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近代南通之父”慈善活动影响和意义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张謇的慈善活动对比他在实业领域的成就而言知名度较小,但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却非常深远。对张謇慈善活動的研究与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探讨是当今南通地方史研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张謇的慈善活动分为以创办传统慈善机构为主的早期和建立新式慈善机构为主的中晚期,张謇投身慈善活动的思想同时结合了中国传统儒家“仁爱”思想和西方博爱思想,并在其慈善活动中有具体体现。张謇的慈善活动总体而言历时长、涉及领域广、模式新,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张謇的慈善活动不仅造福了当时的南通社会、推动了南通的近代化进程,更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张謇;南通;慈善活动;意义;影响
中图分类号:D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1-0055-07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是清末民初江苏南通籍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其一身操劳南通的实业、教育以及慈善事业,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其在实业和教育领域的投入可谓在南通地区家喻户晓,但其在慈善领域的广泛涉足却较不为人所知。早在光绪年间张謇便已受西方先进思想影响开始操办家乡慈善事业,他的慈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传统的慈善项目、更着重于新慈善、符合当时近代化潮流的新的慈善机构,奠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投身慈善事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其不断进行的的慈善活动和他结合中外的慈善思想理念为南通乃至中国的近代化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
目前,学术界已有关于张謇慈善活动及其影响和意义的研究成果,关于张謇慈善活动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张謇的慈善活动过程、分析其慈善活动带来的历史影响和现代价值,有助于了解南通的近代化进程和熟知地方历史及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史。关于张謇的慈善活动及其影响、意义,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张謇的慈善不是类似“慈善秀”的名人慈善。他的慈善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名人慈善上,慈善活动的目的绝非是以做慈善之名羞辱民众,而是做了自己心里真正愿意做的事,和当今各种伤害苦难群体尊严的“假慈善”有着天壤之别。张謇对慈善事业的重视程度和其对实业、教育领域旗鼓相当,张謇在实业和教育领域的投资固然庞大,但其终生都没有放弃对穷人和苦难之人的救济与帮助。张謇的慈善活动主要在于对人的改造,张謇所做的慈善是可持续性的慈善,用“教”和“赈”进行慈善。
目前,学术界对于张謇慈善思想来源的研究较少,大部分研究只局限于其慈善活动过程方面,对其慈善思想理念的探究较为浅显,对其影响和意义的分析探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一、张謇慈善活动的思想来源
(一)个人早期经历
张謇的慈善活动,始终透露着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中的“平等”“博爱”以及地方自治思想,这和张謇早期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张謇出生于书香世家,但其家族三代人都没有取得功名,张謇早早入仕但应试之路却一路坎坷,到其四十一岁时即光绪二十年(1894年)时,张謇方中状元,但被归为冷籍。冷籍是清朝时关于特殊应试子弟考取功名的说法,“有祖父先人已读书应试而子孙未能相继,隔数十年复有后裔出而应试者,率指为冷籍”[1]冷籍者在法律上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多受官场排挤。张謇慈善思想的形成,与其早年受到的不公平和人生的的坎坷不无关系,由于这些因素,他开始投身慈善、使社会公平,弱势群体皆有所依。
(二)儒家“仁爱”思想
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仁爱精神给张謇的慈善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张謇在他的慈善活动之路上,秉持儒家思想中“仁者爱人”的思想,周济、帮助穷苦百姓和急需帮助之人,造福社会,在借用儒家传统思想的同时,张謇又从实际出发,将慈善理念付诸实践,其慈善活动持续时间之长在当时的社会实属少见。
张謇曾说过这样一席话“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换句话说,没有饭吃的人,要他有饭吃;生活困苦的,使他能够逐渐提高。这就是号称儒者应尽的本分”[2]。
(三)西方“博爱”及地方自治思想
