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小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灵灵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关键词:信息;学习环境;教学方法;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201-01
由于各地学校基础硬件条件的不统一,造成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程度不完全统一,因此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内容上和深浅上不一样;而且教材内容存在重复性,小学学了中学再学,学生对教材上的内容不感兴趣。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必须转变观念,提升理念,寻找适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认真钻研教学实际与新课程标准的接合点,灵活多样的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学会知识,溶会贯通,拓展能力。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任务驱动式式教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要尽量的精讲,课堂设计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有学生要完成的任务。讲课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5分钟,把剩下的时间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教师要巡回辅导和及时组织学生点评和互评。完成任务者可获得自由上机的时间,自由上机包括游戏和上网。在自由上机的“诱惑”下,任务也会很快高效的完成。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模式化的教学,此种教学方法把教学任务分成几个具体的任务,从而把学生的上课时间划分的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
(二)及时的评价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肯定,对于老师来说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成就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是每一位学生的精神需求,甚至老师能够记住他的名字,对学生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为了进一步认识学生,我还努力开发了“凌波多媒体广播系统”里面的“签到系统”。这两项措施使我认识了不少的学生,在此基础上我及时运用表扬的武器,课堂上把问题交给学生,由学生来回答,不管回答的对与错,都从不同的方面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并发动学生来评价回答问题的学生,找出其优点和缺点,这样不仅使学生收获到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努力补上去。
(三)形象教学法。现在都在提倡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事实也证明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极大的促进了其教学的效率,而真正的信息技术教学却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先进技术,没有必要使用课件。其实不然,形象的课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一些繁、乱、难的问题一目了然。对于信息技术中的理论性较强的课,计算机中的一些概念,专业术语比较难以理解,这时不妨打一些比喻,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比如在初三信息技术考试理论题中在讲解计算机的组成时,我用一个车间的工作流程来比喻,谁在控制,谁在运输,谁在制造等等。
二、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竞争
信息社会中既需要竞争,又需要团结协作。因此培养学生的这种思想和能力尤为重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利用我校学教案式分组教学有利条件,以小组为单位,从事学习活动,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如我在教授八年级演示文稿时,因为演示文稿中既有文字,又有图片,还有声音、视频等。因此需要学生熟悉网络,懂得下载资料又要懂得演示文稿的制作技术,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学、主动练。我利用班内已经分好的学习小组,七个同学一组,同组的同学各有分工,互相配合,有专门选图片的,有整理文字的,有技术支持的等等。学生间语言更贴近,更能沟通,互教互学。练习一阶段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展示好的作品,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进一步激起了他们的好胜心,让他们真正感受合作学习的愉快,集体归属感,同时也刺激了不同组之间的竞争,把学习层次提的更高。
三、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鼓励探索的教学策略是针对学生学习计算机有浓厚兴趣和对计算机的好奇心、探索心而提出的,这正是探索性教学的心理基础,它构成了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与此同时,这种好奇心、探索心的满足,也能带给学生精神上的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说,鼓励探索的教学策略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日后继续独立学习、独立处理问题的生活能力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鼓励探索的教学策略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引导学生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而不在于要得到什么统一的答案。
四、结束语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要上好信息技术课,需要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时时处处注意观察、总结,努力践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学好。
参考文献
[1]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3]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N].中国教育报,2000.11.
[4]王旭卿.美国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2).
[5]樊志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200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28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