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技术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与翻译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时代背景下,翻译技术的融合式发展不断推动翻译模式的演变。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更依赖翻译技术以保持竞争力,其主观能动性的适应性变化使译者主体性发生相应改变。本文认为信息时代翻译技术环境下译者主体性存在新的构成与制约因素,相关研究对于译者主体研究及翻译教学具有积极意义。翻译教学更应拥抱技术,助力学习者跨文化和跨语言的思维能力培养。
[关键词]译者 主體性 翻译技术 翻译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安翻译学院2018年教改项目《翻译技术视角下翻译能力的培养与评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18A01)。
引 言
信息时代的翻译活动受到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深远影响。近年来,云技术、众包、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以不同的方式促进社会变革,翻译技术融合式发展促成翻译模式的演变。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为了适应翻译活动在方法、实践、需求层面的范式转移,需要在翻译能力的基础上,依赖新的策略和技术保持竞争力,其主观能动性的适应性变化使译者主体性构成发生相应改变。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国内外译者主体性研究,分析翻译技术环境下译者主体性即主观能动性的内涵、表现与限制因素,旨在充分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为翻译教学提供借鉴。
译者主体性的国内外研究
译者的主体地位在中西翻译研究中经历了从边缘化到确立再到认可的发展历程。以原作中心论或文本中心论的传统译学忽略了译者主体地位,以致使其边缘化并不易得到彰显。西方译学出现的“文化转向”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对象与定义,安德烈·勒菲弗尔和苏姗·巴斯奈特提出文本操纵过程的研究,涉及译者在文本、翻译策略方面的选择,文本进入译入语文化的处理等(Susan Bassnett, André Lefevere)[1],推动了译者主体性研究。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逐渐受到关注,研究涉及译者主体性的构成和定义等,提出译者主体性“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查明建及田雨[2003])[2]。
翻译技术环境下译者主体性构成因素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发挥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其中译者素养、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受到较多关注。从背景看来,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使翻译活动发生了巨大变革,翻译记忆与术语管理、机器翻译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专业翻译都借助计算机平台在数字环境下完成。相比传统翻译流程,翻译技术环境下该流程在各个环节变得更加复杂,译者在翻译流程中,需要双语能力之外的因素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译项目。西班牙巴塞罗那PACTE小组系统地研究了译者翻译能力并提出四个显著特点:1.专业知识,并非双语语言知识;2.程序性知识而非陈述性知识;3.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子能力构成;4.属于程序性知识的策略能力十分重要(PACTE, 2005)[3]。作为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之内因的译者因素,笔者认为出现了以下新的构成成分:
翻译流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制约与发挥
在翻译流程中,制约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较多,本文将以翻译流程为参照,结合翻译技术环境,分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流程各个阶段的制约与发挥,涉及翻译纲要、术语一致性、语言资产复用、培养语境观等方面。
在项目准备阶段,翻译纲要(Translation Brief)是与客户就译文达成的一致性预期。翻译纲要规定了需要什么风格的译文,由翻译活动的发起人根据翻译目的确定;如果客户对需要什么样的译文没有明确概念甚至有偏差时,客户需要和译者商议而定;就此达成的一致有利于译者在既定的译文目的框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Nord 2001)[4]。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在如何进行具体翻译工作,选取什么翻译理论,使用什么具体翻译技巧。
在译前准备阶段的术语提取以及术语管理中,译者主体性也存在新的变化。有关术语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仇蓓玲(2015)[5]提出术语翻译的关注点应从以往的术语“客体”转向译者“主体”,突出术语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做出的决策均衡。术语翻译作为翻译过程的重要“节点”,是影响译文质量的关键因素。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译者需要借助术语管理工具,在翻译过程中按照术语识别与提示,保证一致性;对于术语表中未包含的术语,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工具书或电子资源根据相关行业标准查找约定俗成的术语翻译;如果涉及新术语翻译,译者需结合专业语境、翻译标准,兼顾准确性、可读性与透明性(姜望琪2005)[6]。
