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推广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段华洽笪丽芳
摘要:创业教育成果推广是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从三个方面阐释了高校创业教育成果推广内容,并对当前推广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继而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成果推广方案,以期为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教育成果;推广方案
作者简介:段华洽(1954-),男,江苏常州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笪丽芳(1989-),女,安徽桐城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合肥2306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质量工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验区”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111-02
一、高校创业教育成果推广的内容
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推广是指包括宣传、学习、转化运用等在内的实现创业教育成果影响最大、最广、最深的所有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创业教育先进理念的宣传和传播;二是创业教育实践的宝贵经验的推广和普及;三是创业教育成果中部分可市场化成果的转化运用。
1.高校创业教育成果中的先进教育理念
高校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其中涉及的一系列教育体系中都包含着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精髓和思想;而且经过近年来高校的创业实践和学者们的理论研究,创业教育模式的成功哲学也在无形中慢慢地形成。因此,在推广创业教育成果时,必须首先让这种教育模式中的先进理念得以广泛传播,使更多的高校和社会组织对此予以接受、鼓励并支持。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被整个社会所认可,被大部分高校群体所接受,创业教育成果才有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和市场空间。
2.高校创业教育成果中所提供的宝贵经验
高校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着可复制性的流程管理模式。这种流程管理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深深沉淀在创业教育成果中,比如创业教育体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学方法、教学工具以及教学思想等等。随着创业教育的循环实践与流程管理,这些宝贵经验将渐渐形成各自的系统,包含于高校创业教育成果中。对于高校来说,创业教育过程中所蓄积的成功经验是一笔可持续开发并有待利用的宝贵资源,它不仅是当前高校解决创业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急切需要,更是促进创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助推器。因此,在推广工作中,应该把创业教育成果中所提供的宝贵经验作为重点内容,及时地进行广泛推广、普及和应用。
3.高校创业教育成果中的可市场化成果
毋庸置疑,创业计划书、创业人才、创业公司等是高校创业教育成果中最具体的内容。由于这些内容能够在现实实践中创造市场效益、发挥经济效用,所以又称之为可市场化成果。可市场化成果是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实施后关注的重点,也是评估创业教育成果中最为重要的指标。高校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创业人才,并向社会推出可执行的创业计划和创业公司,从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可市场化成果直接体现了创业教育的宗旨,其推广和应用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高校在可市场化成果的转化应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既需要高校继续努力为可市场化成果的转化运用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条件,也需要社会各界对高校创业教育成果加以关注和重视,并从各个方面给予资助和支持,更需要学生自己在充实创业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勇于实践,大胆挑战,坚持自己的创业梦想。因此,创业教育成果的推广应用需要社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协作努力,才能使高校创业教育成果惠及更多社会成员,才能使高校创业教育走得更高更远。
二、高校创业教育成果推广的重点及难点分析
我国高校在推广创业教育成果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困难,同时,这几点也是高校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只有认真克服这些困难,才能更好地将目前取得的创业教育成果推广到实处,扩大创业教育的影响。
1.学校、社会及个人对创业的重视度
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推广工作首先依赖于学校、社会及受教育者个人的重视度。
无论是创业教育的开展实施还是创业教育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学校的重视和支持。虽然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晚,经验不足,但是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如确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一部分重点高校都建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和孵化基地;创业设计大赛在全国高校里连连掀起高潮;关于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全面的提高。然而,目前有些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大学生并未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未认识到自主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崭新的就业方式,却将就业与创业对立起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把提倡学生创业理解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所以,各方对创业教育认识的淡薄严重制约了当前创业教育成果的推广,进一步制约了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实施。
就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度来说,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梁鸿认为现在社会对青年创业的支持还比较薄弱,缺乏“包容失败、鼓励冒险”的精神。有关部门在对大学生创业制定政策时追求成功率,并以此为检验标准,这样的政策理念容易让大学生创业时主观地挑挑拣拣,反而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发展。另外,在社会家庭方面,还存在着“以成败论英雄”的偏见,人们经常用“不知天高地厚”等观念来看待那些创业失败的人。农工党上海市委专门向政协上海市十一届一次会议递交了《学校教育应把自主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作为系统教育的建议》的提案,其中建议从中、小学就开始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当自主创业者同样光荣”的思想,一要改变自主创业者在社会地位上低人一等的思想,要扫除当白领、银领、金领才高人一等的理念;二要改变自主创业是因找工作时找不到一个理想单位,是能力差的无奈之举的思想。
2.知识、资金及经验等问题
一方面,大部分创业培训主要集中在前期阶段,对后期项目设计和运作、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培训相对较少;而且,现有各类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导师队伍的规模、质量尚不能满足创业青年面广量大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创业初期融资困难,创业资金获取渠道有限。这与融资门槛高、手续不够便捷等有关,这就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加大程序上的支持力度,或者通过搭建平台的方式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如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家长也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他们更广阔的展现自我的自由空间。
3.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缺失
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对创业教育成果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障和服务。一方面,创业教育本身如果没有好的政策支持,没有一定的资金做保障,则难以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大学生参与创业教育,并努力实践创业教育成果时,会遇到政策限制、资金短缺、经营困难等各方面问题,因而需要国家及社会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需要学校在创业教育、创业环境、创业服务等方面提供保障。
