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开放型的学习资源 运用体验性的学习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铁勇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教师要积极开拓学生的学习环境,挖掘身边的学习资源,在大自然中学,在社会中学,在劳动中学,在生活中学。本文提出了“拆”、“试”、“看”、“评”等四种体验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能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方法 资源 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因此,开拓课程的学习资源,构建开放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突出重点。
一、面向生活,挖掘开放型的学习资源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1. 到自然中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之一是“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学生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本神秘又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广袤的大自然去开展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理想素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2. 到社会中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社会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社会课程反映的是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它本来就来源于社会。因此,只有把社会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社会中学习“社会”,才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在社会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
3. 在劳动中学
劳动是一门重在实践的技术型课程。传统的劳动教学因场地、器材紧张,或无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而常常忽视或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只是面对书本学习,学生所接受的只是书本上的劳动知识,却无力面对真正的劳动。创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便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出路,在劳动教育与生活实践中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产、生活的弊端,解决学用脱节的矛盾,使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能真正协调发展起来。
以劳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并非活动结束就完事,还必须同平时的生活结合起来,延伸到课外、校外,以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巩固劳动教育的成果。
4. 在生活中学
现代生活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应有的生活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人生观念,使学习时间由青少年延伸到人的整个一生,使学习场所由学校发展为整个社会,使学习成为学生维持生计和创造新生活的手段。显然,在这一生活教育的背景之下,必然要以“以人为本”的宗旨来实现生活教育的全过程。必须以儿童生活世界为活动背景,使儿童能够主动地将自己导入其中,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改变自己,在实际问题中获得全面进步,最终形成适应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使儿童了解生活、热爱生活、适应生活,形成创造新生活的能力,迎接未来、驾驭未来、创造未来。
二、注重实践,运用体验性的学习方法
我们的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感受经历,获取知识,活动本身的结果不一定重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通过自己观察、交流、调查、访问、操作等多种体现主体精神的学习方式,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为此,我们提出了“拆”、“试”、“看”、“评”四种学习方法。
1. “拆”,注重过程。
“拆”是一种掌握技能的好方法。英国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段著名格言:“我听过的就忘记了;我看过的就记住了;我亲自动手过的就理解了。”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拆,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的机会。
学生在亲自动手拆的时候是有目标、有条理的“拆”。边拆边看边思考,这样“拆”的过程才真正形成学习过程。如在学习《自制潜望镜》(绍兴版6年级)一课时,教师先把制作好的两个样品交给两个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让其回去“拆拆”,自己边拆边观察怎么做,然后自己制作,有的学生甚至创造性地进行了改进。
2. “试”,允许失败
“试”,就是采用尝试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主体,按各自的方法尝试着去做,做成功了,就说明自己用的方法是正确的;不成功的就会去思考什么地方不对,发现了问题,才可能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们鼓励学生尝试着去做,不要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最后再取得成功。
教会学生“试”着去做,使学生既学会了技能,又培养了他们不依赖别人,自己去获取知识、学习技能的本领,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定势,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 “看”,明确目的。
“看”,即观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认真思考,就可能有创造发明。瓦特就是通过观察水开时壶盖会跳动的现象,发明了蒸汽机。世界上有许多发明家的创造发明都是从观察开始的,因此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观察的习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观察可以分为有序观察和比较观察,整体观察和部分观察。有序观察要求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设计必要的观察思考题,有层次、有顺序、有计划地进行观察。使用比较观察要有必要的指导,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再让他们联系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事物的异同点,最后进行归纳概括。从整体去观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操作材料;从部分去观察可让学生知道操作方法和工具。
4. “评”,强调合作。
“评”,即评论、交流,是让学生反思总结自己的实践和学习过程,得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通过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改进各自的学习方法。交流方式,一种是在课堂上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某一学生对某一问题解决特别好,应立即鼓励他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另一种是让学生独立进行,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学生之间总结的学习方法,符合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学生易接受。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学习方法有很多种,在同一活动中可以交叉使用、互相配合。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积极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强调体验性的学习指导,给学生实践活动以更广阔的空间,放飞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更适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2]王斌华.综合课程述要.全球教育展望.
[3]李臣之.活动课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