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教学:告别重“知”轻“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潘莉萍
摘要:说明文是中职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学需立足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会读”“会用”等学习目标,改变教师重“知”轻“用”教学思想,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兴趣,方法指导来培养能力,精神引领来提升素养等教学方法的实践,实现对学生生命本体需求的关注,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中职语文;说明文教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0C-0020-04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与颁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渐已深入人心。这一概念及其框架的提出,使中职语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有了明确的指向。大力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说明文作为一类实用文体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的学习对于学生整体素养提升的意义甚为重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它可以“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说明文的教学很不讨巧,似乎在生动性上不如记叙文,在思辨性上不如议论文,在实用性上不如应用文,教师不喜欢教还得教,学生不喜欢学还得学。教学结果自然也就陷入“诲人常倦”“学而常烦”的尴尬困境。究其原因,恐怕还是教师受重“知”轻“用”思想影响造成的。
一、说明文学什么
教师的“教”应该由学生的“学”来决定,说明文到底要学生学什么?这是一个关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语文课程的“育人”目的范畴,只有明确了育人目标,教师的“教”才更能从自发走向自觉,学生的“学”也才能更加有效,我们的说明文教学才能走出困境。
1.更好地获得知识,即学会读说明文。首先,“获得知识”是指获得主题内容知识本身。说明文准确的语文表达从哪里来?势必建立在对内容准确理解消化的基础上。生动的语文表达哪里来?也需要建立在对内容全盘系统、游刃有余的深度把握之上。而激发起学生对主题内容知识本身的兴趣,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作为语言学习的说明文训练的接受度。其次,“获得知识”还指学会读各种说明文,即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读说明文,重要的不只是知道文章讲了什么知识,还在于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获得这些知识,去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和怎么写。例如教学《伯格曼法则在北极》一文,“了解伯格曼法则和艾伦推论是什么”是教学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学习事理说明文按逻辑顺序组织材料,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分析的说明结构,理解作者列举大量同一性质的事例验证伯格曼法则和艾伦推论的写作目的,体会平实、严谨、生动、幽默的语言特点等也很重要。为了达成这些教学目标,语言表达的把握、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非常必要,说明文教学务必要实现学生从读懂到学会读懂的转变。
2.有效地提升能力,即学会用说明文。一是指用知识的能力。说明文毕竟是带有知识普及性质、是已知者向未知者讲述专门知识的一种文体。作为未知者一方,掌握这些知识并用于实际生活是学习的一个目的。如通过学习《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可以了解到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的发展,明白物理、数学在现代自然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自然也就对学习这两门学科相关知识的重要性有了更理性的认识,获得的知识也就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二是指用方法的能力。重要的不是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重要的是明白作者如何使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达成说明目的,从而学会使用这种说明方法。如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发现文章大量使用引用说明方法,古诗文、史料、故事引用多达二十多处,年代从唐朝至当代,所引作者包括文学家、科学家以及帝王等。仅就引用古诗文的方法而言,作者并不是简单地抄录资料,而是较多地采用摘句行文或意引的方法,这样,资料虽多,行文却不累赘。这里的“用方法”还有学会文章运用、组织语言等方法的意思。说明文以帮助读者准确认识事物为宗旨,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有好的语言表达,这个语言表达和对事物的科学认知程度是连结在一起的,教学要将“理解说什么”和“如何说”结合在一起。三是用思想的能力。说明文说明的对象往往是事物或事理,它们被创造或被发现的方法是什么,创造或发现它们的人具有的精神是什么?这些也是需要学生理解、内化并用以指导生活、学习实际的。如通过学习《景泰蓝的制作》,学生了解了景泰蓝制作中手工操作的特点,且为手工艺工人的精湛技艺和劳动智慧深深折服,自然也就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并能潜移默化为自己的精神底色,终身受益。
二、說明文怎么教
这是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说明文学习必须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种深度学习。正如王荣生老师所说:“语文课堂教学,大量的是教师讲述课文内容、练习答案,大量的是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引申,而且还是不太明白课文何以要如此阐释、习题何以要如此回答、课文内容何以要如此延伸,又不顾阐释是否妥当、习题是否能做、答案是否离奇、延伸是否偏离航道,语文教学的这种状况,我以为必须彻底加以改变。”[1]在明确说明文学生到底应该学什么之后,对教师应该怎么教自然会有一番新的考量。力争从单纯的“教课文”转向为“用课文来教”,实现从教“说明了什么”到“怎么说明的”的转变,从教“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到“如何使用说明方法”的转变,从教“说明语言特点是什么”到“为什么使用这样的说明语言”的转变,总而言之,是要从关注“知”转向关注“用”。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情境,一般是指情况,境地,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特殊背景。包括机体本身和外界环境因素”,所以情境也包含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情”以及由“情”萌生的主观的“境”之意。