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与作者对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郝颖辉

  一、阅读的本质是什么?
  
  真实意义的阅读活动是一个由“读者、作者、作品”三者构成的“三边”活动的整体,这“三边”中,作者潜在于文章之中,读者与作者以文章为媒介发生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这种碰撞和问答,现代阅读理论称之为“主体间性对话”。在这种“主体间性对话”活动中,阅读主体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说读者是被动的,是因为文章先于阅读而存在,读者要与作者对话就只能迁就作者。但另一方面,读者也是主动的,他必须向作品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身的体验和理解融入文章的表达中,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形成读者与作者心灵的交流。但是,正由于文章是一种先于阅读而存在的凝固的物质形态,读者只能经由这凝固的死寂状态的物质形态去与作者进行“活”的交流,因为在阅读中,这种对话的关键就是读者必须主动激活文章的全部话语因子,读者既要追问作者,又要通过文章的言语发现作者给你留下的问题以及对你的问题的回答。阅读中的问答是读者与作者的相互问答,作者的代言人是文章,而不是任何第三者。这就是作为“主体间性对话”的阅读的本质含义。
  在这种意义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主要工作就应该是让学生作为一个真正意义的读者,主要参与阅读,学会主动与作者对话尤其要让学生学会主动激活处于死寂状态的文章中的全部话语因子,学会通过这些因子,发现作者的解答,从而发展与作者独立对话的能力。
  很明显,阅读教学中真正的阅读,“读”,是学生读,读的对象是作者(作品);“问”,是学生问(包括学生发现作者之问),问的对象主要是作者。
  
  二、怎样指导学生与作者对话?
  
  在学生这一阅读主体和作者这一阅读客体的“间性对话”中间,教师充当了什么角色?他应该是指导者。教师的任务除了在孔子所谓的“愤”和“悱”的时候启发点拨学生之外,更主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主动与作者对话,完成真正的文本阅读。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参与对话?一个重要之点,就是将学生置于真正的现实的阅读情境之中,教学生通过作品产生疑惑并询问作者,又通过作品聆听作者的回答。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学生自我质疑和自我答疑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教会学生质疑。
  文本是“死”的,对话却必须是“活”的,这质疑的过程,就是寻找并激活处于死寂状态的文本中的话语因子,从而使文本“活”起来的过程。换句话说,教会学生质疑就是要指导学生寻找并激活文本中“死”的话语因子,使文本活起来,从而完成读者与作者“主体间性对话”。由此可见,教会学生质疑,教会学生寻找并激活处于死寂状态的文本中的话语因子,是指导学生完成与作者对话的关键。
  下面试以《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为例,作一简单说明。
  指导学生寻找并激活处于死寂状态的文本话语因子,主要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从矛盾处寻找并激活“矛盾性语因子”。文章中出现的前后矛盾,要么是疏漏,要么就是作者“别有用心”。抓住这个矛盾询问作者(即自问),然后在文章中寻找作者对这个矛盾的或明或暗的解释 ,就能与作者形成一种对话。
  在阅读《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中,不少学生至少能发现如下两处矛盾:
  一是在这一节,作者先说托尔斯泰墓宏伟、感人,是“圣地”,但接着又说“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这是为什么?是否太冷寂,太可怜?
  二是既然这墓是宏伟、感人的“圣地”,但接下来又说“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何以如此简陋?既然如此简陋,又何以那么感人?
  第二,从反常处寻找并激活“反常性话语因子”。作者用词反常,要么是作者的失误,要么就是给读者留的一个明显的话语因子,抓住这类话语因子,也能与作者形成心灵的交流。这类话语因子,细心的学生找起来并不困难。如:“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句中“逼人”“禁锢”“不容许”,前后没有任何人发生这样的动作,何以有这样的用词?
  第三,从强调处寻找并激活“强调性话语因子”。强调处当然是作者为读者留的话语因子。这种强调常常表现为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反复、排比等,还有一些副词的运用。这类话语因子,经过训练,学生也是容易找到的。如前面举例中的几个“只是、无人、只有”的副词与重复用词。再如:“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里连续几个“没有”构成排比,加上副词“连”的使用,作者应该是在告诉读者什么呢?更细心的读者也许还会发现这一举例与前面举例似乎有些重复,那么到底重复,还是不重复?作者为什么这样强调?
  第四,从比喻与概念处寻找并激活“指称性话语因子”。一般来说,一些指称性的词语,如代词、一些重要名词,还有一些比喻的喻体也可以成为话语因子。尤其是这些指称性词语的全文没有十分明确的交待时,那更是作者想让读者咀嚼的地方。例如:第一节中“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的启示”。句中“启示”的含义,没有明确交待,这也就构成了一个话语因子。
  文章中的话语因子是多方面的,而且,当读者激活某一话语因子之后,也会由此激活与此相关的另一些话语因子,从而解决这一问题。当然,教会学生质疑是教会学生激活文本话语因子的重要方法,但绝不是全部方法。
  河北省巨鹿县第五中学(0552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2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