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科学技术也在飞速前进,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式逐渐运用到课堂上,并逐步形成了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逐步优化课堂结构,将微视频引入教学安排,有效地利用微视的简短及新鲜提升学生对数学课的期待感,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对微视频的应用方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视频;数学教学;应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是小学基础课程,是小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生活常识,可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数学知识框架。然而,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并不理想,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较低,尤其是问题情境创设法还没有在小学数学课堂得到普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的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意识不足。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依然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将课堂看做是个人展示的舞台,很少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对学生的课堂提问也停留表面,问题质量不高,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其次,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掌握课堂教学节奏,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兴趣不高,不主动回答,导致课堂气氛沉闷,难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而微视频的运用则能有效改变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局面。
二、“微视频”在小学课堂上的优势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革新,传统的教学资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寻求更为先进的教育方式,“微视频”这个近来新生事物也由此进入了教育视野,受到了教师的广泛关注。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对周围新鲜事物高度好奇的年纪,活泼好动又略显三分钟热度,对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来说,长篇大论的文字教育无法完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极易开小差而无法认真听讲,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这时,短小生动的微视频,无疑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上课兴趣,同时,图文并茂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所学习知识,在加深印象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传播面广泛,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现在手机和电脑的普及,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关注和统一管理,这样学生的学习便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而“微视频”便能很好地起到引出课题的作用,微视频传播面广,教师在网络上发送一两段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微视频,便能让学生在家提前思考视频内容的原理,提前发现问题,在第二天的课堂中即可直接提出质疑或者分组讨论,能够大大节省课堂时间,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课上探讨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内容,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延伸,使学生更好地消化课堂的重难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三)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板书课堂知识点,这消耗了大量的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学效率。而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也应该适应新型的教学方式,例如,将高频错题的解题思路、课堂上的重难点等录制成微视频,使学生可以放学后在家复习,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微视频也可以让教师了解其他教师的讲课方式与做题思路,方便教师们互相讨论,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制定更好的教学计划。
(四)微视频可以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
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形成自身思维方式的过程中,因自身水平的限制,对部分比较复杂的知识点可能较难理解。例如,在学习“体积和面积”这方面知识时,学生要记住大量的体积公式和面积公式,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而微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通过看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面积和体积是二维和三维的区别,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学会计算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又可以帮助学生锻炼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运用微视频增添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策略
(一)围绕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学生微视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微视频主要起辅助作用,更直观地佐证教师讲授的观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然而,部分教师却本末倒置,用微视频代替课堂教学,占据大量课堂时间不说,还没法随时暂停解決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导致学生对知识点一知半解,并未吃透,最终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微视频,教学内容和方案的设计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时刻跟进学生近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微视频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例如,在“100以内的加法运算”教学中,教学目标很明确,就是让学生理解100以内两位数的加法不进位的笔算算理,正确利用竖式进行计算,教师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及理解能力,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在已经学过的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讲授如何掌握进位运算的技巧。同时,经过这部分的学习,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能够运用100以内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把需要大量板书进位的部分录制成微视频,让学生利用视频进行学习,让学生主动摸索研究,成功后的成就感也会使学生对数学更感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围绕教学内容录制微视频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及课堂内容后,还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整合,将最适合的部分录制成微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视频的开头部分,教师可以创建一些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今天可真热闹,老师带着同学们到了操场围着升旗台,他们到底要干些什么呢?啊,他们在招呼我们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此类情境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接着便可以在视频中解释他们在讨论些什么,在做些什么,并顺势提出问题,邀请视频外的学生帮着一起想办法。小学生是一个比较在意关注度的群体,邀请他们帮助解决问题,会让学生产生被需要的满足感,能使其更好地融入课堂,跟着老师的思路一同开动脑筋。比如,在学习比例的专题中,教师可在视频中提出“啊,他们原来是在讨论如何才能测量升旗杆的高度,看来他们的思考似乎遇到了瓶颈,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嘛?”由此一步一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由于情境是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便在无形中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感,此举也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解决的好习惯。
(三)利用微视频扩展学生的视野
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基本都是围绕教材进行的,教师也很少把生活中的例子引进课堂讲授,导致学生会产生“这种东西现实生活中根本用不到啊”等无所谓的消极思想,会降低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也会限制学生的拓展思维。受到理解水平和视野范围的影响,小学生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枯燥无味的计算公式。因此,教师可以在微视频中适当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资源,如公式起源之类的小故事,这样既能增长学生的见识,也能给单调的课堂增色添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学习统计这个专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收集了不同人的选择后,制作成微视频展示统计结果,用自己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数学加工讨论,会让学生更有参与感,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也能增加其社会阅历,扩展其视野。
(甘肃陇南成县黄陈学区下五郎小学,甘肃 陇南 7425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9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