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春娴
【摘要】小学是学生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亲人、朋友、师生之间的关系,分析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促进情商发展,从而实现自身品格及思想的良好发展。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原则,指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意义;原则;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4―0029―03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科教学和学生情感教育的融合发展,尤其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度思考,分析当下生活,展望未来,做好学业发展和个人发展规划。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发展健全的人格。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在接触诸多未曾了解的新鲜事物时,大多会根据自身的喜好来判断。此时,家长及教师需更多关注学生的第一反应,帮助其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向其阐明面对各种事情应持有的正确判断及思维方法,引导其逐渐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会阅读到诸多古诗文、描写人物或景物的文章以及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每一篇诗作或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等待学生去发掘。教师可通过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优先从感知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畅谈阅读感受。此番引导,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当前思想情感的发展状况,进而对学生逐步展开道德、品格、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知,健全人格[1]。
2.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成年人也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更何况身处成长期的小学生。而情感教育,恰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多种类型的情感,体会各类身份背景下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而拓宽自身视野,懂得尊重及体谅他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转换思路,优先考量合理方式,以更加沉稳的态度面对不可控之事,避免因自身情绪而作出不理智的行为。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榜样人物,在这些榜样人物的带动之下,学生的心智会逐渐成熟,进而有效控制及疏导自身的负面情绪,积极面对学习及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各种挫折,戒骄戒躁,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2]。
3.有利于师生交流情感。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快速接收到大量新鲜事务,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差。对新任教师而言,由于尚未熟练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学生多将其拒之于心门之外。通过落实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求同存异”,逐步与学生拉近距离,快速地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信任的“情感指导顾问”。学生可借助各类互动及沟通,向教师传递自身的情感诉求,柔化师生之间交流问题的“锐度”,提高良好师生关系发展的实现概率。比如,在“分角色朗读”及“课中讨论”等活动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使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教师、家长工作及生活中的艰辛,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现存及过往的情感交流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原则
1.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提升环境育人温度。情感共鸣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至关重要。在传统教育过程中,W习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多由教师主导,要求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但在新教育改革下,语文教师在情感教育时应从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件切入,优先从学生视角分析和探索,着重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在学习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往所经历过的节庆活动,回忆自己所度过的愉快经历,再逐步过渡到身边家人,回忆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而后,教师可尝试让学生转换视角,思考如果未来成家立业,自己成为“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人,会如何安排节日的一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节日时一家人欢聚一堂这一特殊情境,转换身份进行思考,则能够对课文中关于该类描写的内容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经受一场情感上的洗礼,从而理解家人工作的艰辛,懂得长辈的关怀,更加珍爱自己的家人,愿意和家人共同分担生活中的责任和压力,共同迎接美好的幸福生活[3]。
2.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挖掘情感教育深度。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应在教学设计时做好规划,避免情感教育事例与教材文章重点内容缺乏关联。如,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文,讲述了作者幼时听奶奶讲述宝葫芦的故事,并幻想自己如果有宝葫芦会有什么样的经历。文章中有一段奶奶要给作者洗脚,作者一会儿嫌水热,一会儿嫌水冷,但最终依旧在奶奶的监督下洗了脚,而后奶奶欲给作者剪指甲,作者实在拗不过,便提出必须听个故事的片段。这一部分内容既表现了作者的童真,也为后续说明作者对故事中的宝葫芦存有“执念”做了一定的铺垫。文章后面的两个问题均围绕宝葫芦故事展开,但部分教师会从“奶奶给作者洗脚”这一角度入手,教育学生感恩长辈、孝敬长辈。如果只是这样理解的话,虽然也体现了情感教育,但相对偏颇,没有完全凸显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在开展情感教育时,教师首先应该保证自己所设定的情感教育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比较紧密,在梳理情感和各类生活事物的关系时,要尽可能地使教育教学贴近实际生活,使学生的思维能够跟得上教材的发展和变化[4]。
3.优化情感教育评估,拓宽协同育人广度。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实效的检测及评估。必要情况下,可设置与情感教学相关联的作业,联合家长共同设置情感作业时限,分享学生情感发展之后的心得,以实现家校共育。语文教师应定期通过课堂互动或小测验等活动,检测及确认学生思想情感的发展情况,并根据确认结果进一步完善相关教育的规划,以求更加符合班级学生个人成长需求。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1.扮演文学作品人物,体会人物情感。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5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的教学为例,课文对话较多,教师可邀请班级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对文章内容展开阅读。此举一则便于学生感受文中角色心理活动,可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另一则便于学生带入感情,更容易使其产生情感共鸣。文中仅有两名角色,且角色性格差异明显。为达成更加优质的教育效果,教师可在初次阅读后,令参与阅读活动的学生再次互换角色,通过扮演角色,感受人物性格的差异。练习期间,教师可提示学生优先通读文章,尝试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演”好当前的角色,避免夸张演绎。在练习过后,教师可提问“参演”学生,喜欢扮演什么性格的角色?此时,学生已了解了文章中不同人物的性格,会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来扮演,部分学生还会联想到自己相对熟识的亲朋好友,并回忆起与之相处的点点滴滴。在学生扮演活动结束后,教师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和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分析。文中的急性子顾客频繁地更换自身的诉求,给人一种“善变”的感觉。这种性格对本人影响较大之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周边人的生活。通读完文章,学生会认为“急性子”这种性格并不可取,但结合文章最后选做习题――“思考假如裁缝和顾客性子对换,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结合阅读练习中的角色互换,学生不难想到,如身边的人们真成了文中的“慢性子”,或许只会口头答应,并不急于动手去做,从而耽误一些确实很紧急的事情。由此可见,在学会换位思考后,学生就会避免自身相对极端的性格,不断自省,以调节自己的“心性”,成为办事稳妥、既不操之过急又不过于拖沓的优秀人才。
nlc2022090809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39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