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实验整合与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完善本科课程体系建设,配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有效的实施,病原学实验整合后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在实验项目设计和实验教学方法两方面开展探索,旨在改变验证性实验过多、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的状况,着力培养新时期下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病原学实验;整合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0-0275-02
为完善本科课程体系建设,配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有效地实施,2018年我校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新的培养方案进一步更新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拓展培养路径、丰富培养内涵,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我们病原教学团队响应学校的号召,将《病原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I》(医学微生物学)和《病原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II》(医学寄生虫学)两门课程整合成一门学科。在此基础上,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也相应做出调整,以适应新课程大纲的要求。《病原生物与感染性疾病I》和《病原生物与感染性疾病II》的实验教学部分也整合成一门实验课。
医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主要研究与医学相关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防治原则。它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与临床应用较为紧密,同时具有教学内容繁杂、逻辑性差、难以记忆、知识面广、容易混淆等特点,是基础医学中非常重要但较为难教和难学的一门学科。
一、整合的意义
通过对近几年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的思考,我们病原教学团队认为,对新整合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必要的改进是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的基础,也是配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有效途径。参考国内兄弟院校的教学改革实践,发现很多医学院校的病原实验教学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将实验项目类别划分为基本实验方法、经典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實验、创新型实验等。
以往病原微生物学实验与寄生虫学实验是分别独立设课的。在实施新的培养计划和新的大纲的情况下,两门课程进行了整合,打破了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的界限,同时将两门实验课的内容也进行了融合,其中显著的变化如下:(1)病原学实验基础部分将开展微生物和寄生虫形态学的观察。在临床五年制和贯通培养医学生大二的第二个学期开展6个学时的病原学实验基础部分。(2)综合设计实验部分将结合临床,应用动物模型分组设计实验。在巩固基础知识之后,在接下来的大三的第一个学期开展18个学时的综合设计实验。几个大型的设计性实验需要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施实验步骤,综合讨论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整合课程改革探索的主要优势是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相近学科的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但也存在如何使理论与实验教学配合、实验学时与实验内容匹配等问题,需要在改革中不断解决和完善。
针对原有实验项目严重落后于生命科学迅猛发展,实验内容与临床严重脱节,不利于医学生毕业后与临床接轨,不利于卓越医师培养方向的现状,本次教学改革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在实验项目设计和实验教学方法两方面开展探索,旨在改变验证性实验过多、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的状况,着力培养新时代下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整合后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本教改项目拟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实验教学改革。
1.整合实验内容,强化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教学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认识—实践,这是人的认知规律,也是科研发展的规律。病原学实验课是最基本的科研实践。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可使学生对于经典理论加以验证,加深其感性认识,帮助其理解和消化理论课的相关教学内容。首先利用多媒体互动教学,在第一个学期开展两个实验基本技能学习的项目。
实验一:重要病原体和线虫、吸虫、绦虫和原虫的形态观察:3学时。让学生掌握油镜的使用及维护保养,为其在以后的实验中正确使用油镜打下了基础。让学生掌握重要的病原体以及寄生虫虫卵和原虫的镜下特点和染色方法。熟悉细菌的培养、生长及影响因素、细菌的分布和细菌的变异。
实验二:病原体感染检验方法(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3学时。局部化脓性炎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敏感药物筛选。利用抗链球菌溶血素“O”快速胶乳试验试剂盒,让学生掌握用于诊断链球菌感染的血清中ASO的测定。
2.新增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创新科研能力。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相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在第二个学期开展四个大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
实验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化脓性球菌和肠道杆菌)7学时。(1)细菌性腹膜炎(小鼠模型):将学生分组后,一部分学生将感染性病原菌感染小鼠腹腔。然后收获腹腔液,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2)细菌性皮肤感染(小鼠模型):另一部分学生将感染性病原菌接种到小鼠皮肤使其感染,然后对小鼠的感染创面进行细菌收集,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3)肠道杆菌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还有一部分学生利用所学的肠道杆菌的知识自行设计分离鉴别肠道杆菌感染性疾病。最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总结。
实验四: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5学时。(1)副流感病毒的鸡胚培养和效价鉴定: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副流感病毒按照效价不同分成高效价组和低效价组。在P2实验室两组同学分别将病毒稀释液注射到鸡胚尿囊腔内,培养后收集尿囊腔液体。进行病毒血凝测定病毒效价。(2)乙肝两对半ELISA试剂盒检测乙肝五项。
实验五: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3学时。(1)人体正常菌群的真菌培养:实验前7天安排学生自行采集头皮屑,将头皮屑均匀分布在YPD培养基上。实验当天把培养基带到实验室进行真菌的染色和镜下观察。(2)致病性真菌感染的病发:学生对病发进行镜下观察,了解真菌的形态特征。 实验六: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3学时。(1)血吸虫病(小鼠模型):将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之后,学生解剖小鼠,观察病变并压片观察血吸虫卵在不同组织的分布情况。(2)人体面部螨虫标本的采集:学生实验课前一天晚上采集自己面部的螨虫标本,次日将标本带到实验室进行镜下观察并进行人群螨虫患病率调查。
三、整合后预期达到的效果
此教学改革以临床医学五年制和贯通培养班为实验教改试点班级,应对新的课程大纲实施新的实验教学改革。
1.重新整合、设计实验项目,增加实验教学中创新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在新的课程大纲的指导下,将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实验教学进行整合,分两个学期进行授课。在新的大纲要求下,依据2019年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的《医学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的要求,确定了主要知识点。实验教学中先安排实验基本技能学习,然后开展综合设计实验,最后安排临床实践。综合设计实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制订方案,设计实验流程,完成实验后小组汇报讨论。
2.根据实验内容将实验项目分为实验基本技能学习和综合设计实验两类。(1)实验基本技能学习:这部分是病原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实验所特有的基本操作技术的实验教学;为验证病原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理论,加深学生感性认识的实验,设计了两个实验项目,都是验证性实验。共6個学时,在大二的第二个学期开课。(2)综合设计实验:为融合病原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及其他学科实验知识结合科研而设计的一些实践性实验。共18个学时,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开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完成实验、结合理论分析实验结果。(3)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课上教师先对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进行精讲,学生对实验内容有了基本了解之后独立开展实验,学生在实验课后进行有效的吸收和内化,然后在后续课堂上对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除了掌握以往需要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外,还需要利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完成综合性的设计实验。
综上所述,新的整合课程实验设计较之以往的两门独立实验课项目更加接近临床和科研,为适应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应对执业医师考试做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胜利,慈彩虹,殷祎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228-229.
[2]朱珊丽,董海艳,张丽芳.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128-130.
[3]韩俭,景涛,郭璐.《病原生物学》教材编写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10):828-8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1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