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计划付诸实际的过程。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而教师是影响课程实施的核心因素。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在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过程中遇到了实践上的困难,对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程实施;教师;问题;对策
  
  课程实施是将课程理论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活动,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而教师是影响课程实施的核心因素。任何好的课程方案,如果没有教师的合作与努力,都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正如雅克・德洛尔在《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序言中所说的,“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课程改革更是如此。
  可见,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与教师息息相关。对于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大部分教师对其理念有较高的认同,但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使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不仅让教师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同时,也可能会动摇教师课程改革的信心,削弱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对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从根本上减轻或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一)从外部条件看课程实施的困境
  1、评价改革的滞后
  评价制度改革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同和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教师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缺乏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依然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依据,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如果仍以考试论英雄,教师又如何放手参与课改实践?
  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已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考试指挥棒作用巨大,只要中考、高考不从根本上改革,对学校、校长、教师的评价不重新定位,新课改就极可能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
  
  2、课程资源缺乏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物质保障,会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程度和水平。尤其是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课程资源不足问题更加突出,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全。例如:在硬件设施上,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科技馆、活动场所等短缺;在网络建设上,可供观摩共享的先进的教育教学软件不足,使得教师无法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校外资源的开发上,教师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也开发得很少,造成校内教学资源匮乏校外丰富的教学资源闲置浪费的局面。为使课改顺利进行,必须加快课程资源的开发,以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3、缺乏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新课程要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但在考试和分数决定学生命运的现有评价体系下,家长们普遍认为,学校应保证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保证学生能考上理想的学校。考试分数,名次排列,择校升学仍是家长们最为热衷的话题,与新课程提倡的全面和谐发展观相背离。
  
  (二)教师自身素质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的要求
  1、课程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形成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和课程体系,课程被看成是教学论的一部分,使得我国大多数教师的脑海中很少有课程意识。而且,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学被排斥于课程之外,课程开发和设计是课程专家的事,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成为课程的机械执行者。由于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设计,教师不太了解课程改革以及改革可能带来的结果,因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教学与课程的长期分离,也使教师丧失了课程意识。
  2、知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对照这些标准和要求,许多教师认识到自身的素质与之相距甚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学科知识不足、教学技能较差、难以灵活地驾驭课堂等问题。
  教师知识相对贫乏,难以适应新课程。实施新课程后学科的综合性增强了,如综合理科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乃至于历史知识相互穿插渗透,另外,新教材增设了课题研究,也牵涉到很多交错学科的知识。而目前大多数教师精通本学科专业知识,其他学科知识则比较欠缺,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知识缺乏,很难满足新课程对教师专业知识和知识储备的要求。
  同时,教师的各方面能力有待提高。首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构成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使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快了课程教学的变革。然而,教师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普遍较差。其次,缺乏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师普遍认为课程设计只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科专家的职责,因而缺乏参与课程研究的主动性。同时,由于缺乏指导、工作任务重、疲于应付考试等各方面的原因,教师们的科研兴趣不浓。再次,缺乏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课程执行者的角色,照本宣科就够了。而新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弹性比较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而教师创造性的实施能力相对不足,教师一时还不太适应,不能自如驾驭新的课堂。
  3、时间和精力不足
  新课程实施要求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和超越。新课程处处体现着新思想、新创意,没有一个成功的模式,只有依靠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必然会遇到很大的压力,尤其是中学教师压力太大,创造力受到极大的抑制。课程改革以后,教师要面对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东西,工作量明显增加,从而导致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教学、进行科研,没有时间静下心来钻研教材及反思。
  有研究表明:教师职业生涯中的持久压力一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强度过高会导致教师身心疲惫、沮丧、压抑,甚至对生活、工作悲观、冷漠,对学生、工作采取消极的应付态度。所以,教师的压力和工作负担问题也已经成为顺利实施新课程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二、对策
  
