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课内外阅读的互补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 瑜

   《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规定是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把《新课程标准》的规定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是每位语文教师求索、攀升的理想教学境界。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和交流的动态过程,其间相关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而构建阅读的基本过程,教给学生阅读的科学方法,更具有举一反三,促进其终身发展的深远意义。阅读过程中由传授知识向传授方法过渡,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确立的素质教育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它的实质是变重教为重学,变获得为获取,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就等于获得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做到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所谓“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所需;教人以渔,方为终身之用”的道理也正在这里。这也是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语言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从文字系统(包括具有一定意义的其他符号、图表等)中提取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通过视觉器官接受文字符号的信息,再经大脑编码加工,从而理解课文的意义。
  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阅读实践问题。具体程序如下:排障碍、抓中心、读全文、想内容。
  通读课文(或选文)后,首先要引导学生排除文中障碍,利用工具书解决阅读过程中所遇见的疑难字词,只有文章读懂,才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只有文章读懂,才能准确地提炼出所蕴含的信息;只有文章读懂,才能精确地提炼出文章的中心;只有文章读懂,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细读文章要借露求藏,好的文章往往好在“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让读者在阅读中驰骋自己的想象,在“再创造”中去充分领略作品的意趣,读、细读文章才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其本质,精炼地概括其中心思想。读完文章之后,要先想一想文章是记事为主的,还是写人为主的,是状物为主的,还是以抒情为主的,是写个人的还是写集体的,究竟是第几人称,想一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想一想,哪一段是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重点段。理清思路、了解大意、透析框架。抓中心,读通全文之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揣摩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写作意图是怎样谋篇布局即理清作者思路,把握全篇的基本结构,要了解文章大意,进一步透折框架,如何给文章分段,著名教育家丁有宽分段歌给我们提示:学文边读边思,理清文路下工夫;切头去尾得中间,认真分析中间层;围绕中心来划分,段意前后要联贯;小标题意明言简练,文章结构眉目清。认真学习分段歌,理论在实践中产生,同时也指导实践,通过长期的实践归纳出理清作者思路即整理分段的几种方法:
  a)按时间发展顺序分段。如《一定要争气》一文中明显是按照童第周“童年、上中学、去留学”三个时期分段的。
  b)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如《飞夺泸定桥》一文明显是按照夺取泸定桥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分段的。
  c)按空间(地点)游览顺序分段。如《颐和园》就是按地点的变化来分段的。
  d)按照叙述方式分段。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按总、分、总的叙述方式来分段的。
  e)按事物性质分段。如《海底世界》。
  理清作者思路之后,就要概括段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归纳概括段意的方法如下:
  有些文章的段落中心是围绕一个中心句安排的,中心句在段首,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的段首:“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就是它的段意。有的中心句在段中,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一段中的“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有的中心句在段尾,如《为学》中的第二段中段尾的“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是它的段意。
  过关斩将,读通全文,沉着镇定理清作者思路,进一步理解文章而且能够借露求藏;进一步精炼文章的中心;进一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写作的最终目的,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达到这种境界就要看问题即依题看文、归纳总结、围绕中心不下笔千言万语尚未点明主旨,一定要像地球围绕太阳一样,答题时要围绕中心切莫发生偏转远离主旨,俗语说得好“换汤不换药”“万变不离其宗”要牢记于心。
  把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思维方法的训练有机的统一起来,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相渗透、相互促进。良好的学习方法,必须以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掌握为前提,只有思维方法的科学性才能保证学习方法的正确性。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普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相当一部分中学生重视课堂教学,忽略课外阅读。这些学生错误的认为,只要课本知识掌握好了,考试就“胜券在握”“万无一失”了。但事实上,往往事与愿违,在语文众多考试中,不少自认为课本知识掌握不错的同学常常大失水准,尤其是阅读和作文,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数。这种“出乎意料”的失败使学生一筹莫展,也让一些教师困惑不解。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人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呢?那就是这些学生平时忽略了课外阅读,长期把自己封闭在“课本”这个狭小的天地里。以“井底之蛙,观大千世界”。加强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课内与课外关系决定的。课内是基础,是先导;课外是课内的继续和扩展。课内指导方法,带动课外:课外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又促进课内的提高,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才能使中学生的知识面更宽、更全面。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不能拘泥于课本。拘泥于课堂,只有既立足于课堂教学,又注目于课外阅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课外阅读的目的”“课外阅读的内容选择”“课外阅读的方法”谈一点看法。
  
  一、课外阅读要有明确的目的干任何事情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明确的阅读目的,可以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在阅读的时间和数量上有所控制,克服在课外阅读中,有兴趣时,废寝忘食;无兴趣时,搁在一边现象,在阅读的内容上避免只拣喜欢的读,对那些枯燥乏味但却对自己的学习和认识有用的书籍却不大喜欢的偏向。有目的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而且可以提高认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中外文学作品以其绚丽的艺术技巧,表现出荡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不仅反映了某个历史时期的生活本质,而且渗透着作者的爱憎和观点,渗透着作者的生活态度和理想。比如,在阅读鲁迅的小说时,就要特别注意他笔下形象的多典型、多侧面性。鲁迅是如何通过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揭示当时黑暗的病态的社会现实的。使学生对鲁迅在典型形象创设上的精妙和鲁迅小说的特有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课外阅读,启示学生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必须反对的,什么是应该追求的,什么是必须鞭笞的。作品中正面人物都是中学生学习的榜样;而其中的反面人物,群丑形象,也能使学生从中记取种种有益的教训。因此,每本书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课外阅读能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其思想教育的作用和效果,是其他德育渠道很难达到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阅读是吸收知识,写作是运用知识。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写作起着正向迁移作用,喜欢阅读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学生,在他写作的过程中,口语和书面语反复转换、筛选的思维活动十分频繁,他们常常自然而然地把那些在阅读中吸收的丰富词汇,巧妙的构思,丰富的联想运用到习作中去,有时使人耳目一新。而那些阅读量少的同学,其作文的思维的主要意向却仅仅限于字词追索回忆,其中不完整、不准确的概念出现较多。例如:写有关课间操片段,有一位同学写道:“在音乐中,五星红旗慢慢升起”。例中的“音乐”一词概念太大,含义不明确。如另一位学生写道:“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很明显,后者的形象思维丰富,这与平时阅读量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必须加强课外阅读,以“读”为本。书刊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借鉴的各种需要,有力地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课外阅读要正确选择内容读什么书,如何读书,这是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文学修养,审美水准的体现,另一方面也直接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起着重大的影响
  
