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经典碎片化学习的几点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教育专家认为,“道德”“情操”“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本文探讨语文教师在注重经典学习的环境下,如何有效发挥经典学习契机,提升经典阅读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学习;阅读实效;经验探讨
  上杭教育局一向注重孩子的经典学习,特意编写适合1-6年级《小学经典读本》,内容涵盖《三字经》《论语》《笠翁对韵》《大学》等经典文章以及精选的优秀诗词,是孩子们循序渐进接受经典教育很好的范本。那么如何用好、抓实这本书的学习,发挥这本书最大的用处,我一直都在思考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比较实用的碎片化学习方法:
  一、 碎片化学习的原因
  笔者单位于2015年6月升格为县直小学,因地处县城南隅,学生的来源基本是进城务工子女或留守儿童,因此决定了这边的孩子的一些学习特点。
  (一) 家长综合素质低下,影响孩子成长。这些家长大部分是当地的农民或进城务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他们大多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家庭中很少看得见书。谈到辅导功课,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的作業拿回家根本看不懂。有的还要求孩子参加额外劳动:如做手工、糊包装盒来增加家庭收入等。
  (二) 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基本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的甚至要负担起照顾弟弟或妹妹的责任,经常在做作业时受到干扰,孩子没有独立、安静的学习环境。
  (三) 培养目标盲目。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能把课本知识学习好就行了,至于经典学习那是不务正业,不愿意花钱为孩子购买课外书籍。因此要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就非常困难了,更别说让家长指导孩子学习了。
  这些因素决定了孩子们不可能有大量有效且集中的学习经典时间。因此,如果我们一味照搬城区孩子的经典学习内容、模式、方法是行不通的。只能是在教师可控范围内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
  二、 碎片化学习的益处
  所谓“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碎片化时间就是指日常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零碎的时间段,短则1分钟,长则半小时。而碎片化学习是指通过对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时间进行分割,或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经典,获讲经典内容分割成小块学习内容,穿插到早读、课间、睡前等时段进行学习。碎片化学习的好处是更灵活机动、针对性更强。如:北宋欧阳修提倡学习要随时随地,千方百计,即使在马上、枕上、厕上,也一刻不得放松,所以才有后来的成就。那么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时间碎片,如何将经典内容有序碎片化,是学生学好经典的首要步骤。
  三、 碎片化学习的做法
  为配合我校作息时间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把学生的经典学习进行碎片化,具体安排如下。
  (一) 对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化
  以我现在所上的三年级《经典读本》为例,按要求要背诵前面《笠翁对韵下》每段开头的第①②两句话,其余为诵读内容。后面部分的诗歌要求一学期背诵16首,诵读32首。为更好地达到记诵要求,我决定将经典内容进行碎片化,分化到每天的学习中。我将《笠翁对韵》中要求背诵的内容分为16条,跟要求背诵的16首诗一起布置。在不要求背诵课文的时候,布置背诵一条《笠翁对韵》的内容和一首古诗。而要求诵读的内容也进行划分,在每天的作业单中进行体现。这样化整为零的方法,让学生瞬间没了要记诵整本书难度大的困扰,在每天蚂蚁搬食物,点点滴滴的过程中就消化了这些知识,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 对学习时间进行碎片化
  1. 利用晨读8:00~8:10。主要是记诵和检查头一天经典学习情况。早晨是孩子记忆力最旺盛的时候,一贯以来的早读习惯也给孩子读经典营造了很好的氛围。因此,我利用这个时间段去检查孩子头一天经典背诵情况。把30分钟的早读时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进行集体背诵,全班齐背前一天布置的内容,目的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唤起对前天学习的记忆。接着同桌互背,目的是便于具体准确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记诵情况。最后接受小组长抽背。每个组长每个早读课抽背2-3个同学,根据背诵情况记录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不熟四个等级。并及时将抽背结果予以公示,提醒孩子自觉学习。
  2. 利用语文课课前三分钟。我班的课前三分钟为个人展示时间,学生按号数轮流上台背诵前一天的经典学习内容,给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背得好的奖励随机抽背三个同学并奖励一面旗。近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环节相当受孩子们欢迎。上台流利背诵的同学在随意点名同学背诵时,那种自豪和骄傲溢于言表。为了得到这个奖励,孩子们私下都会把相关内容背得滚瓜烂熟,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3. 创立大课间拍拍手游戏时间。学校上午大课间时间一般有半小时左右,除了做课间操大约还有15分钟时间。以往这个时间,大部分学生都在追逐嬉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把课间操后的5分钟定位为我班拍拍手游戏时间,就在操场上3~5个同学一组,一边拍手一遍吟诵经典,这样寓教于乐,学生乐此不疲。有时换换花样,给课堂上来不及展示但想展示的学生机会,使更多同学得以自我表现,满足他们争强好胜的心。
  4. 午休练写经典。我们学校规定午休时间孩子在班级阅读课外书或练字。我利用这个时间把当天要记诵的经典内容抄到黑板上,学生中午到校后,拿出专用的经典书写本工工整整地摘抄。既实现了书写练习,又巩固了经典内容。
