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上的沉默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刚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每个班有几个学生对上体育课兴趣很低,进取心不强,上体育课不想动或者就想自己在没人的地方呆着,上课时更是应付了事。这种情况,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显得不利。
一、由于体育教师的缺乏和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变成了沉默者
据了解,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固然有小学教育忽视体育的原因,也和体育老师的素质及其培养模式有关。一直以来,我国的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培养都是采取专业对口的“定向化模式”,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专业学习时,就明确了毕业后所要从事专业体育教育工作。所以,体育教师的培养就非常专业化,课程显得项目窄,难度高,而很少有教师能在多个体育项目中达到教练水平。在一个班级由一名体育教师带着几十个学生上同一个教学内容,这就不能满足有不同体育爱好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和需要。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首先接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基本是各校所做的广播体操。因其固定的操作性和被动的组织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锻炼的热情,容易打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使一些学生慢慢对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渐渐沉默起来。
二、学生的生理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即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学生身体迅速成长,骨骼肌肉发育很快,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都有较大发展,神经兴奋过程占优势,反应快,易激动,但心脏发育稍滞后于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运动持续能力差,易疲劳。尤其是性机能的迅速发展,体态上出现了新的变化,男女生差别更为明显。男生声音变粗,喉结突出、出现胡须、体型纵向发展;女生月经出现,声音变高,乳腺发育,皮下脂肪增多,身体开始横向发展。生理方面的这些突变,引起心理、行为也发生相应变化,学生的成人感产生并逐渐对身体形态产生意识,开始评价别人和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心理矛盾更为明显,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自尊心与自卑感矛盾、反抗性与屈从性的矛盾、理想与挫折的矛盾,这些矛盾使他们表现出偏激或逆反心理。因而有少部分人对青春期的生理发育感到害羞、不好意思,对体育运动有抵触的心理,从而不敢参与体育运动,渐渐沉默起来。
三、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有人把家庭看成是“制造人格的工厂”。家庭是人的第一个环境,是最早向儿童传播社会经验的场所,家庭不仅仅为儿童提供一个物质环境,也是“精神环境”。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家庭,有些学生是孤儿、单亲家庭或者是父母感情不好天天吵架,对他们有很大影响,他们从小就失去亲人的关怀照顾,他们有问题有事情没人倾诉,因而性格也不健全,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沟通,他们又很少有朋友或者根本就没有朋友或小伙伴,总是独自一个人在那玩。在体育课上表现就比较明显,老师要求集体练习还可以,能在班级里做所学的内容,但是要求自己练习或者小组练习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沉默起来,别人三三两两在练习、交流,他们就一个人独自在一旁。有一次我上体育课把学生分好组做游戏,轮到一组女生去做,她们说少了一个学生,我和学生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听学生说是上厕所躲了起来,这个女生一直到下课才出来。后来我找她谈心,知道她的父母天天吵架,一直在闹离婚,给这女孩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这个女生感到自卑,不愿意和人交往,害怕别人知道她的家庭情况,慢慢变得沉默起来。
四、性格是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沉默的决定因素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生物学因素和家庭因素。
在体育课上沉默的都是内向的学生,我们上课时对于他们要多用鼓励的语言去激励他们,让他们勇敢地去和别人合作、交流,还要利用课后多与他们沟通,多关注他们。我去年教的初三(5)班有一个学生叫王伟,他上体育课时就请假,他宁肯站在旁边看,也不愿意去和班级同学一块去运动,无论老师怎么劝他,他都如此,后来我一打听,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直没人照顾,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总而言之,体育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一些运动技能,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在大环境中的注意力,集体听指令、集体模仿和学会遵守规矩;同时,体育课又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及竞争意识,培养了坚持不懈的精神。体育课上学生们一起玩耍、互相沟通、关注对方,这将是他们更好学会与人沟通、融入社会的第一步。我希望我们的老师、家长和社会共同来关注这些体育课堂上的沉默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