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嫄嫄
[摘 要]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善了教学环境。首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要素进行分析,接着明确教学对象的需求,最后对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整合的教学设计和应用进行说明,希望可以借此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162-02
中职学校多年来为国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型人才,在社会建设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也为中职学校教学模式的改变提供了新思路。将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整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和课堂中的因素,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融合,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要素分析
将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整合教学是以教学要素(学习对象、教学工具、学习工具)为基础进行的。本章节中将对这三个教学要素进行具体说明。
(一)学习对象
在中职学校中,学习对象自然是中职学生,由于中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同时中职学校开设了不同的专业课程,因此,在将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整合时,应根据学生所学的不同专业,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在面向挖掘机操作专业学生时,就应通过信息技术着力体现挖掘机的构造,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重点。
(二)教学工具
在将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整合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信息技术的学习,进而在课堂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学习专业技能。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的信息技术被称为教学工具。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的使用在课堂中主要体现为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计算机的操作,借助网络的特点,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完成具体的学习。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用具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此,能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特征进行学习内容的调整,还能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1]。
(三)学习工具
上文中提到信息技术在充当学生的教学用具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是由于信息技术具有网络的连通性特点,可以通过连接网络平台获取不同的学习资料。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根据课堂内容在网络信息平台中获取所需的学习内容,信息技术就成为学生的学习用具。如在传统教学中,挖掘机操作专业学生学习挖掘机操作的学习工具可能是挖掘机的操作说明书,但是在信息技术中将说明书在计算机上以电子文档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此时的信息技术就承担了学习工具的职能。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教学对象的需求
为了充分促进中职学校的教育开展,有关人士对中职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中职学生希望在课堂中学到一技之长,考虑到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会涉及信息技术的使用,将教学对象的需求暂定为专业技能的掌握和信息素养的具备两个方面,本章节中对教学对象的这两个需求进行介绍。
(一)专业技能的掌握
中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态度不能一概而论,在现今社会中,就业压力不斷提升,中职学生已经认识到具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因此,中职学生的学习状态近年来有所改善。因此,中职学校应该趁热打铁,在学生学习态度良好的状态下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融合信息技术于中职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就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中职学生的心目中信息技术本身就有较高的心理地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信息技术是灵活多变的学习工具,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完成专业技能的学习。
(二)信息素养的具备
就目前社会发展状态而言,信息技术的研发从未停歇,信息技术不断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实现了自动化的生产和建设,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因此,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已经可以预见。由此可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必将为学生脱离学校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学生在心目中对信息技术存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使用将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整合的教育模式,将信息技术渗透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学生在课堂操作中将逐渐掌握信息技术,并将其转化为中职学生具备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结合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首先,应该结合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等,对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合理选择。同时,确定信息化技术、课程整合的切入点。其次,根据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环节,需要构建一个“最优化教学”的策略,为推进教学工作提供指引。最后,教师可以基于iPad+Apps进行课程讲解、课程整合。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构建教学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及学习效率有重要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iPad+Apps设计课堂教学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发挥iPad+Apps的功能作用,支持多种教学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更容易融入教学情景中,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直观观察。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的双绞线制作内容时,以往教师主要通过演示试验的方法向学生介绍双绞线的制作过程,但学生的观察效果较差。通过在iPad+Apps上进行模拟试验,让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演示试验,并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动手试验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思维能力等方面的锻炼,确保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 (二)直观展现课程内容
在中職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抽象性的理论知识。面对这些知识内容,学生很难直观地理解,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基础,采用iPad+Apps的方式进行教学。基于此,教师可以将抽象知识变为直观知识,便于在学习中进行理解、记忆。具体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直观性基本上体现在实践应用中。如在中职的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特征。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为“堆栈结构”。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仅仅依靠教材进行照本宣科,则会导致学生产生抽象难学、枯燥乏味的感受。对此,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继续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平板电脑对课件进行设计,然后通过师生资源共享的微课软件实现课件上传。此时,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进行知识点的自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微课的课件视频基本上在2分钟左右,并将“堆栈结构”直观地展现出来,降低该知识点的学习难度。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利用“活生生”的案例掌握理论知识,解决本次课程的教学难点。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基本上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缺少自主创新、实践的机会。为了能够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运用iPad+Apps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具体来说,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下,教师应该设计可以互动探究的课件、计划,便于学生在iPad+Apps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如同样在微机原理与应用的“堆栈结构”课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处理,并展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讲解之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iPad+Apps观看微课软件,找出不明白的问题并予以标记。随后,为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鼓励其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分享,然后共同探究相应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一些问题并不能通过相互交流而解决。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搜集更多课外资料与学生进行共享,拓宽学生的眼界。长此以往,充分发挥iPad+Apps的作用,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四)灵活运用教学工具
在日常的授课中经常遇到同一个问题存在不同解决方法的情况。如屏幕截图是信息技术课程中基本的操作技能,但是,获取屏幕截图的方式有很多:(1)利用键盘的“PrtSc”进行截图;(2)利用Windows获取屏幕截图;(3)利用腾讯QQ等软件进行截图。通过平板电脑进行课程讲解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同时鼓励学生分析不同截图方式的优缺点。经过实践比较以后得出一个结论:如果需要获取全屏内容,使用“PrtSc”键更方便;如果需要获取的图片不规则,最好使用Windows自带截屏功能;而QQ等软件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不同程序中的图片内容,但是必须以联网为前提。最后,学生通过平板电脑的Apps将结果上传给教师,便于教师进行分析、评价[3]。
(五)及时更新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与课堂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构建一个资源库,便于学生随时预习、复习。实际上,以iPad+Apps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但是部分教学资源具有时效性,需要教师及时更新。如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网络上也有许多丰富的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筛选,将其加入iPad+Apps资源库中,方便学生下载和学习。通过对资源库进行定期更新,弥补教材更新较为缓慢的问题,让学生接触最新的案例,了解前沿知识研究成果,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在iPad+Apps上发布资源,为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提供支持,有利于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相整合,能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融合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完成技能学习。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并在教学过程中深化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骆小兰.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2]刘蕾,黄斌.论信息技术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以微型教学视频的应用为例[J].教育观察,2018,7(22):17-21.
[3]黄凯莹.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初中课程《程序设计初步》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8(11):70-73.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