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无边界学习”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无边界学习的意义在于个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实现人格完整、人性完美、人生完满。幼儿无边界学习倡导幼儿是自己生活世界的主人,教师应注重对无边界学习课程资源和内容的选择,做好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让“无边界学习”成为幼儿内心真实感受的、精神舒展的、思想自主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幼儿;无边界学习;课程实践
   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课程应放入到大生活中,放入到大社会中,突破学校课程的边界,他的思想实质上就是今天的无边界学习。幼儿无边界学习课程是来自孩子生活的课程。是一种关于幼儿内心真实感受的、精神舒展的、思想自主的学习活动。“无边界学习”倡导幼儿是自己生活世界的主人。所有的研究者都应把教育当作一种乐趣来追求、与幼儿共舞。
   一、幼儿无边界学习的课程资源
   幼儿无边界学习课程,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各种课程资源,幼儿生活环境中的自然和社会中的有益资源,以及不同班级或家庭特有的资源和条件,都是幼儿无边界学习的内容来源,教师应关注不同幼儿的需要和特点,适时适地的利用身边资源开展课程学习,在无边界学习的环境中,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居住的环境也有所不同,开展幼儿无边界学习,需要了解幼儿生活的环境。因此,班级教师可以通过调查,让幼儿与家长观察调查并记录居住周围的环境,了解社区各种资源,在父母带领幼儿参观的过程中,向幼儿初步介绍各种资源的功能,开阔幼儿的眼界,为幼儿建构初步的经验。同时,班级每一个家长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家长不同的工作性质及不同的兴趣爱好或特长,都可以走进幼儿园课程,教师要了解班级所有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新纲要(试行)》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可以作为其无边界学习的主要内容。生活环境是幼儿最熟悉的内容,幼儿对熟悉的环境才会感兴趣。因此,在无边界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孩子就地取材,将环境中的资源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如每个幼儿园都有各种玩具,有室内玩具,有户外玩具,玩具又是幼儿喜欢的材料,围绕玩具便可开展丰富的课程,在课程进展中让幼儿发现玩具的功能、种类、使用的注意事项等;又如每个幼儿园都有专用室,将各个专用室作为课程开展活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专用室资源,也可以让幼儿真正熟悉、了解专用室的功能,可为专用室活动做经验方面的准备。
   二、幼儿无边界学习的内容选择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浪潮,各个幼儿园都会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在培训中,教师开展课程的能力逐渐增强,为幼儿无边界学习奠定了基础。无边界学习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兴趣来开展活动,但是时间不长,教师会发现幼儿的兴趣容易改变,很多时候走着走着就不感兴趣了,需要教师另换主题,有的班级幼儿的兴趣点特别广泛,教师抓不住,不知道从哪件事情入手。幼儿出现的这种现象,该如何对待?我们再次学习《纲要》,于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坚持遵循三原则,即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在确定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以幼儿现有水平为基础,但是不能停留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而是要略高于现有水平,是幼儿跳一跳够得着的,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所选的内容是幼儿当下发展所需要的,对幼儿当下是有价值的,而且这样的活动开展,是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能为幼儿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服务,奠定基础的。比如,离园倒计时。即使班级没有孩子提出这样的话题,教师还是要组织孩子开展的,因为这一话题符合大班孩子即将升小学的需要,对孩子将来入小学有利,教师应选择开展。再者,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是不是都来自他们的生活呢?不是,而是从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因此,有的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脱离幼儿的生活,只是部分幼儿的经验,只是部分幼儿对某个事物或问题感兴趣,那么这样的课程开展起来会很累,我们建议教师不选择,或者可以为满足个别或部分孩子的需要,作为班级微课程开展,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如在“春天”主题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一个班级幼儿兴趣广泛,有的孩子想研究蝌蚪,有的想研究风筝,有的想研究春天的风,于是教师采用了分组研究的形式,争取家长的配合,为小组提供丰富的材料,一段时间下来,每组孩子发布各组的研究成果,每组孩子都很有成就感。因此,在孩子兴趣广泛的情况下,采用小组探究的方法比较合适。
   三、幼儿无边界学习的课程实施
   在当下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受“尊重幼儿”思想的影响,一味地追随幼儿,这样的结果会导致教师每天的工作是忙无目的的,美其名曰,要等幼兒活动后才能知道今天的活动是什么,于是教师无法预知幼儿的活动,幼儿的活动有时是无意义的,有时教师因为缺乏预设,面对幼儿的需求无法回应。
   幼儿无边界学习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做到心中有课程,眼里有孩子。对当下活动的开展要做到心里有规划,最大限度地做好关于课程的预设。全面丰富课程预设,相关课程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开展好课程的基础。因此,幼儿无边界学习必须要有教师科学合理的规划,在观察的基础上,确定即将开展的课程,在确定课程的过程中,要考虑该课程是否有吸引力,是否与生活有关,是否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涉及的材料是否容易取得,是否有利于儿童之间的互动,是否有利于儿童主动探索等。课程尽量以幼儿园具备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周围自然和社会中的有益资源,同时关注不同班级特有的资源和条件,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展活动。因此,在确立课程的同时,教师需要规划课程实施的网络图,网络图的规划可以帮助教师丰富课程的相关知识,使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追随幼儿更有底气,不论课程的实施从哪一个角度开展,教师都能进行很好地回应与支持。
   四、幼儿无边界学习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促进无边界学习课程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根本动力,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因此,对于课程评价,我们在开展每一个课程前,都会通过观察、调查,或访谈等方式对幼儿的前期经验进行了解,课程结束时,会对幼儿前期与后期的经验进行比较,了解幼儿在课程开展过程中的收获,同时围绕《指南》目标,对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会充分利用幼儿的绘画故事,幼儿的游戏故事,以及幼儿的阅读故事,通过分析幼儿的这些作品材料,了解幼儿所想、所思,了解孩子的能力水平。
   幼儿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教师自己实施课程的反思,教师的案例研究,家长在课程建设中的感悟,家长的成长感悟等,都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与形式。教师应通过课程评价,了解课程计划及课程实施的形式是否合理,了解课程目标的确立是否着眼于幼儿的现有水平,了解课程环境是否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等,从而建立幼儿无边界学习课程的评价体系,让评价工作贯穿课程实施的始终。
   幼儿无边界学习课程,经历了三年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研究,真正实现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幼儿无边界学习的教育理念,促使我们的教师必须形成尊重孩子、追随孩子的教育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最大水平的提高。在活动中,我们的幼儿是课程真正的主人,他们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真正体验到了童年的快乐与幸福。
   (此文系课题《“无边界学习”理念指引下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中的成果)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苑幼儿园,江苏 苏州 2156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8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