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笔者认为运用“三步导学法”,引导学生“爱算会算用算”三步走,能有效引领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一、第一步:激发学生爱算
爱算,就是让学生爱上计算。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数学游戏和竞赛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爱算、乐算,为提高运算能力作好铺垫。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可以合理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把枯燥的计算融入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数学游戏,提高兴趣。喜欢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对一些新颖、有趣的数学游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格外浓厚。教师可以在计算教学中开展数学游戏,如夺红旗、抢答、开火车、找朋友等,可个人比赛、小组比赛,也可以集体合作、师生互动,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兴趣。
竞赛活动,增强兴趣。分年级定期开展口算、听算、计算比赛,评选数学听算小达人、数学计算之星,利用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计算兴趣。
体验成功,保持兴趣。为了稳定、保持学生的计算兴趣,也为了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快乐,教师可以对每次听算、计算练习又对又快的学生及时进行口头表扬等。利用多种形式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保持对计算的兴趣。
二、第二步:引导学生会算
会算是让学生理解计算的算理,掌握计算的算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提高运算能力。
循理入法。计算教学从算理开始。教师可以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为学生学习算理打开思路,并利用迁移理解、学具操作、直观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以理驭法。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以掌握的基本算理驾驭推导出的算法,使学生既理解直观的算理,又掌握抽象的算法。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了计算的道理,才会总结出有效而简捷的计算方法,也才会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才可以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计算,真正达到会算的目的。
夯实算法。学生扎实的口算、估算基本功是准确计算的基础。因此,我们教师要加强学生口算和估算基本功的训练。
三、第三步:促进学生用算
用算,即灵活运用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灵活用算的保障,有效的练习方式是学生灵活用算的关键。
1.用“良好的计算习惯”促进学生用算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审题时要做到“三审”:一审,仔细观察题目,看清题中的特殊符号及数字;二审,根据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审,判断运用的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得当,是否可以使用更加简便方式运算。
(2)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首先,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黑板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要求学生书写时格式规范,字迹端正,笔画清晰;运算时书写有条理,能够体现计算的思维逻辑顺序。
(3)培养学生主动验算的习惯。教师可以运用口头表扬、特色奖品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主动验算,讓学生有愉快验算的体验。其次,重视验算方法的指导,组织学生互相沟通分享好的检验方法。在不断强化中让学生形成验算的习惯,让验算成为学生计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2.用“有效的练习方式”促进学生用算
《标准》指出:运算能力是在不断地运用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经过一定数量的练习而逐步形成的。而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围绕运算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学生的弱点优化练习设计,通过“三练三促”的练习方式,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在用算中形成、在用算中提高。
综上所述,运用“三步导学法”,通过数学课堂实践探索和创新,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责任编辑 罗 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12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