除了秉持儒家“仁爱”思想,他对西方资产阶级平等、博爱思想的借鉴也非常得当。这种借鉴理念,从他1903年从日本回国后就开始逐步形成。在当时近代化程度逐步加深的中国社会环境下,西方先进的民主思想已渗入进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张謇的平等博爱思想在其实践中付诸实际并造福于一方百姓。
张謇的慈善思想和当时其他先进分子的理念有所不同。他的慈善思想最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它不像当时的别的慈善思想那样就事论事,而是把慈善和公益变成整个社会救亡图存运动中的重要过程,把它变成一项具有非常长远和深度的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一个过程。张謇的独特的慈善观念是受到当时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后西方先进思想所影响的。因为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慈善活动已经经过新教改革和资本主义革命,深深进入国家社会体制中,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强有力因素[3]。张謇这样独特和先进的观念,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非常少见。
张謇一向对西方国家的地方自治政策非常执着,他认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地方上的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发展不可切割,将地方自治的新观念予以实践和慈善活动必须同时进行。清末,《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方上自治求富强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诸如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人“轮日演说中外大势,政治原理、行政学等,欲以激发保教爱国之热心,养成地方自治之气力”[4]。张謇三个时期的慈善活动,皆立足于南通地方,根植于本土。他曾经总结说:“窃謇抱村落主义,经营地方自治,如实业、教育、水利、交通、慈善、公益诸端,始发生于謇兄弟一二人,后由各朋好友之赞助,次第兴办,粗具规模。”[5] 由此可见,张謇的慈善思想同时吸收了中国和西方的思想文化精髓,符合近代社会“慈善”的概念,是其一系列“救国”运动中的重要实践。
二、张謇在清末民初的慈善活动
张謇的慈善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884—1911)、中期(1911—1920)和晚期(1921年以后),张謇在三个时期创办了不同的慈善事业、所涉及的领域以及慈善事业的性质也大不相同,总的来说,张謇的慈善活动坚持的时间长、涉及的领域广、慈善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比中国其他慈善企业有较大的提升。
(一)早期慈善活动
张謇开始涉及慈善事业始于清光绪十年(1884),该年其家乡江苏南通发生灾荒,张謇感慨万千灾民无家可归颠沛流离,便“与(刘)馥畴诸君议散赈平粜事”[6]。
清光绪十三年(1887),黄河在河南郑州段决口,数千村落被淹没,郑州、开封一带受灾严重,死亡群众高达150万人[7],张謇奉河南开封府孙云锦之命,前往河南调查灾情、疏通河道,后回通路过淮安时,目睹淮河水患严重,“除放急赈外,另募灾民治淮,以工代赈”[8]。张謇在这一时间段还积极推动海门溥善堂的重建,最终由于张謇的推动,海门溥善堂在光绪十八年(1892)得到了重建[9]。
张謇在其慈善活动的前期特别注重对老、幼的帮助,诸如其于光绪三十年(1904)在南通创办的新育婴堂,新育婴堂是南通第一所具有近代意义的慈善机构。通州城原本即有育婴堂,后张謇扩建,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家。张謇的新育婴堂配置齐全,甚至拥有诸如保姆、教员、内科医生及外科医生等人员[10],新育婴堂主要收养的婴儿以社会弃婴和父母贫穷无力承担抚养责任的婴儿。
在针对孤老问题上,张謇也在其慈善活动的初期迈开了一步重要实践。张謇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利用团练公费在南通设立了儒寡会[11],资助穷苦的数十名孤寡老人,为张謇慈善活动中期奠定了一定的经验基础。
在早期,为充分发挥地方自治的效果,张謇也在对新式的慈善活动进行探索。譬如中国第一所中国人自己的博物苑—南通博物苑的前身就是张謇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创办的通州博物馆。博物馆具有科普、教育的职能,承担了社会教育的使命,带有公益性质的博物馆的诞生,也是张謇慈善活动的一个创新和突破。为了收集整个南通前辈收藏的文物宝藏和字画,张謇对此举作出了解释“自欧人导公益于文明,广知识于世界,上自皇家,下迄县郡地方学校,咸有博物馆之设。”[12]张謇认为,民众通过博物馆增加了知识、接受了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使“民智”开启也是其慈善活动的一项重要意义。所以,从南通地方上做起,中国要逐步开设博物苑,扩充慈善事业的领域和宽度。
张謇的早期慈善活动,着重于对传统意义上的帮扶老幼、赈灾安民等传统慈善思想的实践,无论是对河南黄河灾民的以工代证、还是建立溥善堂、儒寡会,其实质都是参考前人慈善思想再加上张謇本身吸收的一定地方自治新理念的一些传统慈善事业机构,像新育婴堂这类的新型具有鲜明近代化特征的慈善机构则涉及不多,这和很多因素有关。在清朝封建统治的苟延残喘下,新兴的资产阶级势力薄弱,旧观念旧思潮仍影响了地方自治事业的展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诸如新育婴堂这类的近代化慈善机构很难在地方上大规模设立。
