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科教师专业发展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工科建设是对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积极响应,以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高素质的交叉复合型工程人才为落脚点,同时也对工科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结合当地产业的特色及优势,创新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工科;应用型本科;工科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2-0038-02
  当今不断深化发展的世界工业革命,对行业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剧了工科人才培养的严峻性,同时也加深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紧迫性。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新工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涉及较多的是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研究改革、学科专业建设等,但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并不多。
  学习是一个颇具个体个性的过程,虽然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由其自身的知识背景、意志、努力程度等决定,但由于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教学及学术素养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对高校教师来说,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但比这更重要的是高校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上。重学术轻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应用型本科概念的提出,是对这种模式的调整与纠偏,高校教师应着眼于应用型本科的内涵建设,抓住学科和专业特色,采取错位发展的策略,为自己赢得发展。
  一、工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學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存在不同的认识及解释,概括来说有三种类型:一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学习过程,包括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等其他特征的活动;二是提升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学习和方法;三是为维持科学教学高标准的重要机制等其他定义[1]。靳敏等对工科教师的工程素质内涵进行了阐释,一是把工程素质等同于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二是把工程素质视为工程教育资质,包括教育背景、工程经验、教学能力、学术水平、业界资质等;三是把工程素质看成工科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广博的知识面、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卓越的工程教育教学能力和崇高的职业道德[2]。
  可见,高校工科教师专业发展涉及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工程能力等方面,不仅以自我提升为目的,同时指向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随着现代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化,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与之相关的教授方法也日新月异,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也务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新工科对工科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和需求
  新工科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全新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工程学科;对传统的、现有的旧学科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的工程学科;由不同学科交叉融合而产生出来的工程学科。新工科代表的是最新的产业或行业发展方向,具有引领性、交融性、创新性、跨界性和发展性等几个特征[3],其内涵和特点决定了教师在知识层面上,需同时关注自己承担的相关教学课程和学科及与之交叉的新兴前沿学科;在产业经历上要与产业界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了解和掌握最新、最先进的工程技术;在产业能力上需要同时具备技术创新、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的能力。
  随着现代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无疑将会面临政治经济等社会问题,这就势必要求新工科培养的人才能够系统地协调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等多方面因素,以更高更广的视野看待问题。想要让学生享受到博雅教育,教师也应深入挖掘自身的内涵和品质,不断完善自己,给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可以说新工科对教师队伍的专业、人格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要求。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促进工科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路
  (一)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应用型高校应该严格把握工科教师队伍工程能力的准入条件。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面向工业企业的实用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者,其教授的聘任除了在学历和科研方面有较高要求外,还需要三年高校以外领域的工作经历并做出特殊成绩。这样的条件对地方高校来说,实施起来非常困难,但是,高校可以制定一系列政策进行导向。比如定期给教师放学术假,了解企业行业详情;增强与地方特色企业的合作,利用学科竞赛等项目合作的形式,加强企业导师与高校教师之间的交流。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弥补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缺陷。
  德国模式还证明了政府的支持与政策导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德国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制定各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企业、学校、个人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如政府对相关企业采取税收减免政策,加大对工程教育学生的人均投入等[4]。政府可以借鉴德国经验,为给教师提供技术支持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优惠,同时为教师提供实践交流经费,规定学校每年外派到企业学习的人数或企业每年必须接受教师的人数等,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高校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通常存在四大问题: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断层;学院教师和教学研究所联络甚少;多种文化之间碰撞和交流缺失;教师的学习机会、教学工作、教学基金被忽视。新工科建设的开展使得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学科融合,而学科融合需要的是教师持久的努力。
  当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常见的形式主要有学术会议、访学等。地域性或国家性的学术会议虽然在质量上有保证,但这种会议毕竟是少数,多为一次性消费,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很难通过这样的会议实现自我提升的目的;访学项目主体基本是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一定成绩的教师,这些项目都不能大面积覆盖整个学校的师资,很难满足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如何为教师提供一个可持续性学习、培训、交流的平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美国的学习共同体(FLC)模式不失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FLC是由适当人数的跨学科教师组成的学习团队,以项目的形式,频繁地组织研讨和活动,促进成员的教与学等各项发展。FLC为建立高校教师发展的常规模式提供了有效参考。   (三)评价激励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每个学校都有其明确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独立于个体而存在。博耶1990年提出了“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的多元学术观,丰富了学术的内涵[5]。但放眼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重学术轻应用的现象还很普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着眼于自身优势,发挥地方产业优势,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制定符合教师专业的政策和制度,激励教师注重“应用的学术”。如在职称评聘中,把实践能力作为评定的重要标准;请行业企业专家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进行考核,并将专家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鼓励教学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对成功实施教学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教师进行奖励;把学术假作为奖励,减轻学术假期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让教师可以专心地到企业进行学习交流等。
  总之,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从更适合地方院校发展、更适合地方高校学生发展的角度,深入挖掘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综合能力的方法,从而提高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正伟,周红坊,马一丹,李茂国.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科教师专业发展新阐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2):79-85.
  [2]靳敏,張安富.高校工科教师工程素质现状与发展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6):97-104.
  [3]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 38(02):26-35.
  [4]柳蕾,陈海萍,洪沛.欧美工程教育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0):14-16.
  [5]王成,张泳.多元学术观视角下工科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与发展[J].江苏高教,2017,(08):53-56.
  Thoughts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Teachers in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LIU Lei
  (Faculty of Engineering, Lishui University, Lishui, Zhejiang 323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as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new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worldwide, aims to nurture a group of high-quality interdisciplinary engineers with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Meanwhile, i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teachers.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should promote the sustainability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y innovating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com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local industries.
  Key words: Emerging Engineering;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engineer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9-09-09
  基金项目:2019年丽水市自筹类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项目“教师学习共同体视角下教学论坛的组织策略研究”(编号:2019SJZC22);丽水学院教学管理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基于山区适用性工程人才培养理念的教学论坛实施方案研究”(丽学院办〔2018〕84号)
  作者简介:柳蕾(1989-),女,浙江缙云人,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与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6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