  阅读文学作品时,当作品中的人物在人们的脑海中树起了值得效仿的楷模,当作品的情境感化了人们的心灵,当作品宣扬的某种哲理,在人们的心境中得到回射,作品就对人们起到了巨大的教育作用。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半成熟半幼稚时期,虽然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在认识问题上依然处于模糊状态,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开始思索,富有激情,但缺乏理智,所以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随意性。社会上的精神污染对学生影响很大,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容易往反方向发展。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考尔德说:“仅次于选择益友的,就是选择好书”。中学语文教师不应只盯住几本课本,而应密切关注学生课外阅读的热点,引导学生读好书,精心挑选好书。选取适合中学生年龄特征,思想水平的读物。从篇幅上可由短到长,从散文、短篇小说入手,然后发展到长篇小说。从内容上由浅入深,可以先阅读一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童话、寓言等作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然后逐渐过渡到情节复杂、含义深刻的文学作品。选取与课文相关或节选编入课本的中外文学名著,让学生立足于课堂,而放眼于整个文学宝库。在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的同时,又能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感化。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课文内容,作者生平,创作思想,艺术风格以及时代背景的理解。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补充作用。选取已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文学作品。由于电影电视的普及,影视剧往往成为热门的话题,中学生无法拒绝影视作品对他们的影响,及时介绍学生阅读已被搬上影视舞台的文学原著,会使学生兴趣倍增,理解也会更形象,更深刻。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报刊杂志,科技读物,使他们关心社会,了解时代,热爱科学,不断提高阅读政论,科技书籍的能力。2000年7月7日上午,全国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刚刚结束,河南郑州《中学生阅读》编辑室的电话铃就响了起来。电话里面传来的是一个教师十分激动的声音,他说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就取自《中学生阅读》,这则材料他刚刚让学生训练过。
  学生从考场出来,个个喜笑眼开。这种有趣的现象提醒人们:广泛的阅读与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应试能力的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阅读有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应试能力的增强。这种看似偶然的现象,又包含着一定的必然性,学生不得益于这次的“偶然”,也会得益于另一次的“偶然”。要提高语文素养,要增强应试能力,广泛的阅读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我们又不可能不断地把日新月异的新的概念和规律补充到中学教学大纲里去。因此,引导学生阅读现代前沿科学方面的科学著作和科普读物就成为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在讲解大纲规定的新教材时,就应当用大纲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
  
  三、课外阅读要有科学的方法
  
  讲究阅读方法、读法随文体而变化,是阅读技能成熟的标志。名家精品,精彩篇章,重要文献,用咬文嚼字,深思广虑的精读法;一般欣赏性的作品,多数用“观其大意”的略读法和“一目十行”的快读法。精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泛读是要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把握阅读角度。
  不同文体的作品有不同的阅读角度,如读报刊旨在获取国内外最新信息或学术动态,读史传旨在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读应用文旨在解决生活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文学阅读以“悟意审美”为目标,如读诗歌在于品位精粹韵语的深层意蕴,读小说在于感悟人物形象的审美内涵,读剧本在于探求角色对话和性格冲突,激起情思的共鸣,使精神得以愉悦,人格得以升华。成功的阅读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它们装载的思想、智慧、高尚的纯净的感情会随着语言文字流到学生的心中,哺育学生健康成长。注重读写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自己喜欢的名言,格言,俗语,片段,诗歌或摘抄,或做成卡片,把自己在阅读中深切的感悟写成日记,或读书心得体会。又如,让学生收集自己崇拜的古今中外的科学家的事迹,并用一定的文字整理成文章。像这样在阅读中练笔,用练笔促进阅读,不但能积累很多写作素材,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了写作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阅读作品不要局限于别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要在阅读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培养自己创造性思维。有的人总爱在文艺作品中找象征,比如菊花象征什么?松树象征什么?实际上,不少作品并不象征什么,比如,梵高笔下的葵花就不象征着什么。葛朗台岂止是资产阶级的典型?难道他不是人类的某种代表?《背影》不仅仅表现的是父爱,也是人间最美好的亲情。要培养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发散性,开放性的思维。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嗜好,加强指导,授以方法,帮助学生找到源远流长的寻求知识的泉眼,使学生终身受益。
  广泛阅读对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提高阅读技能,积累阅读经验。引导学生从“知读”到“乐读”,还要“善读”。这就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要讲好教科书,还要做好课外辅导,努力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我们决不能局限在45分钟之内,阅读教学也要开放,搞活,要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做到“读写听说”全面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1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