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班主任有效管理班级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利广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班级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面对新课程,班主任工作被赋予了更新的内容,班主任的角色也同时发生着变化。那么在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班主任如何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呢?
一、积极学习新课标,确立引领班级工作的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对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有正确、全面的认识。立足本职工作,自觉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活动中,然后必须在深入、全面领会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提高个人自身思想素质,提高工作自觉性,并且要为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条件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评价班主任工作的尺标。首先班主任的管理行为应从“权威”走向“以人为本”。在班级里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学生作为管理主体的地位应当更加突出。要坚决打破“师道尊严”的影响,在平等的基础上追求班级管理的民主与科学。其次,落实全面发展就是要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潜在智力、兴趣爱好和特长,把知识的培养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求得发展,同时还要关照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可能地发展。
二、关注班级文化建设,塑造班级的灵魂
冯恩淇说:“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氛围,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该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觉得愧对老师愧对学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这种教育就是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是实现班级有效管理的有力抓手。
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1.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
2.制度文化建设。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制度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规章制度制定的好坏,是否科学、合理,是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3.精神文化建设。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他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
三、开展主题教育,创建精神家园
1.应该体现鲜明的时代生活特色,做到与时俱进。用鲜活的事实丰富学生,用火热的互动激发学生,用鲜活的生活情境陶冶学生,用鲜明的教育主题提升学生,真正通过积极的班级主题生活教育,提升学生做人的品位。
2.要注意主题教育内容的生成性。主题教育内容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同步。要从学生的“问题”上寻找、生成主题教育的“话题”。
3.设计班级主题教育要体现人文创新的理念。优质的教育活动应该是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标,应该让学生在主题情境中自觉发现自己未知的领域,发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薄弱点,并积极地在主题情境中自我修正,提升做人做事的水平。
4.重视体验活动,探索以学生为主题的自我教育。体验性就是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性与感悟性,就是动员学生参与活动的目标、内容的选定,参与活动的过程,拥有活动的主动权和表现时空。同时在活动中能及时总结与表达自己感受,并将其渗透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的态度与行为中。
体验性活动应该作为班主任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在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自我教育方面意义重大。
总之,新课程下的班主任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以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遵循教育规律办事,不断为能实现科学地管理班级,能为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外国语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60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