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因“群文”而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盛艺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这种追求原生态、生活化阅读的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应该被广泛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之中。与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不同的是,群文阅读模式解决了教材资源单一、课堂互动不足和学生阅读兴趣低下等问题,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针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一些简要探究,以期能让阅读教育更优、更有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性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都有了一些变化,其中针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中,就包括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与探索,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凭借其特有的优越性受到了广泛认可,并被应用于阅读教学中。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然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生原本极少的阅读时间被进一步缩减,很多学生即便有空闲时间,也会被手机、电脑所占用。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能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也非常有限,这样就造成了学生阅读量不足,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逐渐被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并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其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也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趣味与魅力,使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不过,如何有效做好群文阅读,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
二、 群文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运用的价值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既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也对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方法,能够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确保其学习效率与质量。作为一种新兴、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打造“高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有着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都是教师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记忆理解,但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对知识的掌握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小学生的自觉性与学习习惯不好,比较依赖教师的督促与指导,这样就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群文阅读则是以某个或多个议题为中心,师生围绕其选择一组文章,接着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最终形成共识。这种教学方式便于教师统一教学时间、把握教学,由于群文阅读是多篇文章的感悟与剖析,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促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二)有利于增加学生阅读量
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所以,教师的角色与过去会有一定的不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充当指导者、监督者的角色,促使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任务,以此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积累。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对学生的阅读量也提高了要求,如果只让学生阅读教材的文章,显然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量需求。以部编版为例,小学阶段学生通过教材只能阅读大概十五万字左右的内容,而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就能进一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为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学生阅读能力比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小学生本身就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自身的身心特点很多时候都要看他们是否有兴趣,如果教学活动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而在群文阅读的运用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多篇阅读素材,一方面是为了补充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魅力。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群文阅读除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方面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应试教育观念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大,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在阅读中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这样会影响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群文阅读要求教师可以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在阅读中能够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去分析与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知道如何去高效阅读,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提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提升教师素质
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改的实施背景下,教学活动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以往教师都是以单篇文章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通过详细解读文章内容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的知识。不过,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率并不高,学生的学习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下,缺乏自主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对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中,要先摒弃传统教学观点,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通过多文本的阅读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其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虽然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角色有一些改变,但教师对学生的组织、指导和评价依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会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群文阅读中教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仔细挑选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教师选择的文章既要保证与课文相关,也应该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因此,教师必须在平时的生活与教学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素质,强化自身知识储备,这对提高群文阅读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才能让群文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明确教学目标与文章结构形式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若要保证群文阅读的有序进行,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正式开始前,要先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教师要对群文阅读的重点进行确定;另一方面,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最终可以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群文阅读并不是将多篇文章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在实施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教学的创新性以及学生的参与。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课的教学中,文章主要就“武松打虎”的情节进行了描写,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借助互联网、书籍等搜集相关的内容融入教学,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促进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其次,明确选文的结构形式。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阅读文章的结构化形式和课型特点。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选择《汤姆·索亚历险记》《凡卡》等多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之所以选择这几篇文章,因为它们都属于小说类型的问题,并且每篇内容中都有主角与配角的人物设定。因此,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结合不同的课型特点,来明确选文的结构形式,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可以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开展差异性教学。在小学阶段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明确他们的学习需求,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对此,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学段,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面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教师按照他们的实际能力和身心特点,选择可以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内容,以此来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设置合适的游戏环节,或者选择童话、寓言故事等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在选择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识字能力,对低段学生不能选择有太多文字的文章,以免影响到学生的理解,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中高段的学生来说,则应该重视教学内容的探究性、联系性和创新性,一般教师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三)注重读写结合训练
另外,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读写结合。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和《精卫填海》这组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读与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与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相关的故事情节进行完善或者续写。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群文阅读教学都要运用读写结合,不能为了读写结合而刻意设置读写内容,需要根据教学的情况灵活安排。
四、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革,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心态也比较开放,对人们文化选择能力与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语文阅读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内容,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以此来推动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等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拥有批判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邹桂飞.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新课程(上),2015(7):66.
[2]王成.让阅读因“群文”而精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性探讨[J].学周刊,2018(1):134-135.
[3]肖小兰.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新課程(上),2019(3).
[4]王红艳.增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6(11):43.
作者简介:
盛艺,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2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