在文本翻译过程中,翻译记忆(TM)系统是翻译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使语言资产复用成为可能。翻译记忆系统是一个以句段为单位,记录以前翻译内容的数据库。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环境下,翻译记忆系统能够依据匹配算法,自动从数据库中提取相应译文,辅助人工翻译(Bloodgood 2014)[7]。匹配识别分为上下文匹配(Context Match)、完全匹配(Exact Match)或模糊匹配(Fuzzy Match),对于模糊匹配的句段,译者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比不匹配内容,在语言或格式上进行修改。如果加载了机器翻译,需要对机器翻译译文进行译后编辑(Post Editing)。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还体现在如何规避翻译技术的一些弊端,如CAT软件的断句规则有时会削弱原文本的语境,译者更需要培养语境观,利用诸如所见即所得(WYSIWYG)功能实时预览译文,参考上下文语境。
在本地化过程中,译者主体性在文化语境中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提出在实践中需侧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语言问题;内容和文化问题;技术问题(LISA 2003)。译者的主体作用绝不仅仅体现在语言层面的翻译,同时要考虑到目标用户文化、地理因素、货币和度量衡、语言禁忌、风俗习惯因素等。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还体现在交流沟通与团队合作方面。积极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译者保持竞争力,与项目经理、客户、审校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保证翻译任务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信息时代背景和翻译技术环境下,基于对翻译活动外部因素的了解和翻译主体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在翻译能力培养与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在语言能力、翻译能力和翻译策略培养的基础之上,注重译者因素的新变化与翻译过程研究,结合并借助新的翻譯技术,实现翻译教学的突破与创新。
首先,翻译技术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强课程与行业认证的结合,例如可借助SDL Trados 提供的翻译技术认证,充分利用官方培训材料、说明和样本文件,将认证内容植入课程。重视培养技术课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拟文件类型、排版、格式标记等方面的常见问题及对策。融会贯通各种与翻译相关的软件,培养学生信息挖掘与处理的能力和翻译技术运用能力。其次,引入真实翻译实践项目或模拟翻译项目。项目内容选择一方面需要兼顾技术的适用程度,选择时需要把握匹配率并使之高低结合,既锻炼学生的技术能力,又使翻译能力得到体现。另一方面,要兼顾可持续性,使用周期长且内容经常有更新的文本,以便充分发挥翻译技术优势,积累语言资产。再次,教师需要组建团队,充分发挥各自在软件、语料库、项目管理流程和排版等方面的优势。最后,教学目标与内容设定要满足差异化教学,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层次和偏好,在翻译技术课程基础上,根据需要开设术语翻译与管理、项目管理、本地化、翻译质量保障等课程,真正将翻译流程与翻译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结 语
翻译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在译者主体性方面的新变化为切入点,开展基于真实项目或模拟项目的翻译实践教学,培养团队意识,结合翻译活动外部因素对于译者主体性的影响,构建创新型翻译课程教学模式。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双语能力培养,又注重文化、文本、学科、研究和转化能力,也不忽视翻译职业道德与翻译服务意识培养。结合译者主体性研究,进一步融合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助力跨文化和跨语言的思维能力培养,为语言服务行业培养专业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Susan Bassnett, André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romwell Press, (1998), p.123.
[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中国翻译》 2003年第24卷第1期,第22页。
[3]PACTE Group,“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Meta,L,2,(2005),P.610.
[4]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p.30.
[5]仇蓓玲:《论术语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运作模式——翻译“博弈论”的启示》,《外语教学》2015年第5期,第110-112页。
[6]姜望琪:《论术语翻译的标准》,《上海翻译》(翻译学词典与翻译理论专辑)2005年,第84页。
[7]Michael Bloodgood,“Proceedings of the 14th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Chapter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014),p.202-210.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西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38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