情境的“境”, 必须“有我而在”,特指那些不仅指向更广泛、更多变的客观的环境与氛围,而且强调由此升华所形成的主观的认识与理解,具有“身临其境”的特征。教师就某篇说明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实在的情境,通过教师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1.于“有用处”创设情境。学习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没有目的指引的学习往往会陷入盲目,事倍而功半。所以在教学说明文时可以立足“有用性”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某一篇文章的目的是要在语文学习或生活实际中“用”这篇文章,或者是用这篇文章所讲的内容,或者用这篇文章所用的方法,或者用这篇文章所传递的思想。如“学习文章抓住生产过程特点、按照生产程序,有详有略逐层说明的方式”是学习《景泰蓝的制作》的一个重点,这既指向当前的语文学习,更指向学生当前与未来的实际运用,这就是“有用处”。在教学的时候可先布置一个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合的写作任务情境,如需要介绍本地区的某一特产,或本专业的某一实习产品,或本社团的某一劳作成果,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如何更好地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从而完成写作任务。
2.于“有趣处”创设情境。说明文教学的一个困难是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缺乏情趣,枯燥无味,如果说明对象再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对关系不大的话,这个困难就会更加严重地干扰到学习的开展。故而教师要在教学中或挖掘或创设恰当的“有趣”情境增加文章的可学性。如针对《〈物種起源〉绪论》是一本即将出版的著作的绪论部分这一特点,引入图书出版的一般流程,创设“1859年伦敦一家出版社编辑要推荐《物种起源》一书出版,需要提交一份选题策划书以便进行选题论证”的情境,让学生以这位编辑的身份阅读课文中内容介绍部分,从作品的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章节内容、作者的个人主张等方面深入阅读,以明确《物种起源》的选题价值。有趣的任务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选题推荐表”的填写过程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深层阅读。
3.于“存疑处”创设情境。说明文学习中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就是“存疑处”。疑问是激发学生思考的最佳诱因,探究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是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的最佳过程。说明文教学要善于把握学生存疑之处来创设情境,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学习《伯格曼法则在北极》,通过展示学生“未知”的北极动物如北极熊、北极狐与生活中“已知”的温带动物图片或视频进行对比来创设“问题”情境,自然引发出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用“未知”的多塞特人,“略知”的黑人,“已知”的我国南方人北方人的特征作比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伯格曼法则和艾伦推论在人类身上是否也表现明显,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情境的创设与角色的进入,将文本与学习者、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勾连起来,在着眼于说明文学习的同时,也为学生最终走向社会、个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方法指导,培养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课程的学习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各类文章,读懂主要内容。能对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筛选、整理,获得所需要的资料”。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教会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才能使学生获得相宜的阅读理解成效”[2]。说明文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体,有许多特定的阅读方法,如梳理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把握学习对象特征等,在阅读中筛选关键信息的方法可以视为有效运用各种特定方法的基础,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实际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
1.筛选要准确。说明文阅读时必然需要对文章呈现的各类信息做出筛选,这就存在筛选是否正确的问题。为了确保筛选信息的正确,首先需要明确筛选的要求以及目的,以明确筛选的范围和标准,靶向的精准是射击成功的保证。其次要提高分析语言的能力,通过对承载信息的语言进行分析、品评,把握说明的主题内容以求得筛选的正确性。如学习《〈物种起源〉绪论》筛选达尔文的研究方法时,学生容易受“所以,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一句中“所以”“方法”等词的干扰,得出研究方法是“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这就需要学生进一步思考“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是目的还是方法,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文章“我开始观察的时候,便觉得细心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会给了解这个难解的问题提供最良好的机会”一句,通过分析可得出“细心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为“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提供最良好的机会”,这才是达尔文的研究方法。
2.概括要精炼。筛选出来的信息有的简洁明了,一目了然,有的却是需要阅读者通过对文章语言进行调整、组合、概括等加工工作才能得出最终信息。这就对学生的概括能力提出了要求,需在阅读中进行训练。依旧以学习《〈物种起源〉绪论》为例,关于著作的观点,文章用了一个长句来表述——“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结构复杂,表意丰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精炼概括。通过分析“关于‘物种起源’”“一个自然学者”“对于……事实加以思考”等语句的含义,提炼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这才是“结论”。
