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科学史的通识教育功能及发挥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孟瑞

  [摘  要]科学史兼具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内涵,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知识面过窄的问题,其在通识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当前,我国高校科学史通识教育存在课程建设滞后、教材建设相对不足等问题,急需从加强科学史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创造条件让科学家参与科学史教材编写、强化科学社会学研究等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萨顿;科学;人文;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提倡学生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应该跨专业、跨学科选课,以便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避免有偏科、知識面过窄等问题。科学史因为兼具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内涵,具有独特的通识教育价值。但是,发挥科学史的通识教育功能,还需客观分析科学史通识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科学史具有通识教育的功能
  1.科学史是科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科学史对于科学研究人员深入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定义及其运用方法具有指导作用。正如美国科学史家乔治·萨顿所说:“我们要掌握最高等级的知识,就必须知道它的进化过程,就必须能够将之置于其适当的科学背景之中……如不将历史信息和科学信息结合起来,我们关于自然和人类的知识就不能臻于完善,一旦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说,科学史就变成了整个知识建筑上的拱顶石。”
  此外,科学史对科研工作者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启示作用。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事物的规律、构建理论模型等,都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研究的基础上。作为展示科学发展历程的科学史,可以超脱于具体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能从“第三方”的视角较为客观地获取科学原理的表现方式及其规律的表现形式,展现出科学发现的一般性规律——科学方法。同时,科学史还记录着科学家的思维习惯、研究态度、研究方法等内容,是科学家思想的历史。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超越具体事实的大量堆积和细枝末节的干扰,有效提高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史体现着宝贵的人文精神
  科学史及其研究体现了科学要增进人类福祉的价值追求,它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科学,还包括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可以部分地归入社会科学研究范畴。在这个研究范畴内,科学、技术不再是人类追求物质利益的工具,也不再是“人是万物之灵长”的注解。科学史在展现科学发展的同时,还将展示科学究竟怎样影响人类生活,以及如何去约束技术的不当利用等,体现了对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等共同福祉的关注。
  此外,科学史还集中体现着科学创造精神。萨顿表示,在人类社会中还没有哪个领域比科学研究更具创造性,更能体现出人类宝贵的创造精神,“科学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创造性活动,不只是在物质上,而且是在精神上”。他指出,人类及其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繁衍和延续自己的肉体,而且还在创造大量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这两者的集合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文明。科学不但创造了前者也丰富了后者。另外,科学家在科学发展进程中所体现的谦虚、严谨、宽容等亦是人类极其需要的优良品质,科学家的谦逊时刻提醒人们要摈弃盲目自大的缺点;科学家的谨慎告诉人们应该以更为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挑战;科学家对不同主张的宽容要求人们以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去审视问题……这些无疑是对精神文明的丰富和发展。
  科学史发挥通识教育功能的现状与问题
  萨顿在讨论“两种文化”问题时说:“近年来,关于科学需要人文文化的议论颇多,但是为了充分满足这种需求所做的事情却寥寥无几。”萨顿之后,有关发挥科学史通识教育功能的呼声一直很高,但除了个别大学开设科学史选修课外,其他学校并没有多少实际动作。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日,科学史的通识教育功能究竟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还未形成统一认识。其实,萨顿在这方面早就提出了一个现实途径——大学普遍开设科学史课程。在国外,对大学开设科学史通识课程的认识相对统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制定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就建议把科学史正式列入科学教育体系。199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通过《科学教育标准》,明确要求教育机构要把科学史教育纳入教育全过程,以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的三个方面认识:许多人为科学发展作出过贡献;历史上,科学是由不同文化中的人来从事的;科学革新者打破已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曾经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科学史通识教育在实践上存在两个突出问题。
  1.科学史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滞后
  当前,仅有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少数几所设有科学史硕士、博士点的高校面向学生开设科学史课程,其他学校的教师仅在向理工科硕士生、博士生讲授“自然辩证法”和“现代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等课程时会穿插少量科学史知识,科学史还未被广泛纳入通识教育体系。科学史沟通科学与人文,进而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功能难以发挥。
  2.科学史通识教育教材建设薄弱
  当今开设科学史课程的高校所用教材主要有两种——丹皮尔的《科学史》、梅森的《自然科学史》。但是,丹皮尔的《科学史》出版于1949年,梅森的《自然科学史》出版于1970年,两部著作都是科学史学科建制化初期的产物,在内容上已经难以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密切互动的态势和规律。在数量上,由于人们头脑中的一种“误解”——综合科学史就是有关科学发展历程的概要介绍和普及性的“科学记事”,高水平的科学史著作应是专科科学史。这就造成了综合科学史教材的出版成了“出力不讨好”“叫好不叫座”的事情,影响了科学史学者编写科学史教材的积极性,导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科学史教材十分稀缺。1995年,时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的吴国盛先生曾出版过一部综合科学史著作《科学的历程》。在学术图书出版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该书在短短几年竟然一版再版重印数十次,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旺盛需求与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
  加强科学史通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1.加强高校科学史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科学史作为连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重要桥梁,在增进学生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方面具有宝贵价值。但要发挥这种价值的作用,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的科学史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一方面,要在通识教育走向体制化的过程中,努力争取把科学史增设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科学史教师和研究队伍的建设,使这支队伍真正承担起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此外,要结合高校实际加强科学史学科建设,在部分具有一定基础的高水平大学布局科学史重点学科,为科学史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2.创造条件让科学家参与科学史教材编写
  科学家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角”,科学家的思想历程是科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因国内多数高校把科学史列入历史学科等原因,导致国内从事科学史研究的主要是人文社科方向的学者,直接从事科学史研究的科学家较少。这就会出现人文社科方向的科学史学者不能完全“浸入”科学规律发现过程、客观了解科学家思维特征等问题,甚至出现研究“失真”的现象。所以,在推动科学史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应努力创造条件让科学家参与科学史研究工作和教材的编写,或者有选择地把部分科学家的自述、自传、研究回顾等内容纳入科学史教材建设过程中。应让创造科学史的科学家以切身体会展示他们的“科学发现之旅”,使科学史教材更加真实地展示科学发现的本真“面貌”,更好地发挥科学史的通识教育功能。
  3.加强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工作
  人文社科研究背景的科学史学者,从一定程度上属于具体科学发现的“局外人”和“第三方”,对科学家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历程仅有有限的话语权,但对科学发现的社会应用及其后果则往往比科学家的认識更为深刻。因此,应结合我国多位从事科学史研究的人文社科学者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把科学、文化与社会的互动作为研究重点,强化科学史的人文特征,着力加强科学史通识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萨顿:《科学的生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萨顿:《科学的历史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公室  陕西西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77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