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能模块分组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7年版) 》将体能模块纳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必学内容,强调体能模块是体育与健康学习的基础,每名学生都必须学习和实践。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性别不同、体能水平不同、后续选项不同,在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评价指标时要考虑学生性别、体能分层及后续选项的情况,从而有效地实现课标对体能模块要求。体能模块的教学中采用适合的分组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体能和锻炼效果。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体能模块;分组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9.06.001
《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必修必学部分包括体能和健康教育两个模块均1个学分,各18个课时。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理论》一书认为“分组教学是为了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做到区别对待,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增加学生练习次数,加大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以及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顺利地完成课程任务。”体育课程分组教学的这一概念已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一样的地方测试使用,使得它具有了不同于以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具现代特色的教学形式。教师在体能模块的教学中运用分组,满足性别、体能、后续选项学习等方面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掌握增强体能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体能水平,充分调动学生学练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习和评价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他们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1体能模块分组教学的依据
1.1 体能男女生要求不同
从体能发展来看,高中学生体能分化比较明显。高中生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差异。男女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因此《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中也区分比较明显。高一级男女生测试项目不同,男女生测试项目都为7项,其中5项相同,2项不同。女生测试项目为BMI、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曲、800米、一分钟仰卧起坐,男生测试项目为BMI、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曲、1000米、引体向上。男女生相同测试项目及格、优秀、良好的评分标准不同,男生评价指标明显高于女生评价指标。
1.2 体能分层明显
以任教班级为例,通过测试发现高一年级学生心肺耐力普遍较好,耐力测试结果优秀率12.5%,良好率75.4%,合格率99.2%;爆发力、速度较好,50米和立定跳远测试结果优秀率25.1%,良好率65.4%,合格率100%;柔韧性较好,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优秀率35.1%,良好率59.8%,合格率100%;灵敏、平衡、反应时一般;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较差,男生引体向上合格率35.1%,超过50%不能完成,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优秀率11.2%,良好率43.2%,合格率89.3%;肥胖、低体重人数达到8.7%,比例偏高。综合分析测试数据后可以发现高一学生体能分层明显,且在个体项目之间差异较大。
1.3 体能学习为后续选项学习服务
《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必修必学部分包括体能和健康教育两个模块,选修模块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兴趣意向及学校具体情况,开设多个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在学校开设的项目中选择1—3项运动项目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学习。高一年级学生在完成18学时的体能模块学习后,将进入选修模块的学习。体能模块的学习要考虑学生的后续选项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指引和专项体能的训练,为后续选项模块的学习做好服务。
2 体能模块分组教学的实施
2.1根据学生的性别进行分组
在体能模块的教学中,高一男生与女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如果在教学中, 安排相同的教学内容和练习强度及密度,会让女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非常吃力,男生觉得太过于轻松,从而导致体能模块的学习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男生心肺耐力、爆发力、速度、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较好,女生平衡、柔韧性较好,相比男生体能优于女生,女生在高中阶段容易发胖。在体能模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男女分组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学,安排相应的练习内容,指导男女生制定适合的体能锻炼计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能。
2.2 根据学生的体能情况进行分组
在进行分组体能模块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体能情况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和標准参照《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及标准进行测试和评价。根据测试后的数据,综合分析本班学生的体能情况,依据学生体能的情况进行同质分组,尽量让体能大致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一般5人一组,每个班分8到10组。在体能模块的教学中学生可以相互竞争,相互促进。例如:在心肺耐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心肺耐力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既可以避免因差距过大而导致学生自信心受挫,还可以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获得快乐的练习情感体验。在体能模块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体能情况采用分组教学,按照同质分组教学形式可以在保持较好体能项目的同时着重练习较差的体能项目从而提升全面的体能,提高运动能力。
2.3 根据学生的后续学习模块进行分组
体能模块是高中学生学习的第一个模块。学生完成18学时的体能模块学习后,将根据学校课程开设运动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1—3项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学习。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分选项班上课的模式,为了更好地衔接后续的选项模块学习,在体能模块的后三周可以按照学生后续有兴趣的选项进行分组,这样可以为后续模块的学习打好基础,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后续的学习。同时在体能练习中加入专项体能练习,使学生在提高体能水平的同时增加专项引导和练习。 3 体能模块分组教学的评价
3.1 教学内容评价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综合分析学生体能水平后实施分组。分组原则为按男女,按《国家体质健康标准》高一年级水平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进行分组。全班分成8个体能模块学习小组,指定组长。8个小组每节课安排不同层次和强度及密度不同的练习内容,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练习活动,教师分组指导,观察练习效果,及时掌握学生体能提高情况。
3.2 学习目标达成评价
根据分组后的练习内容,参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体能模块学业质量水平五个等级的要求,制定每个小组的评价指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了解体能提高的情况和课程目标的要求。经过分组学习后各小组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设计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学会调控体重,能帮助他人制定体能锻炼计划和控制体能计划;掌握体能练习的多种方法,稳定的小组体能练习形式,主动参与体能练習,每周3—5次课外练习;接近或超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一年级优秀水平。
3.3 评价方式
在体能模块的教学中分组教学,在教学评价中形成教师评价组长,组长评价组员,组员之间相互评价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中既要考虑结果性评价又要结合过程性评价。在体能模块的教学中,多对掌握体能的练习方法和练习形式进行评价,多对课后练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多对小组互相督促练习和锻炼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分组的学习和练习,形成良好的体能练习习惯和科学的体能发展计划。
综上所述,将分组运用于高中体能模块教学中,既是学生体能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因此,在进行体能模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性别、体能分层及后续选项的情况,采用合理的分组教学模式。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参与体能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授课过程中考虑学生的运动能力不同、性别不同、后续选项不同,在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中采用适合的分组教学,小组合作制定体能锻炼计划并且实施。形成小组评价和管理,组内成员互相监督、互相督促,形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体能和锻炼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4.
[2] 邓若锋等.高中体能模块的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J].中国学校体育,2018(11).
[3] 季浏.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
[4] 邓若锋.身体练习体验的体育教学理论框架构建[J].体育学刊,2016,23(1):112-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1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