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 慧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在此方面作用独特。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更多的为那些大多数将来不能成为音乐家的学生们着想,鼓励和帮助他们从音乐中享受愉悦,获取启迪,是我们音乐教育者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讲,就是要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全面开发,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很好地贯彻这一思想呢?我认为应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
(1)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是创造性学习的基本动力。兴趣本身不属于音乐能力,而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但兴趣能激发学生对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动力。学生只有发挥主体性,才能使其学习更有创造能力,从而主动地获得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求,而音乐恰好能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例如学生在聆听音乐时自然地表现出各种动作,表情就是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选一些有风格特点、节奏鲜明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敲出拍子、尽情舞蹈等,启发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如让学生欣赏音乐情景故事《龟兔赛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领会乌龟、小白兔的形象与不同的声音、乐曲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重放配音,让学生在音乐中模仿小白兔和乌龟的动作,这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在模仿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另外,也可以选择一些优美抒情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中讲故事、朗诵诗词等。这些形式对学生今后的语言交流、智力发展都大有益处。
(2)培养思维开放是创造性学习的首要前提。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的创新因素。而培养思维的开放性应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①树立开放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带着音乐教材走向教师”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它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和认识速度,帮助和鼓励他们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使其逐步完善认识结构,不断提高个体首创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激活开放的思维方式。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属于相对创新能力,也就是学生个体的首创性。因此激活开放的思维方式,重点就在开发学生的个体首创能力。例如:在音乐教学中可以用同一节奏或同一歌词编配不同的曲调,让学生在求异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还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如在音乐教学中,可将同一节奏编成不同的旋律后,让学生选择哪一个比较合适,哪一个比较好听;又如,当学生学会一首歌曲后,让其自编动作上台表演,请其他的同学帮助选择哪个动作更好等。这样通过各种灵活的方式,就不断地激发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方式,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
(3)想象是创造性学习的主要基础。音乐实践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想象的心理活动。作曲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表演是一种再造现象,欣赏是一种知觉想象。同时,音乐的非语义性,不具象的艺术特点,可以令人在广阔的想象天地中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美。“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因此加强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很多。如在教学中播放音乐,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由音乐引起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另外,也可以通过欣赏音乐来引导学生进行动作、语言和绘画的联想等。多种多样的方法使学生的音乐活动显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效果也比较好。如将《拾稻穗的小姑娘》这首曲子放给学生听,同时给学生讲一个关于《拾稻穗的小姑娘》的故事,学生就好像身临其境,一会就能画出一幅小姑娘拾稻穗的画面。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涉及许多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研究探讨的东西很多,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很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逐步完善,形成方法条例,更好地推动音乐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7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