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个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都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我国各类职业院校开始重视校企合作的规划与建设。校企合作办学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使高校毕业生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轨,同时还可以解决企业成本短缺的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先进成功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校企合作模式,以B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个案研究等形式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作了深层次分析,以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育人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模式 对策
绪 论
當前,由于我国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缺乏实践经验,对校企合作的理解和研究较粗浅,因此,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相关情况还需作深层次研究,以便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丰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时代的需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某一行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自21世纪以来,教育部对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尤其侧重于职业教育的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和目标,以服务为根本,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和实施校企合作兼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模式。
2.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改革的着眼点
结合以上实践意义,开展校企合作是国家高等职业院校走出的正确一步。现今,校企合作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着眼点。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只要用活和用好它们就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B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成效
1.校企合作理念明晰
(1)产学结合模式+多证制原则。产学结合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一企业同高职院校相结合,共同培养人才的方式。目前,“产学”结合是国内高职院校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培养模式。例如,B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同本市某机械制造厂协作,把一些较小的零配件制造任务交给在校学生,让他们在校内的实验实训车间或加工厂生产,使学生通过加工实践环节将课堂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以此历练学生的加工制造动手能力。
(2)精准就业导向+“双师型”队伍提升。B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注重把企业需求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学生除了要把学校作为学习场所外,企业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学习场所,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学校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作实践中活学活用理论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与企业的密切接触,还可以使学生毕业后有更多机会进入该行业,便于学生早日找到立足之位。
2.校企合作模式的多样化
(1)开展“专班”人才培养模式。“专班”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一种以企业的岗位职责为人才培养标准,企业和学校实现“双赢”的合作办学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在B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得非常成功,不论是在制订培养目标、设定专业课程方面,还是在师资力量整合方面,都体现了合作双方的协同一致。
(2)组建校外实验实训基地。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立对于校企合作的有力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功能。B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外建立了适合许多专业的见习和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对于学校专任教师技能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甚至对一些企业的零配件生产都有便捷之处。
B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合作缺乏积极性。企业与学校只有在互利互赢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开展校企合作,由于当前国内校企合作大多还处于初级阶段水平,不可能给企业带来明显利润。有的企业认为开展校企合作要加大成本投资;有的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培养,对实习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精心培养,但待学生有了一点成绩,实习期满后,学生就会离开,这就在无形中影响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2)部分企业没有正视校企合作。企业经营目的就是使利益最大化,并非培养学生,毕竟企业不是教育机构,不会用培养人才的眼光看待学生。另外,国内很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只是把实习或见习的学生视为他们公司的短期员工,并没有正确认识校企合作的实践意义。
2.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的课程设置。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又必须结合市场需求而设。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就会出问题,如出现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要极不相符的情形。
(2)不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B职业技术学院大多数专任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但实践操作能力却存在短板。
提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有效性的对策
1.调动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建立“互利双赢”原则。企业要开阔视野,在提升单位形象的同时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以培养优秀学生为目的,与学校联合打造适合本单位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如此,对于双方而言才是实现了真正的“互利双赢”。
(2)参与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从而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B职业技术学院无需完全通过招聘高学历、高水平的毕业生来提升师资队伍质量,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寻求提升师资队伍质量的方法。
同时,企业也可积极邀请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进行参观学习或开展实践锻炼,以增强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2.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建议B职业技术学院增加国培、省培、院培力度,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借助寒暑假机会,派遣教师参加国内相关进修或培训,如双师教师资格培训、教师技能大赛实训等实践活动。另外,也可以通过在线网络自学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
3.加大政府的参与力度及政策的支持力度
应尽快把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倡导和支持落实到具体的法规、政策和措施上,使宏观决策具有微观层面的易操作性,如政府出资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对校企共建基地进行补偿等。政府应为校企合作创建良好环境,利用市场手段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
4.创新合作模式,构建保障体系
校企合作是一种“互利双赢”的合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都要顾及,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保障校企合作健康、稳定发展,建立相关的合作保障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1)寻求双方共同点。企业希望得到高职院校的理论知识支持,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与再教育,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在学校挖掘有潜力的学生进行定向培养,毕业后直接纳为企业所用,既降低了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又能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学校则希望企业能提供资金及设备的支持,同时还想让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或技术专家入校兼职,完善自己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建立行业组织。21世纪是个网络快速发展、讯息急速传播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快,产业结构调整频繁,相对于企业而言,高职院校不能准确掌握经济市场的瞬息变化、需求信息,这就需要与相关行业组织联系以解决这些问题。
5.建立职业教育集团
职业教育集团化是一种以高职院校为引领,企业参与其中,进行学生培养、产品研发及销售的互利互赢的办学模式。
B职业技术学院可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把省内同类性质的学校、企业联合起来,结合本地经济市场发展需求,大胆革新,各自发挥优势,强强联合,取长补短,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高质量的人才会赢得企业的争相竞聘,从而能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明确需求的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必将成为高职教育发展前进的方向,校企双方只有在联合招生、联合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共建生产基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才能实现校企双赢,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家颐、万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因与路径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1期,第111-113页。
[2]李群:《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3。
[3]李衔:《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年第11期,第169-172页。
[4]彭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概论”课程实践教学路径探析——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第84-86页。
[6]汪清:《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5。
[7]謝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第42-44页。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宝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40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