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幼儿科学活动的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袁长英 刘群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对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主要具备以下特点:内容的生活化、材料的直观化、过程的操作化、表述的多元化、思维的跳跃化。教师应重点关注幼儿的探究方法和能力,避免以科学知识的习得为主要目标;为幼儿创设亲自体验、操作和交流的环境,投放丰富适宜的活动材料;通过高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跟随幼儿并与幼儿积极互动;重视过程多元评价,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鉴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园的科学活动该如何进行评价呢?
  一、强记科学术语不可取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不可能像中小学课程那样有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如果认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需要统一的评价标准,将有悖于科学活动的目标。幼儿科学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意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但是如果不能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积极情感和认真态度,幼儿即使能记住若干科学术语,教育也是不成功的。如北京市特级教师王月媛在合肥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做学术报告时曾举了这样例子:在她刚开始进行幼儿科学活动实验的时候,上过一节《认识风》的科学活动,王老师花了一天时间做了一个精美的教具,幼儿很感兴趣。通过王老师的操作演示,幼儿很快掌握了“空气流动形成风”这一定义,而且全班小朋友会说这句话,王老师很满意,认为已达到科学活动中的目标,甚是欢喜。一星期后,因王老师要做观察记录,又带着教具来问孩子:“风是怎样形成的?”回答的结果令老师诧异:“风是从这个小洞洞钻出来的”“风是从天上飘下来的”……只有少数几个小朋友能完整地说出:“空气流动形成风”。老师不相信这一事实,把自己制作的教具送给别的班的老师上同一节课,结果还是如此。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短时间内幼儿强记某一科学术语并不是很难的事,所以单以这一方面来评价活动课是否成功是不足取的。
  二、注重科学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既然幼儿科学活动难以有共同的评价标准,那么采取何种方法来评价呢?我们可以按幼儿在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看看幼儿是不是爱观察、爱提问,是不是有跃跃欲试的愿望。
  (一)活动的内容是否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有些教师在选择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时往往过分注重新颖,但新鲜吸引人的内容不一定适合幼儿。因此,幼儿科学活动内容应选择那些幼儿常见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易操作的内容。如中班小朋友玩的《硬币游戏》,孩子们拿着各种不同的硬币,自己慢慢探索,知道硬币可以站、滚、转动……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还知道用手拿硬币轻轻置于水面,硬币还可以漂起,同时还探索出干的硬币比湿的硬币更容易漂在水面。游戏中幼儿兴趣浓、操作性强、积极性高,幼儿的主体性也发挥出来了。一般来说,操作性强的活动趣味性也强,容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以让幼儿在一次次动手尝试的过程中,体验到玩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情绪。
  (二)活动过程是否有情景性和灵活性
  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不仅要看幼儿是否获得了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看幼儿是否积极加入了游戏过程,是不是动脑筋思考了,是不是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因此一个成功的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必须有情景性和灵活性。例如在进行《我的小脚》这一活动时,教师准备了积木、海绵、热水袋(装上热水)、冰块、鹅卵石、踏脚板、泡沫块、毛绒玩具等等,投放的材料数量多、种类多,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用自己的小脚丫去试一试、踩一踩,相互说说自己的感觉。活动中虽然是小班的孩子,但他们在观察、比较,并常常为自己的新发现而吹呼雀跃,探索积极性高涨。
  (三)科学活动中教师是否起组织者和拍导者的作用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活动环境和活动材料来吸引幼儿,提高他们的兴越,使幼儿主动投入到活动中去,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引导、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使幼儿能够提出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在科学活动中,幼儿主体性充分地发挥,探索、求知精神也容易得到培养。幼儿可以在玩中学科学,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科学活动的知识幼儿就乐于接受。
  三、鉴定幼儿自由活动的科学性
  在科学活动中,以幼儿为中心并不是让幼儿随心所欲地自由活动。在日常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给幼儿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玩法,有的幼儿先观察再动手,而有的幼儿则不管三七二十一,看见材料就动手。例如中班的科学活动《冒泡泡的蛋》,每个小朋友桌上放著两个同样玻璃杯装的水和白酷,有的幼儿一看见就说:“桌上有两杯水”。而有的幼儿则看一看,闻一闻,再说:“不,有一杯像酒味”,“不,是酸酸的”。当两个鹌鹑蛋同时放入杯中,有一位小朋友惊喜发现放在水中的鹌鹑蛋变“大”了,并及时地告诉了老师。对于这个小小的“意外”,老师为他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而高兴。我们都知道观察是进行科学活动的最初形式。当孩子们看着白醋中的鹌鹑蛋周围都是泡泡,并慢慢浮起来时,孩子们先是惊奇,后是兴奋,有的幼儿还偷偷地用手指将浮起的鹌鹑蛋又按下去……活动虽然结束了,孩子们还议论纷纷,虽然他们说不出其中的科学奥秘,但他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至今依然知道鹌鹑蛋在醋里会浮起来,蛋壳也变软了。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注意到了两类幼儿:一类是先观察再动手,另一类是先动手而不管其它一切。教师如果不注意到这细微的差别,就不能很好地区分这两类幼儿的活动,对幼儿科学活动的成效更无法确认,所以对幼儿科学活动的评价,有赖于教师对幼儿活动细致的观察、科学性的分析。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很多老师的评价都偏重于结果性评价,其实有助于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而不是在学习之后发生的某种事情。探究的过程比结果更有价值,因此教师更应该关注过程性的评价,尽量避免用“正确答案”来束缚幼儿的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应追求表面的热闹和花哨,而要有目标、有方法地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使幼儿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品质获得发展,从而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心智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6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