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欣赏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音乐欣赏是中学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是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欣赏教学中的求异思维
中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现状: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一成不变的素材为主要内容;以枯燥、单调的分、合为基本手段;不注重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音乐欣赏教学中大胆地让学生说不,不断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也许能帮你走进素质教育的殿堂。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同样,没有批判和否定就没有常青而旺盛的生命之树。我们单从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乐派的交替更迭就足以看出求异思维对音乐文化的巨大推动作用。教学中大胆地让学生说不.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批判性接受和创新性发展,也是素质教育形式下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突出主体,重在欣赏
传统的欣赏教学已愈来愈不受师生的欢迎。因为它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途径,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中学生年龄特点及社会环境等原因,教材中的某些音乐作品(特别是时间较长的作品),不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于是往往出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如醉如痴,学生听得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的尴尬场面。
“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欣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有时,教师一味的强调作曲家的创作目的、表现意图,而忽略培养学生欣赏习惯,把自认为最完美的理解“灌”给学生,把音乐作品说“死”、说“僵”,也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于是,我们便探求一种新的欣赏途径:不从作品感受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突出主体,重在欣赏。如上《梅花三弄》一课,组织教学后,教师只作简单导入(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非常有名的古曲《梅花三弄》,听完曲子后,每个人都根据音乐给你的感觉,找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以激起学生兴趣,接着便让学生初听,因为学生己适应这种教学,彼此都非常认真。初听部分曲子后,教师让学生说说音乐特点,各自感受。有同学说这首作品节奏平稳、曲调流畅,有一种清雅高洁的感觉,然后他随着音乐投入地朗诵了一首《咏梅》。曲子听完后,有的同学画了一幅梅花凌霜傲雪图,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首《颂梅词》,这样,教师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作为合作伙伴。无需步步传授,学生已把内涵基本体验和感悟,并展示了各自己特有的才华。最后,教师对作品背景、乐器情况作简单介绍,即可完成教学。
三、好的欣赏音乐的方法,可以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音乐的关键是倾听。怎样培养学生倾听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是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条件。下面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方法和体会。
1、故事导入法:孩子都爱听故事,中学生也不例外,针对这个特点。可在倾听乐曲前讲一下关于这首乐曲的奇闻佚事,象海顿的《惊愕交响曲》的故事,听完故事,一下子就有了想听这首曲子的欲望。这时再让学生们听这首曲子,一定是“两只耳朵竖起来”。
2、听音乐取名法:孩子都有表现欲,于是我们可以用给你听到的乐曲起名字的方法来吸引他听音乐。如欣赏《玩具交响曲》时,边听边提示他们。听到了些什么声音?(鸟叫、水响)是现实生活中的鸟叫、水响吗?(不是,是什么东西模仿出来的)那么是什么东西可以模仿发出这些声音呢?(公仔、玩具)……由此一步步引导他们达到教师吸引他们听音乐的目的。
3、谈天说地聊天法:中学生的知识面比小学生宽了很多,对生活对社会也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的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他们的经历体验无法感受到的东西,教师正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可以讲一些教师亲身经历的对音乐的一些感受。看一些演出的感想。这种体验的分享,同样会感染学生。
4、畅所欲言讨论法:在音乐欣赏课中,音乐是第一位的。学生是音乐的主体,是有自己主观色彩的,而教师则是为这两者服务和联系而存在的。因此要时刻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反应,不忽视他们一点一滴的音乐感受,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例如:有一次给学生听《那不勒斯舞曲》,有学生就说后面这段越来越快,感觉象跑马,老师就不能批评他,而是应积极引导,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跑马带给你的情绪是怎样的?(紧张、兴奋、激动)而这首乐曲速度逐渐加快,力度也越来越强,带给人的情绪体验的确是相同的。在我做这些评价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因为他们在关心自己的想法是否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碰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抓住小细节控制课堂气氛,创造环境,吸引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
5、增强好奇对比法:现在的中学生对港台流行歌曲耳熟能详,如数家珍。对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知道的却是少之又少。在上民歌这一课时,我先播放了三首重新改编过的中国民歌,这些民歌由通俗歌手表现出来别有一番风味,学生特别喜欢,然后老师再把原汁原味的没有被改编过的原唱放出来让学生对比。在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基础上来介绍中国民歌的知识,就可以达到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了解音乐的目的。
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不同的学生。音乐欣赏课也应采取不同的教法。应针对你的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应的教材,探索适应于其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去体验音乐、探究音乐、表现音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7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