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中名转动词的认知语义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秀芬

  摘要: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就是意象的形成过程,它来自于认知者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认知者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会因为不同的交际意图而有所差异:选用不同的图形和背景。本文认为:在同一事件范畴内对图形和背景的不同选择是英汉名转动词的理据。
  关键词: 事件范畴 图形―背景 意象 名转动词
  
  1.引言
  
  众所周知,英汉语中均存在大量的名转动词(denominal verb)的现象(我们通常把被转化为动词的名词称为原生名词),它是英汉语中很活跃的一种构词方式。英汉语中的名转动词从形态标记上来看主要分为有标记派生词和无标记派生词。有标记名转动词派生词如:“美化家居”;“电气化铁路网”;“Her smile broadened.”;“I need to lengthen this skirt.”;“Here the stream widens into a river.”等等。无标记的名转动词派生词如:“你百度一下”;“你Google一下”;“再苦不能苦孩子”;“He watered the flower.”;“John nailed the note on the door.”等等。国外学者如Buck,Volpe,Aronoff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名转动词作了深入的研究,国内如徐盛桓、王冬梅、周领顺、何星等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了研究。本文认为认知者根据不同的交际意图在同一事件范畴(event category)内选择不同的图形和背景是理解名转动词的机制。
  
  2.认知语义学中相关概念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就是指意象和概念的形成过程,它主要来源于认知者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在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概念化者(conceptualizer)主观地参与其中,而不是被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这种感知体验又是基于人类的身体构造的。所以语义结构不仅包含词汇本身的意义,还包含体验者在与客观世界互动过程中的身体经验、主观感受、百科知识等,这样词汇或命题的语义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任何一个表达式的语义都与认知域(domain)相关,认知域既可以是一个基本的知觉或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包括词汇的意义,体验者的主观感受及百科知识等内容。
  图形―背景理论是1915年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先生首次提出,后来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用来描写空间组织方式等。其经典的实验就是人脸-花瓶实验,就同一幅图形,有人把花瓶作为图形,把与之相对的人脸作为背景,而有人把人脸作为图形,把花瓶作为背景。由于人特殊的生理结构,人类在认知事物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分配同等的注意力于所有的细节。所以人类在观察事物时总会根据特定的语境而有选择地挑选关注的重点,而忽略同一认知域内的其它内容。人们选择关注的重点就是该认知域中的图形,其它的就是与图形相对的背景。
  对图形-背景的选择取决于认知者不同的认知需要,受认知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图形-背景是人类感知体验的直接体现。图形处于整个认知域的突显地位,而背景则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
  “范畴”一词在认知语言学中是一个用途很广且含义模糊的术语。一种事物及其类似成员(如椅子)可以构成一个范畴,一类事物(如家具)及其包含的事物可以构成一个范畴。范畴和概念从广义上来说等同,但严格来讲,范畴之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而概念指在范畴基础上形成的词语的意义范围,是推理的基础(赵艳芳2000:55)。基本范畴(如椅子,家具)在人类认知新事物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们对世界事物进行范畴化的有力工具。世界上除了事物外,人们还以某种动作作用于外部世界,人们要吃、穿、住、行等等,于是有了表示动作的范畴,产生了动词。这些动作也构成一定的概念和范畴,也是原型结构。世界是由事物和动作组成的,而动作又体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如人吃饭、马拉车,如此组成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范畴中,事物、动作是呈共现特征的,如吃饭需要食物、餐具、人以及吃的动作。在对活动进行描写的语言中,那些共现的名词和动词是可以相互定义的,所以名词和动词之间具有很强的认知依赖性。由此又可以组成事件范畴(event category)(同上:66-67)。原型事件范畴应该包含施事者、施事行为和受事,同时还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施事工具、施事手段等成分。
  