  5. 睡前记名言。晚上,花5~10分钟是孩子背记中午摘抄经典的好时候。可以安排在晚饭前、作业后、睡觉前,十分灵活机动。因为学习量不大(一般就是两句名言或一首古诗),也不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负担,不会产生厌倦情绪。   四、 碎片化学习的效果
  (一) 采用碎片化方式学习经典,效果很可喜
  这体现在因为摆脱了大段时间读经典的枯燥乏味,因此学生背记经典的兴趣高涨。再则,虽然每天记诵的内容并不多,但日积月累,一年来也达到很可观的数量,学生学习经典实现了厚积薄发。另外,因为经过积淀,孩子能联系生活实际深入领会经典的意思,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孩子看到瀑布,立马会吟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研学时看到才溪纪念馆前大片大片的荷花,学生有的说“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的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而当我上课时讲到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时,有学生脱口而出“我知道,我们背过了郊寒对岛瘦,酒圣对诗仙”。我想,这就实现了我们让学生学习经典的最终目的:能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应用。
  (二) 树立了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通过碎片化时间记诵经典,让许多学生意识到短短的2、3分钟也可以背记一、两首古诗,等到后期,我们还没布置学生就完成了任务。让她交流经验时,她说:“因为我现在背书的能力提高了,我每次背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妈妈的菜还没煮好,于是我又接下去背……”,还有的学生会说:“以前我觉得5分钟、10分钟玩一玩就过去了,可现在我觉得可以用来背一段话或做一道数学题,妈妈夸我爱学习了。”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树立了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为今后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做了很好的铺垫。
  五、 碎片化学习的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碎片化学习,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但孩子毕竟是孩子,长时间雷同的学习模式也容易让他们产生倦怠感,因此,还需我们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优化碎片化经典学习。
  (一) 评价措施要更加多样化
  首先我设立了加分表,及时完成背诵的加1分,午间认真书写的加1分,主动上台展示的加1分。只要攒够了10分,就可以到老师这借阅一本课外书,同时发给一张精美的书签。其次,和学校评选“阅读之星”挂钩,月末进行小测,前五名的发给“阅读之星”奖状并在校橱窗张贴名单进行表彰。除了奖红旗换学习用品、当抽背组长、授予“阅读之星”外,应该给孩子更大的展示舞台,如争取国旗下讲话机会,与学校国学励志活动结合、六一节经典诵读展示、做一、二年级的经典小老师等活动,让孩子看到熟读经典带来的好处,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长盛不衰。
  (二) 经典学习要更加常态化
  我个人认为经典学习不仅仅是语文老师抓,还要与少先队工作、德育室活动安排相结合。比如,在校园文化布置时,多悬挂张贴经典名言、诗句,让学生在校园经常能看到自己熟悉的内容,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再比如,在国学经典活动中,进行背经典大赛,让孩子产生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成功感。还可以在校园广播,社团活动中推出读经典诵读时间等,在全校營造浓浓的经典学习氛围。
  (三) 经典学习要更加趣味化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才能激发孩子更长久的学习热情。因此还要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比如:诵读比赛、吟诵歌曲、书法展示、舞台剧等,让学生的学经典热情得以长久保持。
  (四) 经典学习要创新化
  教师可以将吟咏诵读引入。吟诵,是春秋以后礼乐文化的核心。吟诵,是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它与所有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门类同样,是我们历代祖先高度聪明才智的结晶。吟诵有它的音乐美,它的无穷魅力。声(音)、(语)言、(音)乐、文(字)都相互结合,音乐性很强,艺术性也很强。
  我利用教室的班班通设备,第一阶段每天播放《锄禾》《春晓》等歌曲,优美的旋律回荡在耳边,学生情不自禁跟着唱起来,有的学生还说,从没想过古诗还可以当歌唱,因此兴致极高。我鼓励他们用这些旋律去唱其他古诗,学生热情高涨,再也不觉得背记古诗是难事、无聊事了。第二阶段,观看吟诵经典视频《爱莲说》《游子吟》《琵琶行》等,既让学生体会到经典吟诵之美,又进一步了解文化历史,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增长了见识。
  另外,教师将舞台剧的形式,引入到经典学习中。比如,在学生熟记《笠翁对韵》中的《七阳》后,让学生自己布置舞台,自己编台词、学礼仪,呈现出经典诗文中的美好意境。学生乐此不疲,效果很好。
  综上所述,经典是引领孩子健康成长的很好抓手。而碎片化学习符合了城乡接合部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今后,我会继续不断摸索,让这种学习模式发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栾雪梅.“微时代”的经典阅读推广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6(18).
  [2]胡中中.试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元素的渗透[J].小学语文教育,2016(6).
  作者简介:
  罗才娣,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上杭县城南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3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