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生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如何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但作为一种主要从国外引进而在国内仍不太重视或重视不足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中职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教育;对策
一、中职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伴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立交桥”也在加快构建,职业学校学生的成长道路越来越宽阔。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自2012年起实施“分层次、多形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的培养规格划分为“中高职衔接培养“、“订单培养”和“普适培养”三个层次,对应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层次,学校与合作企业、合作学院一起开发并实施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二年级面临人才培养规格层次的选择,三年级面临就业、升学(成人大专、3+x高考、高职专业学院)、创业等多种选择。中职生大多初中毕业,年龄处于15-18岁,对就业环境和職业岗位缺乏了解,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够正确,面对多元化的选择稍显困惑和和迷茫。
笔者所在学校154名专任教师、1194名职一学生、1342名职三学生参与了2018年12月由广州市教研院组织的广州市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实施工作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师生基本上都肯定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尤其是教师,认为非常重要的比例达82.47%。职业生涯教育能帮助学生对主客观环境进行分析,确立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让学生在选择培养方式、就业或不同升学渠道时,少点迷茫,多些底气,并通过个人合理的职业愿景和职业规划,实现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对接,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层面
1.缺乏顶层设计。48.7%的教师认为缺乏学校职业生涯指导工作的顶层设计,教育合力不足。61.04%的教师希望能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做好顶层设计。目前,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主要主要由公共基础教学部、学生科、招就办、专业教学部几个部门分开实施,彼此各自为政,然后各行其是,无法形成“合力”,有时还会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不能对学生进行统一指导以及有效跟踪评价。
2.形式多样,缺乏系统性。目前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形式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团体或个体辅导、主题班会、职业体验、社团活动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虽然这些教育活动对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但过于零散未形成体系,一定程度上影响实施效果。
(二)教师层面
1.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学校主要由思政课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负责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工作,教师总数不足30人,在校生有5000多人,师生比过于悬殊,仅仅依靠专职教师力量难以深入开展此项工作。
2.专业化程度不高。82.47%教师认为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非常重要,74.03%的教师在教学中会对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规划指导。但是只有12.99%的教师非常了解职业生涯指导相关理论知识,79.22%的教师希望能提供生涯教育培训,提高职业生涯教育能力。一方面普遍认同重要性,另一方面普遍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造成教师无法对学生的职业适应与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3.指导缺乏实践性。64.63%的教师生涯教育培训途径是企业实践,目前学校基本上只有专业教师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企业实践活动等途径了解职业行业动态以及企业对员工的岗位能力需求,而对于主要承担职业生涯教学工作的思政课教师则缺乏类似途径,导致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显得说服力不足,也不容易取得学生信赖。
(三)学生层面
1.学习兴趣不强烈。在对专业的兴趣度方面,两个年级的比例都不太高,一年级69.1%,三年级比例有所降低,为60.43%。对于毕业后的去向,学生大多倾向于就业,一年级47.65%,三年级57.08%,继续提升学历的意愿不太高。
2.规划意识模糊。有规划并开始执行的学生比例不高,一年级仅有17.34%,由于职业规划意识不强造成自我定位模糊,容易出现“混日子”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习动力。但三年级该指标提高为30.18%,这也显示了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意义,经过两年的教育和指导,能帮助部分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并积极采取行动,但比例整体不高。
三、推进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学校层面
1.健全组织机构,注重顶层设计。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系统性工程,不可一蹴而就,涵盖内容广,持续时间久,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以及相互配合。应成立学校职业生涯教育领导小组,逐步建立健全学生职业指导制度,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统筹和管理,由校级领导担任组长,实行校长负责制,整合各相关部门教育资源,全面、系统推动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确保实施效果以及后续跟进。
2.构建生涯教育体系,实现全程服务。职业生涯教育应该自学生入校开始贯穿三年,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认知规律,以课程体系和活动体系为抓手,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全程化分阶段实施:一年级侧重培养专业兴趣、学业规划、自我探索;二年级侧重职业探索,培养职业素养及生涯规划方法;三年级侧重培养生涯决策能力,使学生能根据主客观环境做出就业、升学或创业的决策。
(二)教师层面
1.组建师资团队,实现全员参与。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资源,组建生涯教育师资队伍,做到全员参与,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心理教师、家委会成员、企业员工、优秀毕业生等各个群体不同的作用。 2.加强师资培训,提供专业指导。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企业培训、继续教育、专题讲座等多种途径开展职业生涯方面的培训,使校内的团队教师能掌握一定的生涯规划专业理论知识,以便能在日常工作中适时帮助学生解决在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开展个性化服务。作为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和承担教学任务的思政课教师,应进一步开展系统有效的专业化培训,帮助了解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鼓励考取生涯教育相关资格证书,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
3.走进企业行业,了解职业需求。学校应积极利用校企合作、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等平台让公共基础课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走出课堂、走进企业,零距离接触毕业生和企业员工,一方面能挖掘教学素材,丰富教学案例;另一方面能真正了解企业岗位、岗位能力需求、职业发展趋势等,提高自身专业化。
(三)学生层面
1.开发校本课程,贴近学生需求。教师应关注身邊人物,讲好身边故事,充分挖掘本校毕业生典型案例,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有机融入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精神。在建立校本资源库的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使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体现时代性、针对性、职业性。
2.拓展教育空间,丰富职业体验。校企合作是学校的优势资源,目前深度开展的合作企业已达43家,校外实训基地32个,学校应充分利用校企资源,开展企业参观、实习实训、专题讲座等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与专业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发展路径,增强对职业的认识水平,合理进行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刘建平.“分层次、多形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2]刘黎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鲁东大学.2018
[3]蒋淑雯,彭勇良,刘君科.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以广州市为例[J].教育导刊.2019(5):52-58
[4]张蔓.“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以成都市Y职业中学为例[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9
[5]张晓莹.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东.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
[6]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S].[2020]2号.
责任编辑 邱 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26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