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实施途径试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的实施途径,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已成为事关课程教学能否顺利实施,课程目标能否圆满完成的重要工作。本文试图就新课程教学实践层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实施途径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探索。
一、课堂创新教学――语文新课程的长久主渠道
自从16世纪欧洲开始出现编班上课以来,班级授课制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一直成为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时至今日,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长久主渠道。但这不并意味着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等同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死气沉沉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从根本上讲,新课程要大力推进的是创新教育,新课程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思维,鼓励质疑,张扬个性。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统一”的东西太多,词语解释以词典的解释和课文注释为统一标准;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主题,以教参的分析为统一标准;文学鉴赏,以专家的理解为统一标准……,统一的东西太多,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感悟的自由,窒息了创造,磨灭了个性,丧失了自我。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荡然无存。一个扼杀个性、压制自由想象、禁锢标新立异的课堂环境,是不利于创新思维存在和生长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摒弃种种统一,不再强求一致,不再盲从权威。衡量学生的标准不应是简单的量化分数,不应是统一的评价模式,应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显示与发展。只有创设“以人为本”的宽松环境,才能使学生身心愉悦,思维灵活;也只有在“以人为本”的宽松环境中,才能实现创造力的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倡导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就本质而言,研究性学习就是创设一种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和氛围,使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特长的生活道路。”(苏霍姆林斯基语),在这条道路上,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去发展[1]。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它应是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适合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课题,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语文研究性学习要突出学科特质,依托语文学科载体,立足语文教材和课堂。选题要紧扣学科课程,反映语文学科的特点。可以是单篇课文的研究,如《祝福》:“是谁害死了祥林嫂?”;可以是多篇课文的综合或比较研究,如“从《拿来主义》和《灯下漫笔》看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特色”,“刘兰芝与杜十娘的反抗精神的比较”;可以是课文的拓展性研究,如“鲁迅小说中的市民形象分析”;可以是与语文相关的其它社会生活和文化专题,如“江南水乡与水乡文化研究”[2]。
三、图书馆――引领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的神圣殿堂
培根说过,“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下一代。”“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中学校大多有着丰富的图书馆资源,它是学校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知识的殿堂,是高中新课程背景下重要的课程资源。它的教育职能内涵十分丰富。第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图书馆通过它所收藏的古今中外文献和丰富的报纸期刊,帮助学生突破时空的局限,汲取人类丰富的精神文化营养,从而培养高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健康的人格和美好的情操。第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图书馆资源可使学生突破课堂教学囿于教科书的局限,汲取科学营养,开拓知识视野,提高文学素养,达成文化积累,还可以了解世界动态,培养多元化的观点。它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而且可起到课堂教学无法起到的作用。第三,培养学生的信息利用意识和获取信息的实际能力,其中包括能运用各种检索工具、检索系统和检索手段获取信息;能根据需要筛选信息、剔除冗余消息,以有效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组织,为我所用;能消化、吸收并创造新的信息和知识[3]。图书馆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已逐渐为许多学校和语文教师所认识,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开始把教学的目光,从课堂转移到图书馆、阅览室,从单纯的反复分析教材到鼓励学生、乃至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的教学课时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有目的地阅读。
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览室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做到,一是加强指导,科学选择:要指导和帮助学生从众多的读物中遴选适合不同学生、不同目的、不同需要的书刊,运用不同的读书方法,解决浩翰的书报资源和有限的阅读时间之间的矛盾,避免盲目性、随意性,以求最大程度地提高阅读效益。二是要开展活动,交流成果:如撰写书评、读后感,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以及撰写新书简介、发布新书海报等等,在广泛的读书活动中形成人人读书的氛围和风气,吸引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四、网络天地――激发兴趣获取知识的便捷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载体,更是语文学习激发兴趣、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便捷途径。在学生学习中,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接受性学习,计算机信息网络都是可供利用的便捷学习工具。第一,计算机网络为学生预习工作提供重要帮助: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语文的预习离不开对课文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关材料的搜集,以求对课文中的人和事有一定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计算机网络是最便捷的工具。第二,计算机网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习惯的形成:长期以来,由于语文学习主要依靠书本,受单一性的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难以激发,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难以培养,而计算机网络丰富生动的语文资源,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习惯的养成,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了,语文素质自然也就提高了。第三,计算机网络是解决学习难题的有力支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学习的难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请教于人,可快速、准确地解决许多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成为学生解决学习难题的有力支撑。第四,计算机网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文人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学生通过上网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参与网上讨论,丰富了知识,加深了社会阅历,有效提高了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当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优势为我所用的同时,也要加强指导和监控,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
五、社会生活――汲取生活营养提高语文素养的丰硕根基
语文与生活同在。社会生活既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目的指向,又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广阔的社会、丰富的生活,无疑是语文教学的最大课堂和根本教材。在生活这个大课堂里,引导学生用明亮的眼睛观察精彩的世界,用心去感悟广阔的社会生活,善于观察,精于思考,勤于采撷。所谓“时时浏览社会之书不字不学问,处处采撷生活之花有枝皆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愫和习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积累、体验,引导学生“反刍”生活,用生活作为课堂语文学习的最好注解,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汲取营养,又将语文能力运用到生活中去,这也是“大语文”教育的根本要求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工厂企业,融入自然山水,探访名胜古迹,参加社区活动,关注社会改革……无一不能与为语文教学鲜活的课程资源。
此外,文学社团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重要途径。组建文学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活动,是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培养文学新人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创造条件,组建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指导文学创作,鼓励发表交流。通过开展诗歌朗诵、小品表演、戏剧演出、文学笔会、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学社团活动,为学生发展特长、彰显个性、提高素养提供广阔的平台。缺失了文学社团,语文教学天地将暗淡无光;只有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语文世界才能满园春色、大放光彩。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施,不能缺失以上途径,但又不止于上述途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语文教学天地才能一片广阔。
参考文献
[1]吴绍晋. 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误区探析[J]. 福建教育,2003,(11B).
[2]邹兆文. 语文研究性学习要突出学科特质[J]. 语文知识,2002,(8).
[3]于春艳. 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科学时报・读书月刊,2005,(284).
作者简介:吴绍晋,福建省德化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省优秀教师,泉州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教育硕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1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