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炜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文字阅读在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情感和思维、得到审美体验和享受等方面的功能,是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结合教学实际,我就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方法。
  一、兴趣学生课外阅读的源头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故事激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跌宕,期待结局之际,教师戛然而止:“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内容会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去主动进行阅读,这比任何说教效果更佳。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教师应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教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能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阅读非常有趣。这将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则不仅眼前受益,而且将伴随整个人生。
  3.介绍读物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后,教师可介绍《水浒传》;教学《三顾茅庐》后,可介绍《三国演义》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学生会被兴趣推动,借阅有关书刊的要求更强烈,会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必然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源头,但是学生只凭兴趣毫无目的地在茫茫课外书海中“走马观花”,其收效肯定甚微。好的习惯让人终身受益,所以教师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成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学生要有“三定”的习惯。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养成的。一是定量。要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订一个读书计划。二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读完一本的习惯。三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几天不读。
  2.学生要有摘录好词好句的习惯。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的增强,可培养学生摘录好词好句的习惯。鼓励学生在阅读时,把一些生动的,自己感觉比较美的词或句及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摘录在小本子上,并按门别类进行分类。隔一段时间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使全班同学感受其中的美。若时间充足的话,还可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美在哪里。
  3.学生要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课外阅读常用的方式是默读,教师要教会学生默读,告诉他们默读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利于理解思考阅读的内容。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文中或作勾画、或作批注、或写提纲,感受较深的可写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定期交流。例如:读不懂的地方画一个小问号,优美的句子下面画波浪线,自己认同的观点旁边画个感叹号,划出重点句段,对精彩的地方作出评价,写写读后感,等等。运用边读、边想、边动笔的阅读方法,既可以高度集中注意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学生要有交流心得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地广泛地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养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更加深远。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
  三、创设各种条件,促成学生的阅读
  1.保证阅读时间。教师应提供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外,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又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周划出一两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另外,教师还可以和家长合作,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校时间之外,仍旧能保证一天的阅读时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课外书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效果很好。
  2.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书。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因此,在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后,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
  3.开展读书评比。为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利用早读课、语文活动课、阅读课,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诗文朗诵比赛”、“《读后感》交流会、“手抄报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反馈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能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可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比较持久的兴趣。
  无论是阅读教学的现状,还是时代与社会的要求,都需要我们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更需要组织学生强化课外阅读,激励大量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品尝到无穷的乐趣,从而促进阅读兴趣不断拓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将来博览群书打下扎实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的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创设各种条件促进学生阅读,那么读书就会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就会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天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9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