词将相隔数千里的四个地点串得瞬间即至,诗人归心似箭的心理感受跃然纸上。从巴峡到巫峡,高山险峻,路途艰难;从襄阳到洛阳,跋山涉水,何等遥远,在诗人的笔下却如此轻松愉悦,把“喜欲狂”的兴奋与激动挥发得淋漓尽致。“阅读经典的目的既是获得知识,也是学会表达,学习作者表达的创新之处、高明之处,从中解开创作的密码,形成自己的言语表达体系。”[4]对于《早发白帝城》一诗,小学高年级学生早已熟读成诵,但并不知李白的“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与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教者的适时点拨,在已知与新知之间进行勾连,促进学生进一步领悟写作的表达智慧。
2.在“已有”与“未有”之间渗透思维
著名学者对于作品的鉴赏肯定是慎之又慎,浦起龙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评价一语中的,辞约而意丰,是用心琢磨、刻意锤炼的结果。师生若能抓住这一评价进行推敲,品味蕴藏其中的深厚旨趣,则可更好地感受整首诗所表达的形象意境以及所呈现的艺术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引用了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对此诗的评价“此为老杜生平第一快诗”,引导学生体味“快”的含义。通过比较和分析,学生不仅了解了诗中“快”字的含义,而且在多角度的理解中锻炼了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从中进一步感悟到浦起龙评价的精准与精妙。
3.在“已感”与“未感”之间疏通文化
例3:
师:这首诗中,哪几个字是韵脚?
生:“裳”“狂”“乡”“阳”四个字。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四个字,关注读的时候的嘴型什么特点?
生:嘴巴张得都比较开。
师:那么“笑嘻嘻”和“笑哈哈”两个词读起来嘴型又有什么区别?
生:“笑哈哈”读起来嘴巴张得更大,声音也更响亮,感觉更开心一些。
师:开怀大笑,就忍不住张开嘴巴,“笑哈哈”是开怀大笑。“笑嘻嘻”读的时候嘴有点打不开,笑得腼腆。从四个张开嘴的韵脚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杜甫选择“ɑng”韵来写这首诗,就是要表达他内心的狂喜。
师:杜甫用平水韵之“下平七阳”韵部,选择“ɑng”这个开口韵,与他的心情相通,借此表达他内心的舒畅与痛快之情。
师:我们也怀着欣喜之情来诵读此诗!
(生齐读,充满情韵)
通常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找出韵脚,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体会诗词押韵的文体特征就戛然而止。在上述教学中,教者特别注重比较字的声母和韵母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不同。“让学生通过实践去体悟诗歌韵脚‘开口呼’与‘齐齿呼’的表达效果,引领学生从音韵的角度来解读诗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领悟中华经典的魅力:音乐 + 绘画 + 文字 =诗,以诗的特质来教诗,突出文体特征,传承古诗词的文化基因。”[5] (三)撒网抛锚,在当“扩”处“拓展”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认为战争结束,诗人一家可以重返家乡,是诗人喜欲狂的主要原因。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到安史之乱持续的八年,对于诗人杜甫一家来说,是怎样苦难的八年。在教学中教师将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春望》《述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首诗作为拓展学习的内容。
1.背景链接,通“史”知“人”
“入诗境”往往成为古诗文教与学的“通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教学亦然,杜甫喜欲狂的缘由,仅凭诗文本身提供的“收复失地”资源,是不能够通达的。我们的学生很难想象致使盛唐由繁华到衰败的“安史之乱”带给国家和人民的苦难,尤其是对杜甫这般忧国忧民的诗人而言。教者需要适时通过一些杜甫表达当时苦难的诗文,来触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同频共振,进而体会诗人听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的狂喜。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杜甫的作品和生平有一定了解,此时结合历史背景再来体会“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些诗句所蕴含的苦难。这些诗句的适时补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情感,杜甫这位苦难诗人的忧国忧民深深烙在学生的心田,学生进一步体悟到诗人为什么 “喜欲狂”。
2.情怀述古,通“感”悟“人”
随着“喜欲狂”理解的深入,很自然地便需要对杜甫这个“人物”进行必要的探究。在本诗学习之余的课堂空间里拓展的三首诗,用于“固着”学生对一个“忧国忧民”的儒家诗人的形象。学生延伸感悟到他在最沮丧、最无助、最需要关怀的时候,却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慨叹。人生颠沛,始终爱国,这樣忧国忧民的情怀感染着师生,更震撼着师生。一组杜甫一生写照的诗文吟诵,一份爱国情怀的精神滋养,在“识人”中“通感”,在“通感”中“悟人”。
3.诗品承载,通“情”明“人”
三首古诗词的拓展,学生似乎“看”到了民不聊生,似乎触摸到了历史横棱,感悟到诗人内心的苦楚与无助。这三首古诗的延展,还承载着“辩体”的功能。人言,读杜诗,便为读历史。记载着杜甫人生最重要节点的诗文,同时也是唐代中晚期的历史留痕,读着令人伤感。但我们教师千万不要“过度沉浸”其间,需要适时在拓展的同时,渗透些杜甫写诗“章法”提醒,以便于我们的学生“悟情”“悟人”也“悟法”。当然这不是我们的要点,“点到为止”,即使学生不懂也没关系,“混个脸熟也好”。
四、“当求正解”的尺度
(一)“适切”始终为第一位
“当求正解”的“适切”是教学探索第一原则,不同的班级学情,不同的古诗词作品,其实都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资源,都具有一定意义的教学价值, 需要教师“依势而为”。这,也许就是教学本身的乐趣所在吧。
(二)“给方法”胜过“给知识”
如何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关键是师者要授之以“渔”。教学古诗时,教师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关注注释,读准字音;关注注释,理解诗意;关注背景,深化理解;关注表达,品味语言;关注表达,习得写法;关注朗读,丰厚积淀。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方法习得的过程,有了方法,就能自主学习,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教是为了不教。
(三)“举一反三”中凸显“一”立场
小学高年级的古诗词教学是需要我们做必要的“定向补充”的,“举一反三”的思路没有错,“举三反一”的理念不为过。但无论如何,“一”的教学目标需要扎扎实实地达成,也只有“一”的到位,才能真正带来“三”的实效,急不得,也急不来。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8,13.
[3]郑艳,葛晓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实录与思考[J].语文建设, 2018(1):64.
[4]朱志林.让诗歌教学散发出浓浓的诗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备课随想[J].教育视界, 2016(1):17.
[5]杨晓.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点滴[J].教育教学研究, 2019(2):33.
责任编辑:石萍
An Exploration of Ancient Poem Teaching in Senio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ZHUANG Yafen
(Wujin Qingyi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Changzhou 213164,China)
Abstract: Many teachers at the forefront of teaching have gone into the erroneous zone of not pursuing thorough understanding in ancient poem teaching.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ancient poem teaching in senio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should include processes, methods, affective attitudes and values as well as the cognitive objectives of reading, reciting, dic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Meanwhile, teachers should establish the benchmarks to give where necessary, formulate the criteria to enlighten while helpful, and cast nets and anchor to expand when needed.
Key words: ancient poem teaching; pursuing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Chinese teaching in senio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建构研究”(2017JK12-L096)阶段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9-08-26
作者简介:壮亚芬,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江苏常州,213164)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小学易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68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