(二)中期慈善活动
1911年末,辛亥革命爆发,东南诸省纷纷脱离清廷独立,地方自治思想在江苏各地盛行,救国救民已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清朝封建统治的灭亡,也为张謇的慈善之路扫清了绊脚石,在民国的初期,张謇的慈善活动进入到了全面昌盛时期。新型慈善事业机构不断建立、新的慈善理念不断注入南通地方社会的方方面面。张謇在这一时间段,除了继续操办帮扶老幼的慈善机构外,又在社会福利、医疗、经济、社会稳定、教育等各方面开展慈善活动。这个时段张謇的慈善涉及领域空前之广。
在社会福利领域,民国元年(1912),张謇接受西方人在上海创办的安老院的启示,在家乡南通城南白衣庵的周边创建了南通第一所正式的养老院,是谓南通第一养老院。当年正逢张謇六十大寿,“仆念乡里老人固有失所而无告者”[13],所以,张謇创办的养老院主要目的是收容孤寡老人,整个养老院占地约17亩半,设有男女院,又分别设立食堂、洗衣室、病室等。到了民国十一年(1922),张謇为庆祝七十大寿,张謇在故乡海门县常乐镇创办了第二养老院,后又在第一养老院旁创建了第三养老院。张謇创办养老院的宗旨即是为无所依托的孤寡老人提供帮助,在注重养老的同时,病室等的开通又关注了老人们的身体健康,张謇的养老院是功能全面,具有近代化特点的养老院,也是具有代表性的近代化慈善机构。
在医疗领域,张謇与民国二年(1913)创办了南通医院,南通医院设立时属于半盈利半慈善性质的医院,设有多个现代化科室,并且邀请海外医学专家坐诊,对赤贫者免受医药费[14]。
在經济领域,民国三年(1914),张謇在南通县西门外大码头设立贫民工场,贫民工场创办需要的资金由两淮盐商捐助[15]。贫民工场的招收工徒以南通本地贫民为主,外地的为辅,工场内主要从事手工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通经济的发展,缓解了当时社会的压力,贫民子弟得以进入工场谋生,不再于坊市间无所事事,有利于社会治安的改善。
在社会秩序方面,张謇对传统慈善思想上予以创新,针对南通工商业经济日益发达的背景,面对妓女数量逐步增加的情况,张謇于民国三年(1914)在南通城内南街设置济良所。济良所是以救助妓女为主要职能的新型慈善机构,最早由美国人传入上海[16],后以张謇为代表的慈善家在江南一带广泛推行。张謇设立的南通济良所收容妓女,其所里的女子,每天需上课四小时,需要完成国文、算术、手工、伦理纲常等多个课程的学习。张謇设立的济良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保护了妓女受教育的权利,推动了南通社会近代化进程,是先进的近代化慈善机构。 在教育领域,张謇在南通建树颇多,身为教育家的张謇大力投资教育领域,把新式的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相结合,建立了许多带有慈善性质的教育机构。早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謇赴日本考察之时,便已提出盲哑人教育的重要性“彼无用之民,犹养且教之使有用乎”[17]。张謇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是当时社会上其他有识之士所莫能及的,张謇特殊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为造就盲哑具有普通之学识,俾能自立谋生”[18],以后天的人事弥补先天的遗憾。张謇回到南通后便开始筹集资金,在狼山北麓选定校址,民国四年(1915)在南通博物苑内开设狼山盲哑学校师范科,民国五年(1916)开学,正式定名“狼山盲哑学校”。盲哑学校的直接开办目的就是为地方社会培养培养盲哑师资,张謇成为狼山盲哑学校的首任校长。张謇将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并重发展,他把教育的现代化和慈善的现代化相结合,将慈善付诸于教育中去,通过对盲哑人的教育,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推动力南通教育的近代化。
除了上述几项规模较大的慈善活动,张謇为了心中“仁者爱人”的执着信念,又推动了许多其他的慈善机构的建立。针对当时江淮地区水患频发、流民涌入南通城内的情况,民国五年(1916)张謇又在南通城西门外改建“南通栖流所”。他深知,社会的稳定以及社会风气的改善和乞丐流民的减少大有关系,所以南通栖流所的主要创建目的就是为了收留无所依靠的乞讨者。同年,张謇针对乞讨者中多残疾者的现实情况,在狼山的北麓创办了和盲哑学校紧邻的残废院,使乞丐“俾市勿扰”[19],残废者无论地域和年龄都可以前往居住。后张謇根据实际情况又创办了游民习艺所。栖流所内环境良好,采光充足;残废院及游民习艺所内男女各习其艺,分工明确,极大的缓和了当时非常严重的流民和残乞问题,张謇的独特创新也是它慈善活动中期的一个最鲜明的特色。
民国年间,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之前清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往来和货物的交换。张謇“实业救国”的理念以及他对南通地区实业的投入也使南通在清末民初成为江北的一个经济中心和货物集散地。南通城虽然之前已有城东殡室,但离城区较远,“客死者不便”,张謇便在东寺后殿建立殡室三处、室七间,并且在其中放置殡床[20],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旅途中的客死之人,尽显人文关怀。同年,城市道路与阡陌间的野犬妨碍南通交通,警察建议“以西人之法毙之”,张謇却认为“是犹诛不教之民也,不如别牝牡栏之,姑减其孳乳”,他把流浪犬只看成是没有受过教养的民众,应当建设野犬栏,区别公母而养之。因此,张謇花费数额在南通城郊设立了非常特别的慈善机构野犬栏,使雌雄分离。“遮藩加树,募糠秕碎米,时冬夏日一再饲”[21]。