3.逻辑要清晰。语文教学要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升素养有所助益。说明文本身所具有的理性色彩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而其中通过筛选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的学习过程恰恰是一个开展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应当引起师生的重视。如学习《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学生经过筛选了解到课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包括天文等六门,第二部分按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的顺序来一一进行说明。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两次提到的学科排序为什么是不一样的?通过进一步阅读筛选,借助对“最近几年”“轰动世界”等关键语句的分析,总结出第二部分是依照新兴学科出现的顺序进行排序的,因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更符合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逻辑更加清晰。 (三)精神引领,提升素养
“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3]作为用来普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的说明文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载体,说明文教学要在充分重视说明文的科学教育价值,认识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原理,掌握科学方法之外,还要养成科学精神,提升个人的乃至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
如教学《〈物种起源〉绪论》时,体认达尔文的科学精神是学习的一个重点。实证和理性是科学精神的两大支柱,实证精神有两个特征,讲论据和讲逻辑。教学时通过对文章中一再出现的“事实”一词,以及“没有轻率地下结论”“细心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来获得所需要的论据等语句的分析,通过对达尔文历时27年的成书时间轴的梳理概括,学生对达尔文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审慎的讲论据的实证精神有了充分认识。关于实证精神的第二个特征,可通过学习课文说明成书经过的内容来把握,引导学生去理清提前发表的原因和目前发表的著作的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而剖析出三个原因和提前出版,以及出版的著作不够完善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这种对内在联系思考、分析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讲逻辑这种实证精神的认识和内化的过程。再说理性精神。学生通过梳理关键信息发现在讲到自己提前发表的“摘要”时,达尔文小心谨慎地使用了“必然是不完善的”“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等词句,而在陈述个人的主张时,达尔文用的是“毫不怀疑的主张”“充分相信”“相信”等词句,表现出对自己观点的深信不疑,谦逊与自信都是不迷信权威、坚持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理性精神的最好体现。这样,在把握文章内容、赏析文章语言的同时,教学的重点得到了有效把握,学生充分领悟、认同了科学精神的内涵。课后,通过撰写“《物种起源》出版选题论证会”发言稿、查阅相关“进化论已被推翻”资料等任务的完成,使学生的科学精神得到进一步内化巩固。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说明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在具体语文情境中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等品质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时代,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正视说明文学习的价值,关注学生生命本体的需求的基础上,清楚定位说明文教学的本质目标,重新思考说明文教学的方法,以此为职教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有益探索,这是极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变“讲课文”为“教读法”[J].中学语文教学,2007(6).
[2]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2(7).
[3]中国科学院.2001科学发展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谢传兵
Teaching of Expository Texts: Farewell to Emphasizing "Knowledge" but Neglecting "Using"
PAN Liping
(Jiangsu Wujia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Wujiang 2152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expository tex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learn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subject core literacy, clear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such as "reading" and "using" and change the teachers' teaching thought of "knowing" rather than "using". Methods such as stimulat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 through situation creation, cultivating their ability through method guidance and improving their literacy through spiritual guidance can be used to bring the attention to the needs of the students' life ontology,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structional teaching.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of expository texts; subject core literacy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中职语文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校本研究”(项目编号:TY—c/2018/)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9-08-25
作者简介:潘莉萍,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吴江,215200),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68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