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激趣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肖 兵
摘 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本人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如下几点,与大家共勉:一、以情境引导兴趣。二、以情感激发兴趣。三、以课外阅读培养兴趣。四、以多种多样的方法引导兴趣。五、经常开展课外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 激发 方法
兴趣是语文学习最好的老师,是语文学习获得成功的要害。十几年来,在这方面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积极探索培养兴趣的新法。现将具体做法略述于下:
一、以情境引导兴趣
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的不同特点来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故事性强的课文指导学生排演课本剧。如让几位同学分别饰演《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两个骗子、老大臣、年轻官员,深刻体会官僚阶层的愚蠢和腐朽。另外篇幅较短,文质兼美的文章,可根据内容选配背景音乐,如用欢快明丽的音乐伴读《山中访友》,用凝重古朴的古筝曲引出《论语》。学生们伴随着音乐进入学习情境,智慧的火花不断被引燃,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递增。
二、以情感激发兴趣
没有情感的教学是苍白无力,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动情于课堂,教师先动情于课文,动情于言表。教师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语言组织教学法,这是使学生动情于课堂的方法之一。和谐和得体的伴随语言也是使学生动情于课堂的因素之一。亲切的微笑、赞许的眼光、肯定的手势,可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三、以课外阅读培养兴趣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教学《隆中对》《出师表》时,抓住诸葛亮对汉室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启发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让学生能更好地领会了文章主旨,而且促使学生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拓展了语文视野。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些感兴趣的有价值的篇目进行阅读,丰富课本内所学知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以多种多样的方法引导兴趣
语文教学有法而无模式。教师只有对教材反复咀嚼才能设计出独到的思路,才能使学生步入趣味盎然的课堂。为此,我在学生中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由谈”教学模式。同时也可充分利用课首、课尾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自我训练。训练形式有:课前五分钟即兴演讲(针对生活中的热门话题),课前或课后三分钟的朗读(佳作或名句),课前后三分钟的新闻报道(发生在学校或生活中的新人新事)等。
五、以课外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兴趣
比如,针对一些社会热点,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回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或召开故事会表扬肯多读书的学生;或开展编报活动;或鼓励学生参加征文比赛等,这样,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只要我们教师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多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每堂课,把学生的趣味还给学生,学生便会自觉地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进取,不断创新。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镇安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6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