在其慈善活动的中期,张謇凭借他对中国古代“仁爱”思想以及西方民主博愛思想的领悟,在社会福利、医疗、经济、社会稳定、教育以及动物保护等各方面开展大规模、宽领域的慈善活动,张謇的慈善活动不光在南通本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算在全中国范围内也实属少见,中国传统的和近代化的慈善活动都在张謇手上拿捏得当。
(三)晚期慈善活动
民国十年(1921)以后,中国社会环境动荡,国内军阀势力与反军阀势力武装斗争不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国际社会经济秩序被破坏,全球经济恢复缓慢。在国内动荡和国际经济环境恶劣的大背景下,张謇的慈善活动步伐受到牵制,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渐放慢了慈善活动的步伐。张謇自身也已进入七十高龄,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对南通慈善事业的投入和地方自治事业的展开,张謇在赈灾、社会保障和医疗教育领域依然发挥着余热。
民国十年(1921)淮河发生水灾,水患遍布苏、鲁、豫、皖四省,位于长江北岸的南通也不能幸免。如皋电报局报告:“河水陡涨,至南通线路阻滞,沿途线杆沉没水中,巡修维艰。”[22]为了救济南通水灾灾民,张謇除了向江苏省政府包括南通水患具体情况,同时还把自身的赈灾办法上报省府[23]。同时,张謇还创办了南通教养公积社,竭尽全力维持和发展他一身的慈善事业。
正如前文中提到,张謇于民国十一年(1922),在当时已经建成的南通第一养老院旁又建设了第三养老院,耗资巨额,使无可依靠的老人得以寻一栖息之地。
在医疗卫生方面,张謇的晚期慈善活动也没有停止。在南通医院民国四年(1915)成立产科传习所的基础上,民国十二年(1923)张謇在南通附属医院创立了助产护士讲习所,免费招收几十人学习护士助产之学,用来培养急需医学卫生知识的女性医护工作者。
张謇通过晚年的发挥余热,进一步证明了他投身慈善事业的决心和恒心,张謇的一系列慈善活动是张謇坚持不懈将善心和公益心付诸实践的最好表现。
三、张謇慈善活动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
张謇的慈善活动,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创建的慈善机构之全面,在整个南通的社会历史发展中首屈一指。张謇作为一个儒生、一个清末的状元,把儒家传统思想中的“达则兼济天下”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展现出来,他凭借自身对慈善事业的敏锐嗅觉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正确的筹资方式使他的慈善事业不断展开,实现了在其之前许多读书人终生不能实现的人生抱负。正如张謇所说“我在家塾读书的时候亦很佩服宋儒程朱阐发‘民吾同胞,物吾同与’的精义,但后来研究程朱的历史,他们原来都是说而不做。因此,我亦想力矫其弊,做一点成绩,替书生争气”[24]。
(一)历史影响
当然,正如当时很多人所质疑的那样,张謇的慈善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冒进和急于求成。虽然张謇在他的实业救国活动和慈善事业中创下了很多全国第一,但“南通实业,三五年来,急进务广,而至牵搁”[25]。更有甚者,因为张謇使用办实业的盈余来支援慈善机构而批评和反对。但不可否认的是,张謇的这一系列慈善活动,对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更给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清末民初带来了一缕人文关怀的曙光。 1.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助于民生
张謇一系列的慈善活动,譬如对水患灾民的赈济、养老院、栖流所等的创办,均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了一方百姓、造福于社会,有利于民生的提高和社会的安定。张謇的慈善机构的设立,不仅仅是给苦难的百姓予以生存的权利,更是给这些灾民、乞讨者以重生,张謇推行的“以工代赈”,给予灾民工作、自己谋生的权利,使灾民们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以工代赈”不光缓解了灾民成群的社会现象,也给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劳动力。
张謇创立育婴堂和养老院,符合儒家传统思想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赡养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孤寡老人和弃婴,更是其保障社会民生的体现。同时,张謇所设立的南通医院,起到了救助伤员、关怀百姓的作用,作为一个半慈善半盈利性质的医院,造福于一方社会。在张謇的晚年又创办了第三养老院和助产护士讲习所,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了保障力量和后盾,张謇的慈善活动在当时极大的缓和了社会矛盾,保障了民生。
2.提高了社会受教育程度