三、高校创业教育成果推广方案
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推广是创业教育效益的直接体现,也是创业教育的普及过程。教育成果推广实际上是在更广阔的背景中通过再实践去完善原有创业教育的科学性、普适性和成熟度。
1.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从而将创业教育推广到实践中。创业实践是形成创业教育成果的过程之一,也是创业教育成果推广的开端。只有创业教育成果在实践中成形并得到检验,才能被学生接纳,才能使学生进一步创造教育成果,进而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同。
首先,争取高校各方力量的协助,创立校园实践平台。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战的演习场所。比如一些院校通过成立创业学院、设立创业基金等,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科技培训、担任科研助手等科技实践活动,进而推进了创业教育实践在高校的实施。学校也可以利用学校社团活动平台,开展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其次,高校可以借助社会各界力量,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在企业中为学生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加学生创业、与企业合作的项目等,或者校方直接牵手企业,孵化学生创业项目。再次,高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走出校园,结合自己的专业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项目,在项目经营中亲身体会创业的过程。
2.高校创业教育成果校内推广途径
(1)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育中。创业教育教学不仅存在于创业教育课程中,而且应纳入大学生的各种专业教育和课程框架中,即在大学生专业课堂教学的特定时空中,在实现该专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同时,也需要完成创业教育教学的要求。这种方式既有效地将创业教育推广到大学课堂里,又培养了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创业素养。高校各学院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探寻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通过在本专业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渗进创业教育的内容,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育中。比如:理工科类的专业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技术的优势,指导学生寻找创新和创业的路径;财经类的专业教师可以发挥在财经领域中的专业优势,带领学生寻找或关注财经服务和管理咨询产业中的创业机会;文史科的专业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或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机会。然而这种方式很难打破专业界限,不利于知识的跨专业流动,同时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挖掘所教课程中的创业教育因素,并积极引导学生。
(2)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必修课,使创业教育推广到普通教育中。随着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度不断增加,创业教育将渐渐纳入学校教学体系,这将是对高校课程教学的一个重大改革。高校根据创业教育目标,对各专业原有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做了相应的改变和调整,独立设置新的创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重视学科的互补性和教学的综合性,最终将创业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大学普通教育中去,使高校创业教育成果惠及高校所有大学生。
3.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校―校推广途径
创业教育成果中的教学理念和宝贵经验,在高校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并可以相互借鉴的。尽管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各有其特点,同时高校根据其具体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但是一些高校创业教育中包含的先进教学思想以及提出的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可以被其他高校借鉴学习的。从高校创业教育成果推广角度来看,高校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必须的手段。一方面,一些富有先进创业教育理念的高校,通过在其他高校的宣传和推广,将创业教育理念灌输到其他高校,从而促进高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首先在所有高校中普及;另一方面,每所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所摸索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措施,作为创业教育成果的一部分,也应该通过高校间的沟通平台,相互学习和借鉴。通过建立高校―高校的交流沟通平台,既可以实现创业教育成果的广泛推广和传播,又可以通过创业教育成果的相互借鉴学习,推动创业教育的新发展,继而促进创业教育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4.高校教育成果推广的校内外合作模式
高校创业教育的推广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和学校几方面共同合作实施。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等方面的创业基本素质,而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推广则需要高校根据学生的需要、学校的自身特点和学科优势,结合当地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与政府和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共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校内外合作模式,才能使教育成果的推广取得一定成效。
(1)地方政府支持系统的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事情,更大的责任在于整个社会。因此地方政府在创业教育方面应扮演倡导者和扶植者的角色。其一,地方政府通过整合现有的各类创业平台,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具备条件的高校设立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创业孵化平台。其二,地方政府进一步梳理现有创业相关政策,把大学生创业与相配套的扶持政策结合起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融资、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完善的服务环境和全社会共同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构建地方政府支持系统,最终实现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推广和运用。
(2)社会力量支持系统的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要落实到高校的小环境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即不仅要使大学生创业教育成果现实化、社会化,而且要将教育成果和社会经济对接起来,把校园和社会的鸿沟弥合起来,使校园和社会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协调,形成互动机制。当社会中的创业信息、创业政策、创业基金等各种社会支持系统输入校园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高校和大学生推行创业教育并推广实践;而高校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活动、设置创业课程、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向社会输入创业型人才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创业公司和创业文化,从而将创业教育成果直接推向市场和社会,并使之得到推广、应用和普及。
参考文献:
[1]杨宁.创业教育: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高教探索,1999,(4).
[2]罗月领,汪宜丹.基于创新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7).
[3]高振强,唐雪莲,黄莉.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7).
[4]王彩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5]张循礼,刘成碧.创业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徐国权.高校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6).
(责任编辑:孙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75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