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段生元
摘 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阅读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文章根据语文阅读教学要求,结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现状,探索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情境创设的策略。语文教师应从结合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质疑三方面入手,创设阅读情境,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5-0029-02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有助于与他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创设阅读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阅读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创设阅读情境,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阅读学习活动,提高阅读效果。
一、语文阅读教学要求
当前,新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很多要求。第一,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掌握其所蕴含的大意,从而提升理解水平。第二,阅读教学需要保证趣味性。教师必须全面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发现阅读的乐趣。第三,教师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将多媒体教学与之结合起来,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教授人教版《太阳》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的触摸功能,让学生通过切身操作来感受和理解太阳系。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阅读教学中,带着感情进行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现状
1.阅读教学方向模糊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部分语文教师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语文教材的讲解上,即便设置了阅读教学环节,也没有过多涉及。这导致阅讀教学方向模糊,情境创设效果不明显。例如,教授人教版《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时,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明确的教学方向,所以主要是围绕教材中的生字、生词等展开教学,虽然也结合文章内容创设了相应情境,但只是进行简单的讲解。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能完全投入到阅读学习中,以致影响阅读效果。
2.学生主体作用不突出
学生本身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还是习惯以教师为主体,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语文知识。因此,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学生还是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主动探索、探寻文本中的奥秘。这样一来,即使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也会因失去学生这一主体的支撑而降低阅读教学效果。
3.没有合适的问题作为引导
情境的创设,离不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质疑,离不开学生的提问。有了适当的问题作为引导,教师才能顺利开展接下来的教学。然而,在课堂上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处于被动学习和被动思维状态,无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堂引导,无法创设适当的阅读情境。例如,学习人教版《女娲补天》一课时,因为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和接受,所以在课堂上无法积极地提出问题,导致阅读情境无法创设,阅读效果不佳。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
1.结合教学目标,创设阅读情境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与教学任务的细致化表现,制定教学目标是开展语文阅读活动的基础,是教学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制定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目标创设阅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创设阅读情境时,还要考虑教学需求与教学重难点内容,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走进文本的世界,探索文本的内在含义与韵味,由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例如,教授人教版《燕子专列》一课时,教师需先制定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教学主题。首先,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喜欢哪些动物,然后引导学生叙述自己记忆中的燕子,包括燕子的特点与外貌形状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介绍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燕子的世界,增强对燕子的认识。这样,就能保证课堂阅读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以学生为中心,创设阅读情境
学生们因为成长环境与生活经验不同,所以对事物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这意味着他们的学习能力等也会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顾及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科学合理且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保证班级内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赋予语文阅读课堂趣味性和形象性,促使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升华学生的情感。
例如,教授人教版《颐和园》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投影教学技术展示颐和园的画面,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对学生视觉造成冲击,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然后,将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阅读文本,并找到文本中描写颐和园的语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学生便会深刻体会到颐和园的美丽,增强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针对文本说出自己的感受,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积极向上的精神。
3.引导学生质疑,创设阅读情境
疑问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石。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质疑,创设阅读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勤于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时,应结合教学目标,针对教学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某一内容进行质疑,仔细分析文本中重点词汇与句子的真实含义,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发展自身综合能力。 例如,教授人教版《童年的发现》一文时,教师无须依据常规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段落,而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以文本为中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童年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作者童年时发现的事物具有哪些价值?由此,学生就能在疑问与探究中细细品味文本,尽情感受“童年发现”的内在含义,发现科学精神的伟大魅力。又如,教授人教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教師可以鼓励学生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提问,如文本讲述的是什么事情,“我”和伯父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在这件事情上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质疑的环境下产生学习欲望,提升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创设阅读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好奇心,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直观感受,强化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内容。教师要更新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需求科学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深入探索文本中心,确保情境创设的效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升华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雷丽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和实效性解析[J].课外语文,2017(15).
[2]高丽苹.小学语文阅读情境的设计[D].闽南师范大学,2017.
[3]王芙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J].甘肃教育,2017(10).
[4]李卓琳.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支撑的情境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5]应苗.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策略[J].语文知识,2017(06).
[6]叶秀云.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和实效性[J].教育观察,2017(01).
[7]胡雅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02).
[8]宋婷婷.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6.
[9]韩例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79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