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计算机网络,教学轻松又快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季剑晖

  摘 要: 自CAI这门教育技术引入开始就引发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争议。那么网络应用于教学到底是弊多利少还是利多弊少呢?结合自身的实际运用,本文作者在此谈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应用感受。
  关键词: 英语 计算机网络教学 应用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升级,老师们早已摆脱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形象。而当计算机网络风靡全球以其不可抵挡的极速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时,它也名正言顺地进入各大中小学课堂,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为我们研究教学,积累经验,交流心得,提高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的确,自CAI这门教育技术引入开始就引发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争议。有人困惑:它是否真那么必要?有人反感:开公开课才用,为用而用,做作!有人自嘲:使用电脑上课,教师只能固定在讲台上,活像个电影放映员,很少能自如地到学生中去。有人苦恼:制作课件,费时费力,哪有多少课余时间耗?这些想法大家应该多少都曾有过,但随着对计算机操作的日益熟练,随着多媒体教室的普及,随着计算机自身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上的众多资源共享,同时参与学校组织的“计算机网络与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不断地学习、摸索、思考、探究,我终于从为如何使用而迷茫、为是否有效而困惑中走出来,成为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热衷使用者。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坚信任何一种外语归根到底不是“教”会的,也不是“学”会的,而是“用”会的。那么在缺乏现实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如何创设语境,使学生达到“逼真”意义的“用”,却着实令人颇费心机。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们,它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的交互性和智能化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单调形式,它的可说、可视、可听、可写的特点既凸显了学习语言的趣味性又充实了课堂内容,扩大容量,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实践和使用中,我认为对某些特定的教学活动,若运用计算机网络作辅助则更方便、更直观、更有效。
  一、用于一些西方风俗、文化介绍性学习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师应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在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同时,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牛津英语5A第四单元就涉及万圣节的介绍。万圣节是英语国家的重要节日之一,该节日的文化风俗对大多数中国小孩子来说是陌生的、新奇的,倘若就空口介绍,一方面会因不够直观而不能感受其节日气氛,另外又会因只能用中文解说而白白浪费半节英语课,失去英语课堂特色。因此,教师不如从网上找到相关图片和影像等资料,把它们制作成简单实用的课件,再配以简要的英文解说、必要的新词呈现,使学生在带有趣味性地了解万圣节风俗的同时也学会了相关词汇:mask,pumpkin,pumpkin lantern,candle,change。也学会了“What masks do you like? Do you like(horses)?”等关键四会句型,由此又复习了大量动物词汇,可谓一举多得。
  二、用于抽象或难解的概念性问题
  英语的使用是一种主动性和预见性的过程。一词联想,群体记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常常看到:对于一些英语语法规则,学生看似都知道,但使用时却往往顾此失彼。鉴于此,仅凭有限的课堂模拟是不足以使学生理解并深化认知的,这时我们完全可以拟定一些相关语言事实和现象的图片或影像,以便使学生在思想上深入思考它们的同时也非常直观地认识到语法规则的实质。如:在学习使用现在进行时的句型时,同学们不是忘了be动词,就是忘了v+ing,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时态的真实意义,倘若此时我们采用状态描述法,呈现适合用现在进行时表达的图片或影像片段,那么该语法规则就不再是学生死背硬记的,而是学生通过多次地直观表述学会的。至此,学生的思维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或某一方法。教师应适时地充分地肯定他们的独创性。只有充分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使学生活学活用。
  三、用于某些重点、难点的突破
  每一个学习单元都存在着应有的重难点,单纯的讲解和操练对一部分理解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是有困难的,也会引发一些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果不连贯学生的畏难情绪。利用电脑课件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可多变性有助于引导该类特点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帮助理解并能加深印象。如名词变复数的不同变法,可用醒目颜色标示复数变化部分,提醒学生注意到变化规则,通过视觉刺激强化认知,引导他们根据名词复数变化特点进行规则总结,用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则记忆更让他们有成就感,也能做到更好记忆。又如There be句型及有关它的句型转换,其语序和表达习惯与中文不同,学生在使用时总是顾此失彼,这时就可用多媒体呈现句型公式,配以适当情境,让学生进行关键词替换,在反复的口语强化练习中达到较好的熟悉程度,课后辅之以笔头练习,用该句型介绍自己的学校、家、卧室等,既增加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又顺便了解了学生的掌握程度。
  四、用于师生的课余交流
  目前的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交流与讨论也成了以该理念为基础的各种教学模式中的一个必要环节,而计算机网络正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与讨论的延伸场所,它突破了传统课堂环境中无法实施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局限性。在互联网上实现交流与讨论有多种途径,最常使用的就是QQ、Blog和E-mail。老师们可以在博客上或QQ上与学生交流,讲悄悄话,布置任务,把他们的好的英语作文和精彩课堂表演片段录像和照片放在上面供他们随时欣赏和回味,学生也因此可以向老师随时请教不懂的地方,说说自己的困惑,师生还可以像朋友一样聊爱好、生活等各种话题。这样的交流也会大大提升老师的亲和力,增加师生间的融洽度,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最难能可贵的是,这样建立起的师生情是“人走茶不凉”的,毕业后的他们依然会通过网络常与他们所爱的老师联系,有的是报喜讯的,有的是诉苦的,有的是讨论学习的,有的是对人生困惑的,有英文的,有中文的,让我们理解了所谓“延伸教学”的另一层含义。
  当然,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并不仅仅止于此,它还为我们扩大了交流范围,提供了广泛的英语阅读学习资源和英语教学交流的平台,不仅是师生间,还有同行间,甚至与家长间的交流都使我们的教学日益丰满,愿这些教育工作者能最大可能地实现我们最期望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如今,网络能帮我们实现它,使我们成为完整意义上的教师:我们不但是传授知识,而且在育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95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