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青艳 肖 朵
摘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有利于校园人文教育的发展。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爱的艺术,没有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没有对学生内心世界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关注,没有对学生足够的耐心,就谈不上对学生真正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08-01
一直以来,就很喜欢《先知》中的这段话:“我说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是有了激励;一切的激励都是盲目的,除非是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是有了工作,一切工作都是虚空的,除非是有了爱。”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而爱学生的前提我想就是处理好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那么如何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结合工作实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信任并真正尊重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会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宽容,“以己之身,及人之身”,从学生所处的情境中设身处地的考虑对方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信任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并给予机会。刚开学来的时候,有两个男生纪律涣散,不和任何人请假,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有时在公共场合还随地吐痰,和老师说话的时候常用不良手势。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觉得简直是不可救药。但转而又想,他们既然来到我们班,就不能放弃他们,更不能因为他们而影响整班的学习生活。于是,我开始关注他们,找他们的闪光点,继而发现他们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只是生活习惯不好。于是我开始和他们有意识的去表扬他们,和他们去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告诉他们其实他们很优秀,只是有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看到我对他们的肯定后,他们告诉我由于他们的基础不好,所以缺少信心。于是在重大活动的时候,给他们机会展示自己,让他们找到自信。
二、赏识学生
辅导员应充分发挥期待和赏识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在入学教育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缺少时间观念、纪律散漫、不爱学习、喜欢接话茬、个性又很倔强,我想这个学生很可能是我这个班的一个典型,军训的时候我还让系带队老师关注一下他。军训结束后,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个热情、集体荣誉感强的学生,在经历了足篮球比赛后,在班会中我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在后来的各项活动中,他表现都非常突出,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学生需要我们的赏识,你的赏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
教师应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1.充分利用时间与学生交流。有的学生因为考试失利而感到失落;有的学生进入大学而不知如何生活而感到茫然;有的学生感到空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我帮助他们对自己进行规划,告诉他们要树立自己的目标,并给他们提供各种信息。如就业形势信息、升本考试信息等等。
2.利用多种形式和学生沟通。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分享学生的喜悦,我们班男生足篮球比赛虽然输了,但是他们的表现非常好,比赛结束后我给每个参加比赛的学生发去短信,告诉他们我为他们的表现感到自豪;给学生宿舍打电话了解情况。多种渠道的了解,使我对学生有了更多地了解,也更清楚的知道了他们的需要,同时学生对我也多了一份信任。
3.用心走近学生。天气变化提醒学生添减衣服;学生过生日了或是过节,我会发个短信送去我的祝福;发现学生情绪不好,主动和学生接触,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有很多学生愿意和我交流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把我当作朋友。有的学生毕业几年了,遇到问题也会向我倾诉,遇到高兴的事也会告诉我,让我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4.用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学生病了,我会打电话或发个短信表示问候,有时陪同学生去医院看病,多次为学生垫付医药费。工作几年,去医院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学生,有时甚至是深夜。当学生遇到特殊情况缺少生活费时,也多次借钱给学生。赶上在学校过节,我会买来一些水果和学生一起过节,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真诚。
5.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性的大写的“人”。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思想,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有自己的选择。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同时我们自己也会收获更多的笑容!
参考文献
[1]谭昆智 杨力.人际关系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2]吴云清.论女教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7月.
[3]教育部人事司.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新华网.2004-1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2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