张謇作为中国近代的一个著名的教育家,给当时尚且愚昧封建的中国带来了曙光和希望。张謇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知道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张謇始终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于欧美是因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所谓“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26]。张謇在其慈善活动中,非常注重对教育领域的投入,比如设立通州博物馆,使民智开启,设立狼山盲哑学校,使盲哑人能得到具有近代化意义的特殊教育。设置济良所,解决了当时妓女繁多、妓女无教的问题,冲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枷锁以及妓女的低下地位,教授妓女各种文化及生活知识。再到设置游民习艺所,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男女游民各习其艺,不仅解决了游民带来的隐患,也给流乞们一个重新回归正常社会的权利。甚至于张謇还设置了野犬栏这种特殊的慈善机构,使“无教”之动物也能得到管教。张謇的一系列慈善活动,都体现了他努力使人人都受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的思想和主张。
张謇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认知层次在整个南通甚至江苏都是前所未有的,他不光注重对普通学校的投入,更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对“失教之民”的教育上,身为慈善家的张謇始终没有抛弃和放弃这些人。这些被社会世俗眼光所歧视的群体,在张謇的慈善机构里,发挥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得到了受教育的权利。通过张謇对教育的投入,南通当时的社会愈发文明,社会秩序得到稳定,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教育,社会可持续发展力得到了提高。
3.加快了南通近代化的进程
张謇创办的慈善机构,尤其是民国以后他慈善生涯的中后期创办的一些带有近代化性质的慈善机构,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南通近代化的步伐。近代化体现在方方面面,而张謇的一系列实践也在方方面面推动着南通地方社会的近代化发展。除开为世人所熟知的张謇对地方实业的投入推动的经济近代化,张謇的慈善活动还推动了南通社会文明的近代化、教育的近代化。
早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謇就对教育的含义作出了解释,“以教为育,便是干涉而非放任,放任者野蛮之事,干涉者文明之事”[27]。可见,张謇对教育慈善的投入,可使受教育者行文明之事,摒弃封建糟粕、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特殊教育领域,张謇更是开创了教育近代化的一个先河,其所创办的狼山盲哑学校为中国第一所由国人自主创办的特殊教育学校。新型的教育模式,新型的受教育对象,不管是盲哑人还是妓女、乞丐都可以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张謇晚年创建的助产护士讲习所,和南通附属医院一起,推动者南通医疗事业的近代化科学化。张謇所创办的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对近代经济有贡献的劳动者,而不是被封建小农经济所束缚。这对中国传统的“学优则仕”思想有很大的冲击,为中国的新教育发展找到了一条路,为以后中国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借鉴和表率。
张謇创建的贫民工厂,收容本地贫民就業,改善了民生,体现了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关爱,贫民工厂不仅给当时的南通增加了就业机会,还给贫民子弟灌输了正确的价值观,反对不劳而获、提倡人人劳动。张謇的一系列慈善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南通的社会近代化,不仅促进了南通社会经济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大大提高,张謇的慈善活动带来的南通近代化成果甚至带来了举国上下的赞誉,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袁项城赞誉道:“在南通提倡自治,办理学校、善举及一切公益事业,迭次捐资二十余万元。以创办实业之余财,为嘉惠地方之盛业,洵属急公好义,为国楷模。”[28]。张謇对南通社会文明的推动效果显著,新型近代化的慈善机构的设立,极大地加快了南通近代化的进程,为南通社会习俗的改变和转型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现实意义
张謇一生操办的多层次、宽领域的慈善活动不仅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张謇的慈善事业留给后世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也不亚于其对实业、教育事业和政坛领域的建树。张謇的慈善事业,不光是造福一方百姓、稳定社会秩序、创造社会福利,更是给后世留下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财富。张謇的慈善事业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所创办的慈善机构和独特的慈善思想,早已成为中国慈善文化中的一朵瑰丽。张謇虽已离世许久,这些慈善机构也并没有全部保存下来,但他的慈善理念和品德在中华大地得以传承,平等博爱的慈善思想所孕育的人文关怀也非常值得后世继承发展。