  (一)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革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促进学校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一目标体现了21世纪新的教育评价观即发展性教育评价观,倡导促进学生全面进步、教师不断提高、学校不断发展和课程不断改进的新的评价体系。但要使之真正落到实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改革考试制度 钟启泉教授认为,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教育的成功不能用“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也不能用“权力与金钱”来衡量。成功意味着社会和谐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学生智慧的充分发展。然而,只要旧的高考制度不变,“应试文化”依然不变,那么,新课

程的命运将是岌岌可危的。
  当前,要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国家急需制定与新课程理念相应的考试政策,采取与新课程目标相一致的考试标准、内容和方法,在考试的目标上兼顾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评价,在考试的方式上体现多元性,灵活地采用调查、表演、作品展示等开放的多样化的方式,将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2、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把教育教学的质量保证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整合起来。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同时,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以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
  3、改革学生评价内容与方法。
  新课程标准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评价不仅仅考查知识与技能,还考查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为此,新课程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倡导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淡化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指标,兼顾学生历年学业成绩、社会实践、组织才能及获奖记录,真正做到全面衡量学生综合素质。
  不论是成长记录袋、等级制评价、考核与考察相结合等等形式,评价的核心应该是激励性的,是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调准方向,而不是区分和甄别性的。这些评价方案无疑是科学而又合理的,但真正实施起来则有一定困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完善教师教育制度
  在变革、完善外在体制,为教师参与改革消除顾虑、坚定信心的同时,还必须通过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引导教师的内在转变,实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创造条件。
  1、加快高师教育改革
  目前,我国中学教师主要来自师范院校毕业生,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学课程改革搞的轰轰烈烈,而高师院校却行动滞缓,已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大多数高校师范类专业划分过细,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很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此,应加快高师教育改革,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适应课程综合化的要求,针对学科发展和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淡化专业方向,拓宽专业口径,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培养出具有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跨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要善于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应用性内容和操作性实践,以提高高师学生的课程教学与教育技术的整合能力。再次,加强对高师学生的教育理念、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引导,以提升高师学生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及对课程的开发、建构与驾驭的能力。
  2、加强教师职后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实施教师培训的指导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形式多样、注重质量和实效”。
  但在实际培训中,由于培训组织形式的单一和封闭、培训模式上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了培训效果难尽人意。一些教师反映在培训中感到“如沐春风、热血沸腾”,可到了实际操作中又无所适从“一片茫然”。因此,在今后的教师培训中,培训形式要切合当地教师的实际需要,与教师的具体工作责任相结合,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相结合。例如,针对课堂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共商解决措施;对具体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分享教师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等。这都为教师创造了参与探究过程的机会,有利于教师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三)加快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课程改革的推行必须有课程资源的支持,这是改革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目前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方面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第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教育的正常需要;第二,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缺少课程资源开发的动力与意识。
  在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学校要转换思路,积极挖掘本地区高校的资源、社区的资源、网络的资源,并在学校之间建立起资源共享的机制,以解决一所学校资源孤立、匮乏的局面。
  另一方面,唤醒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意识,通过教师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状况,使其能够在更高的水平上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一书中提到:“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二是教师的视野和能力影响着学生的视野。对于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来说,教师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他的课程意识,他的课程开发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对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能力直接影响这个学校、这个班级的学生。”
  
  (四)加大社会的支持力度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教师自身的努力很难获得成功,需要社会的关注、家长的配合和学校的支持。首先,相关行政单位要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证,以改善办学条件,满足培训教师等方面的需要,为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其次,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公众,尤其家长更多地了解新课程,进而营造一个各级领导重视,全社会大力配合的课改环境。第三,应建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激励机制,学校工作评估,教师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都应与“课程改革”成效挂钩。
  
  (五)不断完善课改方案。
  新课程存在过于理想化的问题,很多教师反映,新课程的理念相对来说容易接受,但困难在于究竟该如何操作、怎样把这些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课程设计者还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工夫,改善新课程的可操作性,使课程设计更为合理可行。课程理念及其方案的设计有时是非常美好的,但若缺乏可行性必将流于形式。
  要使教师以更坚定、积极和理性的态度实施新课程,把课程改革引向成功,就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清除课程实施中的障碍。只有这样,课程改革才能避免“轰轰烈烈开幕,凄凄惨惨收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7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