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多种方法、方式和途径。但是,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它是抓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它不仅仅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同时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种纯粹化的抽象性,一方面形成了数学知识本身最显著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障碍。教学实践经验证明: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在教学中切实引导好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动口。
  因此,在课堂上必须要求学生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耳到、手到。怎样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
  
  一、教师选择有趣新奇的内容引入
  
  我们在讲授新课之前,要根据教学内容,用简单的方式创设学习新知识的气氛,唤起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如讲勾股定理时,因为勾股定理不是由其他定理经过推理论证得到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验证的。因此,课前我要每个学生各自画一个三角形,测得两直角边与斜边的长度,然后分别计算一下它们的平方,观察两直角边的平方与斜边平方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上课时,一经提问,同学们踊跃发言。虽然同学们画的三角形大小不一样,但最终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从而总结出了直角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定理,即勾股定理。这样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出了结论,便于记忆和灵活应用。
  这种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引课,使学生从无意注意向 有意注意转化,从平静状态向活跃状态转化,用学生急需和感兴趣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教师选择直观、具体的材料
  
  教师在讲授新内容时尽量从操作直观起步,引导学生凭代理操作中获得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及时展开抽象思维。
  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先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ABC,把三个内角∠A、∠B、∠C分别剪下来,把顶点拼在一起,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己动手,剪下来后,得到一个平角,我再让学生用量角器验证。之后,再用书本的方法,画一个三角形ABC,过点C作CD∥BA,并延长BC,得∠A的内错角。∠ACD,∠B的同位角∠DCE,因为CD∥BA,所以∠A=∠ACD、∠B=∠DCE,由图上可知∠ACB+∠ACD+∠DCE=180°,即∠ACE+∠A+∠B=180°通过以下两种直观的方法,得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作用于学生大脑,促进了大脑的积极活动,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师精心设计练习题
  
  课堂练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要继续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它的巩固新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双重作用。
  众所周知,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之一是教师与学生。前面讲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这里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应正确地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深入理解这一矛盾的双方的联系与依赖程度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设导语,激发兴趣
  精设导语,在课堂教学中能起着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作用,同时它也能促使学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从而能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根本上减轻学数学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负担,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应用、学会创造。真正地实现数学教学“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
  我们知道许多数学书本中的知识是抽象的,而这些抽象的知识往往源于现实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所以从学生熟知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导入,不仅能使学生感知书本知识和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而且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书本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一章前,老师可这样问:“你能够用一杆直尺,不爬树测树高吗?不过河测河宽吗?只要我们认真学好相似三角形这一章,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样,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观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尽管在课堂上讲解得头头是道,学生对此却充耳不闻;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分析过的数学习题,学生在作业或测验中仍然可能是谬误百出;教师尽管如何地强调数学的意义,学生却仍然认为数学是毫无意义的符号游戏,等等。学生真正获得对知识的“消化”,是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其成为整个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特级数学教师马明先生有一句很生动的比喻:教师把知识“抛”得越快,学生忘得越快。教得多并不意味着学得也多,有时教得少反而学得多。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主动的建构过程。
  我国数学教育家积极倡导“让学生通过自己思维来学习数学”。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自己研究数学,或者和学生们一起做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并接受每个学生做数学的不同想法;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解决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归纳、做出猜想、发现模式、得出结论并证明、推广,等等。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构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例如教师在讲授勾股定理时,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割、补、拼、凑,学生经过了亲自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勾股定理,熟悉了用面积割补法证明勾股定理的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我探究的习惯,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借助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音频、视频、文本、色彩、速度调控等技术手段,以图像、动画、幻灯、影片等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把抽象理论具体化,复杂过程条理化,内存联系表面化,动态过程展示化。根据需要在顷刻间展现教师的意图,以生动的形式体现过去很多抽象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可设计问题问答及反馈系统穿插其间,以巩固、强化知识点或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也可提供探索学习环境供学生主动探求。
  总之,数学教学既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使数学在学习中变得有趣、生动、易懂,运用于实践,使数学课堂变得更有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1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