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入园初期自主游戏的教育指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宝佳
摘 要:入园初期的小班幼儿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对班级老师、同伴和游戏材料都不是非常熟悉,又常常面对着分离焦虑的困难,便会出现幼儿不参与游戏或者极容易放弃游戏的情况。对此,本文结合小班幼儿游戏“包包做手工”为典型案例,具体分析在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教育指导策略,从而支持引导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收获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入园初期;自主游戏;教育指导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写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我要多玩玩!”对于孩子来说,玩既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方式,又是他们学习和活动的方法,更是他们的“生命”。在幼儿园孩子玩得最多的就是自主性游戏,孩子在玩游戏时不仅仅是生活的模仿,更是一种学习。小班入园初期的幼儿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对班级老师、同伴和游戏材料都不是非常熟悉,又常常面对着分离焦虑的困难,便开始出现幼儿不参与游戏或者游戏困难的情况,所以特别需要教师善于观察指导幼儿,引导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收获启发与发展。
一、 案例背景
入园初期的幼儿年龄较小,喜欢独自玩耍,注意力极容易分散,情绪不稳定。经过两个月的入园适应,部分孩子们慢慢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如保持愉悦情绪入园,愿意参与自主游戏。而少部分小班幼儿仍有些许分离焦虑现象,无法正常参与游戏,有的幼儿会离开活动场地,有的不愿意去触碰玩具材料,只观望别人的游戏。而包包也是一个在游戏中会逃避的孩子。她,3周4个月,在入园时发现包包是一个比较胆小的宝贝,不喜欢表达,有时裤子尿湿了光站着也不找人求助,摔倒了也只会用哭泣的方式寻求帮助。在自主游戏时间中,也出现了一些逃避行为:游戏时间,有时盥洗室慢慢喝水,有时游离在各个区域,有时拿着一份材料,不到一会就随手一丢,较少与人交流。通过对包包综合情况的观察,发现她非常需要教师给予支持,为此我选择了包包为观察对象,在自主游戏期间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指导行为。
二、 游戏前明确幼儿的游戏意图
(一)入区转一转,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时间,我引导包包做游戏计划:“你今天想玩什么?”包包没有回答。小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时期,他们的游戏随机性很强,常常因为眼前看到材料而产生,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接着说:“那陈老师带你去看一看。”她点点头。我们去了大厨房和西西家,她摇头表示不想去。紧接着,我们去了“巧手吧”,琳琅满目的手工材料,有亮片、泡沫、羽毛等,我再次询问了她,她终于同意参与游戏。
(二)抓准时机,描述幼儿游戏意图
在巧手吧,我继续引导:“包包,你想在‘巧手吧’做什么事呢?”包包又沉默了。我鼓励她去材料架选择材料。在鼓励下,包包去拿了鞋模,说:“做鞋子。”我用描述的方法,帮她完整表述出来:“哦,包包要做鞋子。”“那包包要用什么材料装饰鞋子呢?”她指了指双面胶和亮片,我抓紧时机,描述幼儿的意图:“原来包包要用双面胶和亮片做鞋子。开始你的游戏吧。”
三、 游戏中观察识别幼儿的游戏行为
(一)观察幼儿游戏过程,适当地介入游戏
游戏开始了,我静静地旁边观察,选择适当的时候介入游戏,避免她再次游离于游戏之外,体验游戏的成功感。包包撕开了一条双面胶贴在鞋模上,发现双面胶撕不开。她盯着我,但没说话。我问她:“你需要我怎么帮助你呢?”她还是没说话,我便尝试用“寻求同伴帮助”的方法引导:“包包的双面胶弄不断。有谁愿意帮助她吗?”旁边的晔晔说:“我可以。”然后,他走过来帮助包包剪开了双面胶。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包包发现了原来找老师求助是可以解决问题,加深了对老师的信任感。
第二次,包包又拉开了一条胶布还是弄不断,便喊我:“老师!”我赶紧回应:“你需要我怎么帮助你?”她用手做了剪刀剪双面胶的动作。我用描述的方法,说出她的困难:“原来,包包需要用剪刀剪开双面胶。”包包已经知道了弄断双面胶的方法,这时,我鼓励她去寻找剪刀。她走到材料架前发现剪刀已经没有了,她转头告诉我:“剪刀已经没了。”我继续引导:“那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她说:“那我们可不可以跟小朋友借一把剪刀。”旁边的萱萱听到了,愿意把剪刀借给包包。过了一会,萱萱问:“包包剪刀用好了吗?”她没有回应。我变身传声筒:“包包,萱萱问你的剪刀用好了吗?”包包:“我还没用好。萱萱,你再等我一会。”说完包包继续制作鞋子,没有再向他人求助和中止游戏。
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我介入了4次,分别用了“你需要我怎么帮助你”“寻求同伴帮助”“传声筒”的办法,引导幼儿自主地思考问题,让幼儿发现可以从同伴、材料等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促进游戏的开展。
(二)识别幼儿游戏中的学习品质,促进形成良好习惯