  3.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名转动词理据
  
  认知语法学学者Langacker认为名词和动词均属于抽象的语法单位。他认为名词侧重于表示“事物”,而动词侧重于表示“关系”。“事物”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稳定性的实体,而“关系”连接两个或更多的实体,虽然名词和动词表现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实体,但因为“关系”涉及到不同概念实体间的联系,因此需要不同的概念实体的参与。这就为表示“事物”的实体进入“关系”中提供了条件。同时,事件域也认为,在活动范畴中,事物、动作是呈共现特征的。在同一个认知域中,“事物”隐含有“关系”,“关系”连接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认知者根据不同的交际需要而选用不同的图形―背景。本文以“blanket”为例来说明名转动词的理据。“blanket”作为名词时,它的意思是(朗文高阶英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a cover for a bed,usually made of wool;a thick covering or area of something”,主要是“毛毯,覆盖物”之意。认知语义学认为词汇的意义来自于人们的体验,所以“blanket”的概念义也包含体验者的主观感受,如“温暖、舒适”等意义。同时根据事件范畴的观点,事物中包含动作,关系中蕴含事物。那么在“blanket”的认知域中也含“铺床或铺毯子的行为、铺床的人、铺床行为的结果、及其与之相关的百科知识”等内容,所以这些构成“blanket”的认知域。在这个认知域中,针对人们不同的交际意图,认知者对突显其中的某些内容,使之成为该认知域中的图形,图形之外的相对没有突显的内容则成为背景。如:“blanket”作名词时,认知者把物体本身或该物体由特定文化所赋予的意义置于相对突显的位置,把与之有关的其它概念如铺床的行为置于背景。因此,当“blanket”作名词时,它把物体本身作为图形,根据不同的认知语境强调“blanket”的款式、图案、颜色、尺寸、面料或温暖的感觉等概念。如
  (1)She bought a blue blanket to match the bed.(突显毯子的颜色)
  (2)What a beautiful blanket it is!(突显毯子的款式或图案)
  (3)Bring me a blanket!It is a bit cold here.(突显毯子的衍生义“温暖”)
  当“blanket”作为动词时,它的意思是(朗文高阶英语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to cover something completely with a thick layer”(正如人们把毯子铺床上)。因此在整个“blanket”的概念域中作者突显的是铺床的行为、过程或行为的方式等,而把毯子的质地、款式、图案等信息置于背景的位置。如例句:
  (4)Snow soon blanketed the frozen ground.(突显铺毯子的行为,这里是比喻意义)
  (5)He blanketed the grease fire with sand.(突显行为的结果:盖,压制或扑灭)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认知者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环境在同一个概念域内进行图形―背景的转化。这种转化的前提是事物和动作是辩证统一的。任何一个事件域都包含事物和动作两部分。事物是运动中的事物,运动是物体的运动。图形-背景也符合人类的生理特征,即人的注意范围是有度的,会根据特定情况而关注某些方面相对忽视其它方面。
  
  4.结论
  
  名转动词是一种非常活跃的构词方式,而且近年来呈现越来越活跃的趋势,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以“blanket”为例分析了英语中的名转动词的认知过程。在同一语义域内对图形-背景的选择是理解名转动词的关键。一般名词表示事物,所以相对突显的是事物本身,它是该认知域的图形,与之相关的内容则是背景。而当名词转化成动词后,该动词还隐含有原生名词的部分信息,但是它选用于事物相关的行为、行为方式或行为结果作为图形,把名词突显的事物作为了背景。这种在不同语境中图形-背景的转换是以不同的交际目的和意图为前提的。
  
  参考文献:
  [1]Gibbs,R.Embodied Experie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J].Brain and Language,2003,(84):1-15.
  [2]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F.Ungerer &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何星,孙金华.识解操作与名动互转[J].外语研究,2007,(2):12-17.
  [5]彭月华,刘正光.名词动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外语学刊,2007,(6):40-45.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袁野,李丹.语言理解的体验性及行动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3):47-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