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的育人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玉红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小学音乐教学的工作经历,从以乐益德,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乐益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学习观和以乐益性,促进学生培养健康的情操感上下功夫,探索了一条小学音乐教学的新路子。
  关键词:探索;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06-01
  
  贝多芬曾说:“音乐能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有更高的启示。”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更突出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的地位,为学校的全面发展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以乐辅德,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音乐教育有助于开发和促进智力的发展,这已成为了共识,近年来,更多的人意识到,音乐教学更可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以音乐教学触动情感世界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采用讲解示范法、综合训练法、合奏指导法,通过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乐来表情达意,直接触动学习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进行渗透和影响,以致达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以乐辅德的作用。
  (二)以音乐教学促进德育教育
  由于教学的选曲大多来自中外经典名曲,将革命历史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等贯穿到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爱憎观念,唤起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形成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精神振奋的良好风貌,也养成乐观豁达、聪敏理智、通情达理的健康心理及行为习惯。帮助学习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以音乐教学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学校作为学历教育的同时,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生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在相关的考试中得高分,而是要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不被困难压倒、不为诱惑所动。人生观教育也不能仅仅是让学生感动,而是要让学生感到有用,要让学生体验到超越狭隘自我的快乐,从而使我们的人生观教育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也坚定不移地贯穿了以“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为主题的人生观教育,进一步坚定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理想信念。
  二、以乐促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学习观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以牺牲儿童的学习兴趣、创造探索精神乃至人的个性为代价去实现某个确定的目标。因此,应发挥音乐教学的优势,通过素质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一)抓基点,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许多学生在一入学时,对于音乐课特别有热情,但是由于教学形式的陈旧老化,使他们在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前,就拒绝和放弃了学习音乐,这种现象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特别是音乐课,学生不得不在老师的威逼下,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枯燥的技术性练习。因此,“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念,必须从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学会自主性学习。音乐教育者必须坚持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入手,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通过学习方法,促进学习文化课的学习。
  (二)抓焦点,突出“三个面向”的方针
  小学音乐教育因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学生更好的与自然、与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途径,还发展了个性与特长,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开朗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
  三、以乐怡性,促进学生培养健康的情操感
  一位哲人曾说过“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时不在”,音乐教学就是要让音乐成为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成为淘冶性情的熔炉。
  (一)从心理学上讲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音乐教学必须强调音乐情感体验[2]。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当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控制能力,学会在繁杂的“音符”中整理、分辨、选择、回避更精确、更有效地把握节奏,更善于抓住音乐表现的关键,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文化学习中去。
  (二)从艺术价值上看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诚如马克思所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音乐具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它主要是在音的运动与结构中让人们感知美、享受美。我校在音乐教育中注重把握音乐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让他们欣赏、感受、体现、创造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从情感建立的基础上看
  学生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愉快情感,情感消极压抑会造成精神疾病。和谐、欢乐、团结的生活环境是健康情感的重要条件,将爱与合理要求相结合,不仅使小学生充分得到爱,而且也是增长知识,提高认识,培养深厚情感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将音乐家们不平凡的奋斗人生、音乐作品的艰辛创作和学生在音乐中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比较,随时随地注意磨练学生的意志,树立起将音乐活动坚持到底的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郁正民,中学音乐教学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280-28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1-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4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