1.投身慈善事业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
纵观张謇一生,无论是其早期忙于科举考试、中期忙于创办实业到晚期坚持发挥余热继续操办慈善,其的坚持不懈和百折不挠的品质贯穿始终。张謇对慈善事业的执着,源于其作为一个儒商对儒家大同世界的最初认识和坚守;源于其对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认同,正如西方慈善文化“是在基督教‘爱的福音’下而孕育、传播和发展的,因为世人认为最具有吸引力的福音是关心人、博爱穷人、弱者以及受苦的人”[29]。张謇一直坚持对弱者和受苦之人的帮助,从其早期慈善活动中创办的溥善堂、儒寡会,到中期的第一、第二养老院、南通栖流所再到晚期对淮河的赈灾和创办第三养老院,无一例外地,张謇坚持着自己创办慈善的初心和目标,并没有随着年龄的衰老和经济、时局的影响而终止或中断慈善历程。张謇在投身慈善事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值得后世的慈善家和民众学习。 2.操办慈善活动必须要有创新和开拓的优秀精神
张謇之所以可以说他是一个优秀的慈善家、一个对地方和国家有着巨大贡献的人,除了他有着坚持不懈的慈善精神以外,他广纳古今中外优秀思想,较之中国先前的慈善行为有了很大的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张謇自幼熟读私塾,儒家传统的仁爱思想和士大夫阶级勇于担起社会责任的品质已经深深植入张謇的脑海中。宣统三年(1911),张謇与当时久居中国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泰(Timothy Richard)见面交流,李认为“中国非真能实行普及教育,公共卫生,大兴实业,推广慈善,必不能共和,必不能发达”。李还提出了只要完成他所说的四件事中国就能跻身一等强国之列,完成了两三件事中国也不至于沦落到三等国,这些举措比当时训练北洋海陆军更有用,询问张謇有几个省可以试行。张謇回复沿江的省、州、县可以试行,但一时间不容易普及。李认为有两三处作为模范就可以了,张謇“余日望之,深愧其语”[30]。可见,张謇对西方的新式慈善理念和地方自治思想的了解和掌握。所以,除了坚持传统的赈灾等慈善活动以外,张謇创办的新育婴堂、养老院、济良所、盲哑学校等均是他的突破和创新。张謇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拿捏把握非常得当,他在慈善事业中的创新和开拓精神更值得后世借鉴。
3.完成慈善事业必须要有亲力亲为的奉献精神
早在张謇创办慈善事业的早期,还在应对科举考试的张謇便早早投入慈善事业中去,张謇的亲力亲为和身先士卒可以说是在整个中国的慈善界实属罕见。身为中国著名实业家的张謇,对慈善活动非常关心。早在光绪十年(1884)黃河决堤时,张謇就把自己的棉被和衣服捐助给灾民。光绪十三年(1887)黄河郑州段决口时,张謇则亲自前往灾区调查,在返程路过淮安之时,张謇在淮安一带招募灾民,“以工代赈”,身先士卒,亲自投身慈善赈灾活动的一线中去。张謇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进程的推动,不仅局限于认知和理念上,更是付出了实际行动,身体力行操办慈善。在张謇投身慈善事业的早期,张謇奔波于赈灾现场和溥善堂等慈善机构中,号召推广慈善。在他操办慈善活动的中期,丧失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束缚,张謇更是可以放开手脚献身于慈善事业中去,除了对传统慈善机构的补充和修建,张謇更是亲自给中国带来了当时少见的新式慈善机构,譬如养老院、济良所和半福利半盈利性质的新式医院等。此时正值张謇的巅峰时期,家乡南通的实业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张謇在操心实业的同时不忘对百姓的关怀与照顾,没有停止对慈善领域的投入,亲自维系慈善机构的运转。纵观中国近代的历史,慈善机构的创办大多是由社会和某些群体完成,像张謇这样靠一己之力操办如此多的慈善机构是很罕见的。张謇凭借自身的实力,扛起了南通社会福利的大旗,为地方百姓谋福利,为黎明苍生谋幸福,这种亲力亲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至今仍非常值得社会学习。
张謇的慈善活动是一场长期而效果卓越的慈善历程,它给南通和中国在那个灰暗的年代带来了一缕光明,张謇慈善活动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以及张謇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也将伴随着他所创办的现存的慈善机构一起永世长存。
——————————
参考文献:
〔1〕王先谦,朱寿朋.东华录 东华续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刘征,张謇伦理观述论[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65.
〔3〕论西方慈善文化中的理性精神[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6).
〔4〕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301.
〔5〕〔12〕〔13〕〔27〕曹丛坡,杨桐.张謇全集:4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06,278,340,25.
〔6〕〔17〕曹丛坡,杨桐.张謇全集:6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845,498.
〔7〕洪灾大盘点[J].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07):1.
