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妙导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下面谈谈我在数学课中导入的做法:
  
   一、故事导入
  
  在学习“常用的计量单位”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计量单位的产生,我是这样导入的。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小马过河》,我就通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导入。“小马不知道河的深浅,不知道该听谁说的话,你能帮小马想一个办法,让它能安全通过吗?”学生想到用绳子或竹子来测量河的深度。教师再接着问:“那你怎样告诉别人河的深度呢?”从而引导学生说出需要计量单位。
  通过学生都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了,学生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情境导入
  
  创设良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急于求知的兴趣。
  我在教学“小数性质”时是这样导入的:每一个人都去商场买过东西都见过类似的东西――标价牌,其标签上写着手套:2.5元,毛巾:3.00元,那么,2.5元和3.00元分别表示的价钱是多少呢?2元5角和3元钱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呢?大家跟我一起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好吗?
  又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同老师配合做一个游戏,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说出一个数后,老师马上就能说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语音未落,好多学生纷纷举手,对此表示怀疑;而我很快地说出结果并在黑板上板书留待一会儿验证,这时学生由怀疑转为惊讶,这时又问:“你们都要跟老师一样吗?”由此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急于想知道什么原因,因而唤起了学习的激情。
  
  三、激趣导入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就要想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这一课时,教师不是一开头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或者用枯燥乏味的算式,死板地让学生计算和比较,而是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神算子聪聪吗?一天,聪聪去明明家玩,见他正在做一道题‘1300÷25=?’,聪聪看后,马上回答等于52,明明用竖式一算,果真是这个得数。明明很惊讶,问道:‘你怎么会这么快就知道得数呢?’聪聪笑着说:‘我用的是商不变的性质呀!’同学们,你们想掌握这种本领吗?”通过激趣导入,新颖自然,这时,学生对其中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地把学习新知转化成了一种内在需要,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有利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
  
   四、根据学生的需要导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就要根据儿童这种心理设计教学过程,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摘下红领巾,观察红领巾的三个角哪个大。然后,设置疑问,你能说说最大的角比其他两个角大多少吗?学生有的说不上来,有的学生自己预习了就会说用量角器来量。那么怎样量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怎样量呢?这时学生就产生了学习角的度量的需要。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这样学生就进入新知识的探究阶段。
  总之,作为小学教师,就要潜心研究教材,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自主地学习新的知识。
  
  作者简介:郭艳(1980- ),女,镇坪县城关镇中心小学一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11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