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科学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我们在组织实施科学启蒙教育时,不仅要帮助儿童学习科学知识,也要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既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必要条件又是科学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科学集体教学活动则是落实文件精神的主要阵地之一。因此,我觉得在科学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探索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尝试。
  何谓幼儿的思维能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将幼儿的思维能力界定为观察、分析、比较、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逻辑性和全面性等方面。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是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去形成和发展的。而科学活动正是这样一种提供幼儿自主探究、思考的活动,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它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具优势。因此,我尝试在科学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探索。目的在于: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激发幼儿的兴趣,运用多种手段,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设置问题情景,鼓励幼儿解决问题,以教为导,引导幼儿独立思维等,以此促进和提高幼儿思维能力的品质。
  以下我将通过活动《哪条路最短》为例,阐述与分析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一、探究性目标的定位,明确了以发展思维能力为主的活动导向
  要在集体活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就必然会涉及到确立与发展思维能力相关的目标定位。在充分了解分析中班孩子年龄特点和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比较出不同路线的长短,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的目标,鼓励幼儿运用自身已有经验,通过观察不同路线的情况及操作材料的不同特性来分析、判断和选择适宜的方法比较出不同路线的长短。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思维的全面性、逻辑性得到了有效地发展。
  二、教学具的精心设计,为幼儿积极的思维活动架构了平台
  1.利用材料的特性提供給幼儿自主探究、比较的空间
  在第一个探索环节中,我提供了不同的两种扭扭棒。事实证明扭扭棒可以随意拉伸的特点,不但便于幼儿操作,而且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比较出了两条路的长短。
  在第二个探索环节中,为了拓展幼儿的思维,在操作的过程中能想出更多比较路线长短的方法,我选择提供颗粒状的插塑玩具。由于这些材料本身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弯曲、可以分离),因而在比较路线的长短时,既能引发幼儿用点数的方法,也能引发他们用排直的方法。材料的不同特性为幼儿思考并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不同路线进行比较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有助于幼儿验证自身思维的准确性。
  2.使用记录表让幼儿的探索过程更加科学有效
  操作板的设计和调整为幼儿的探索、比较提供了有效地支持。采用表格的形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其一,可以帮助幼儿在更准确、更科学地用排直的方法比较两条路的长短,其二,可以帮助幼儿更准确地记录幼儿比较的结果,便于在后续的分享交流中能更好地理清思路,更清楚地进行表达。
  三、活动环节的层层递进,增加了幼儿思维活动的挑战性
  1.置情设疑,激发兴趣,发展幼儿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朵拉闯关”游戏作为活动切入口,通过逐一出示不同的场景,引导幼儿自主观察画面,并在猜测的过程中解读画面,了解线路。在此过程中幼儿可以自主地从多角度去思考,既锻炼了幼儿的独立性思维,又给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2.环节递进,富有挑战,开发幼儿思维的潜力
  整个活动的探索环节设计,不但层次鲜明,而且过渡自然。例如:
  第一环节:直线与曲线的比较。通过幼儿的自主操作,在感受材料的基础上,能运用拉直的方法直观感知相同距离内直线比曲线短。同时,也为幼儿第二个环节的探究,在思维拓展方面架构了一个台阶。
  第二环节:不同曲线的比较。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在幼儿有了拉直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对材料、弯曲度不同的两条路线的观察和比较,大胆地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
  第三环节:各种路线的比较。在这个环节中,我在出示各种路线的同时,又展示了不同的测量工具,例如:尺、小棒、线段等测量工具,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尝试运用更多方法去比较路线的长短,为后续思考、探究埋下了伏笔。
  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给幼儿的思维发展提出了不同的挑战,拓展了幼儿思维的发展。
  四、提问的用心预设,有效激发了幼儿的思维潜能
  1.注意提问开放性,提供了宽阔的思维空间
  开放性的提问有利于幼儿进行多角度地思考和探究。为此,我在活动中设计了较多的开放性提问。例如:在导入环节中,结合多媒体课件,设计了“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在探究环节我又设计了“眼前的几条路线都是弯弯曲曲的,怎样才能知道哪条路最短呢?”等问题为幼儿提供了宽阔的思维空间,促使他们能细致观察画面或根据已有操作经验积极思考,从而有效挖掘了幼儿的思维潜力。
  2.注意及时追问,激发了幼儿的思维火花
  在用心设计关键提问的同时,我还根据幼儿的现场可能出现的回应进行各种追问的预设,有效激发了幼儿的思维火花。以下是在活动中,我在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路线长短时和幼儿的一段追问与互动:
  师:你认为哪条路线最长?为什么?
  幼1:绿色的路线最长,因为它最直。
  幼2:蓝色的路线才是最长的,因为它弯得厉害。
  师:到底是直的路长还是弯的路长?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
  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由对事物表象的关注转而思考对比较路线长短方法的思考,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
  五、总结的有效提升,帮助幼儿积累了思考解决问题的经验
  活动中幼儿的回答常常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捕捉到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及时地归纳和总结。
  例如:在第二个探索环节操作之后,有的幼儿是用数“石子”的方法比较长短的,有的幼儿则是将“石子”排成直线后比较长短的。因此,在仔细聆听幼儿的回答后,我边演示记录板,边进行总结:原来比较路线长短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我们不仅可以用数一数的办法比较,也可以用排直的办法比较出路线的长短。在与幼儿互动中注意及时梳理提升经验,帮助幼儿理清了思路,为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掌握重点,获得了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为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了机会。
  以上是我在科学集体活动《哪条路最短》中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点滴思考和感悟。除此以外,由于科学活动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有实验验证类、有设计制作类等,不同种类的科学活动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策略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将继续在开展这些活动时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实践,收获更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4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