游戏中,包包渐渐熟悉了双面胶的使用方法,并把亮片摆在鞋子上。历经了17分钟,鞋子终于完成啦,包包主动拿着鞋子一一跟班级的三位老师进行分享,露出欣喜的表情。这次游戏期间幼儿碰到困难没有放弃,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计划,有着较好的自主专注的学习品质。同时,包包在游戏中选择使用剪刀剪双面胶,在开始使用剪刀时,能感受到她对剪刀这一材料的不熟悉,但在不断尝试后,她更加熟练地开合剪刀,同时也不再寻求老师的帮助。最后装饰亮片时,亮片是非常细小的物品,她能用两只手捏、摆等方法,将亮片摆放在自己想放的位置,可见她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且,在游戏前的计划中,包包计划时是用“指”的方式表达意图,渐渐到碰到困难时出现眼神求助,而后在老师策略下,她逐步愿意跟老师表达她的需求,如需要剪刀、双面胶粘住衣服和剪刀等等,到最后完成作品主动去和老师分享。虽然语言表述的内容不多,但相對比包包平时的表现,能感受到包包在尝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渐渐将自己获得的信息建构成自己的经验。发现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就能用鼓励、肯定等方式正面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 游戏后反思幼儿游戏的推进思路
(一)反思幼儿的游戏特点,思考在园可调整策略 包包在游戏中的语言表述非常少,需要教师较多的干预,如描述其游戏意图、传声筒的同伴互动等等,这个问题存在于很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的游戏中。而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乐于表达和交流,才会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在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材料,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游戏中,给幼儿创设更多他们说,老师重复或者肯定的机会,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多表述成功的经验;在活动中,多设置两人游戏、小组游戏等,增加幼儿与同伴交流沟通的交往经验,促进语言发展。
(二)提供丰富游戏材料,满足幼儿自主游戏需要
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撑,在“包包做手工”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包包最后选择巧手吧的原因是因为她在材料架子上看到了感兴趣的材料,而生成游戏意图。因此,在幼儿游戏推进中继续丰富游戏材料是必不可少。让材料来吸引幼儿兴趣,让幼儿能够有可选的游戏内容。同时,包包产生做鞋子的计划,源于鞋子是一件生活中很常見的物品,可见小班幼儿对生活的常见物品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丰富材料时可以提供更多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奶粉罐、纸杯、锅、勺子等等,以满足幼儿产自主游戏意图的需要。
(三)争取家长配合,促进幼儿人际交往发展
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共同配合,马里奥·希森也提出“良好的家园关系可以有效地帮助家庭支持儿童对学习的热情和投入”。包包的沉默,事事小心翼翼,能感受到她平时接触到同龄人的交往机会比较少,为此我们可以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一些表现,建议家长增加孩子同伴交往的机会。带孩子外出和同龄人游戏,也带孩子多和亲戚、邻里交往互动。通过多种方式来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同时鼓励家长蹲下来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小朋友、老师表达也像和爸爸妈妈表达那般自如。当然,也可以带孩子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人的生活,鼓励幼儿与他们简单的交往,如:看到有困难的人或老人,可以启发幼儿去帮助他们,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如:到超市或商场购物,鼓励幼儿去向售货员说明想买的东西,选好后,能自己在家长的指导下去交款,购回所买的东西后,会说:“谢谢,再见。”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也增进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但在入园初期,幼儿有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能够较快地、情绪愉快地选择参与游戏,而有的却游离在游戏活动之外。看起来像是他们不愿参与游戏,实际是他们有游戏困难,或是不熟悉材料的使用方法,或是不知道如何跟同伴沟通,或是碰到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所以需要教师增加关注,积极介入,采取灵活的教育指导策略给予支持和帮助,只有当教师在游戏前做到“备孩子”,明确孩子自主自愿的游戏意图;游戏中做到“放”与“导”相结合,尽量退后观察孩子,但在适当时机介入支持孩子;游戏后反思与推进孩子的游戏发展。这样帮助幼儿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游戏,幼儿就能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不断产生自信心与成功感,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俊.践行陶行知思想,实现幼儿玩中学[J].考试周刊,2016(88).
[2]马里奥·希森.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陈宝佳,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西林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7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