〔8〕鲍包堂.张謇与气象[G].中国气象学会.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北京:2004.447.
〔9〕张怡祖.张季子九录·自治录[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1980.
〔10〕李建求.张謇与我国近代幼教事业[J].幼儿教育,1988,(11):20.
〔11〕〔14〕赵有梅.张謇慈善事业研究[D].河北大学,2006.13.
〔15〕〔19〕陈翰珍.二十年来之南通(下编)[M].南通市图书馆藏,档号H001-111.
〔16〕黄鸿山.清末济良所的出现与推行[J].学习与探索,2009,(03):223.
〔18〕张和志.张謇特殊教育思想概论[G].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议论文集.杭州,2003.253.
〔20〕〔21〕范铠,等.南通县图志(第十卷)[M].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53).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0.
〔22〕王静.张謇创办实业失败的原因探析[J].大观周刊,2011,(25):12.
〔23〕张怡祖.张季子九录·自治录[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1994-1996.
〔24〕刘吼声.张謇全传[M].上海:上海书店,1985. 252.
〔25〕曹丛坡,杨桐.张謇全集:3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837.
〔26〕张怡祖.张季子九录·自治录[M].北京: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1931.18.
〔28〕沈家五.张謇农商总长任期经济资料选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403. 〔29〕(德)卡爾·白舍客.基督宗教伦理学[M].静也,常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1.
〔30〕张若孝,张季子九录·自治录[M].上海:中华书局,1931.1. (责任编辑 孙国军)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of Zhang Jian's Charity Activities and Their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ZHANG Jing-yu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Zhang Jian's charitable activities are less well known than his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industry, but their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very far-reaching. The study of Zhang Jian's charitable activities and its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study of local history in Nantong. Zhang Jian's charitable activities are divided into the early stage of the creation of a traditional charity institu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type of charity institution. The idea of Zhang Jian's involvement in charity activities incorporates both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benevolence" thought and western love thoughts, and There are concrete manifestations in charity events. In general, Zhang Jian's charity activities have a long history, a wide range of fields, and a new model. He has greatly helped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arity in China. Zhang Jian's charity activities not only benefited the Nantong society at that time, but also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Nantong, and gave far-reaching influence and reference value to future generations.
Keywords: Zhang Jian; Nantong; Charity Events; Significance; Influence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0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