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经典诵读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文巧

   摘 要:小学语文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引入经典诵读,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从而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基础。自从9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对经典诵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顺利引入经典诵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接下来将重点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经典诵读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践与研究
   中国经典文化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千百年来,已经潜移默化影响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并成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经典诵读是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渠道,也是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途径。本文则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方法以及家庭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一、教师从课堂教学出发,选择课本教材内容为切入点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反复地阅读经典文章,跟着多媒体技术朗读,进行个人朗读,分组朗读等多种方式,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朗读语感,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进行具体的朗读中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教师不妨从课堂教学出发,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朗读情境,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深入其中。教材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要急于扩展学生的朗读视野,而是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毕竟教材中的朗读内容是最为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的,让学生深入其中,为朗读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例如,在《枫桥夜泊》教学过程中,诗句中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描画的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这首诗的时候,应当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充分的解剖,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究诗句中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从而为学生后续的经典朗读打下基础。
   二、采用多样化朗读方法,促进朗读效果提升
   由于小学课程比较多,语文课程教学时间逐渐变短,因此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语文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教师在学生的原有的朗读基础上帮助学生提升朗读能力,并适当扩展朗读内容,并促使学生掌握多样化的朗读方法。首先从联想入手,当学生对自己所朗读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就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呈现朗读的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朗读内容,并从内容出发,从心出发,利用自己的朗读能力呈现文章作者的情感,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语速与节奏,全面促进语文经典朗读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过程中,其中的内容主要是写夏季的江南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诗句中的景色,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情境中,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内容,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作的情境,之后进行反复的朗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巩固诗句,并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与家庭教育结合,推动课下经典朗读开展
   家庭是学生最初接触教育的地方,在进行经典诵读的过程中,适当结合家庭教育,首先,父母应当为学生营造经典诵读的家庭氛围,为学生建立小书架,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利用家访的机会给家长以指导,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其次,是倡导亲子共读,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进行经典诵读,在家长的带领下,一起完成诵读任。家长也可以为学生进行智力投资,不用将家庭中经典诵读的形式整的多么美,而应当注重内容的丰富性,主动为学生购买一些经典书籍,进一步推动课下经典朗读的开展。
   例如,在《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全面地掌握经典朗读的技巧,教师可以联合学生家长的力量,帮助学生理解整首诗的内容,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之后家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关于王维的诗句,与学生一起进行朗读,也可以在摘抄王维的经典诗句,并粘贴在墙上,让学生时刻进行经典诵读,家长主动为学生购买王维的书籍,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经典诵读任务,为学生的经典朗读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经典朗读教学是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洪晶.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J].中华少年,2018(9).
   [2]吴霜.小学语文朗读指导[J].智库时代,2017(9).
  編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3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