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小会

   摘 要:众所周知,阅读在语文这门课程中的比重是很大的。想要学好小学语文,学会阅读才是关键。主题式阅读指的是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阅读的同时,把课内和课外与所阅读的内容相结合,相互贯彻落实。主题式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所研究出的最新、最有效的阅读方法,比起常规的阅读方法,更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核心。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老师和文本这三个主体紧密结合,通过心灵的交流来产生共鸣。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整个过程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阅读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具有很大的帮助。
   一、主题式閱读的优点
   1.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学生学习课文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要透彻理解文章作者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首先会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且根据文章提取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行找答案,这些答案在课本中都是固定的。因此,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而主题式阅读教学方法的展开,让学生的阅读从课内延展到课外,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会举一反三,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课堂的教学质量更高。这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他们专心积极地参与到老师的阅读教学中去。
   2.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主题式阅读的教学模式是十分活跃的,它不仅仅局限于课内教材,更多的是将课内和课外所阅读的同一主题的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增强他们阅读的自信心。围绕同一主题开展相关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从不同角度更深层次地对课文内容加以理解。同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有效的辅助策略,例如开展一些小游戏或者辩论赛等,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帮助老师真正理解新课程标准
   “多读书,读好书,少做题目,读完一整本的书。”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最主要的要求。但是其真正的含义还没有被部分老师所理解,部分老师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学生学习阅读的进一步深化起不到任何作用。原因在于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传授的内容都是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所理解和领悟到的也都是来自老师的感受,而非自己真正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并形成依赖。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是十分不利的。而主题式阅读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会在新颖课堂教学中,把课内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学会举一反三,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也能够让老师深刻体会到主题式阅读方法的魅力所在,加深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到教学方法的精髓,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得到改进和提升,以便于运用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二、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地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被否定。取而代之的将是学生对课堂发展动向的掌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放飞自己的思维,不要受到课本的局限,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观点。更不能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味地以老师的教学思路为主,这样只会导致自己思维的固化。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根据以往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多角度、更深层地去理解学习课文,才能发挥主题式阅读的作用。
   2.课内课外阅读有效结合
   主题式阅读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延展阅读的内容,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教材中的文章虽然都是经典的案例,但是学生可以学习到的内容却是有限的。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教学是没有进步空间的。而课内外的阅读内容是永无止境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对于同一个主题课文,文中只有单个浅层次的理解,而课内外却存在多个、多角度的理解,学生对于文章情感的体验也很全面,同时又能吸收到许多不同的课外知识。因此,把课内外阅读内容相结合,实施以一篇代多篇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好小学语文阅读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相契合。老师应该把课内和课外阅读的内容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要注重自身教学方法的改善与提升,与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玲.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研究学[J].学周刊,2018(35):123-124.
   [2]李国荣.主题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8(25):131-132.
  编辑 李烨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3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