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中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学好物理学和发展物理学的基础。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两个部分。通过物理实验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方法,锻造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参与能力,陶冶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强化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等。可见要达到培养学生学好物理的目的,就必须高度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一、要敢于进行实验探究和实验改进创新
初中学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推理、判断的能力,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整理与总结,会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诱导提示与启发下,尽量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简易的、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实验,既引起学习兴趣,又加快对知识的认识过程,如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走进实验,在教材实验要求和老师的辅导下,通过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发现相互吸引;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是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接近时,发现会相互排斥;有几位同学自主联想到生活实践中,塑料包装带,把它撕成两根(约20cm长,甲和乙),左手执包装带,右手往上一勒,就会出现奇迹,下端被撕开的甲和乙两根包装带“怒发冲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用右手的食指或拇指去靠近它们会出现吸引现象(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同样的方法分别使包装带甲和乙带电,然后把甲和乙两根包装带的下端靠近会出现相互排斥现象(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这一改进可加深学生对“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影响极深,回味无穷。
二、简化实验,诱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初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能力基本都是建立在简单的基础和浅显直观的认识上面的,对于较复杂而又不具备器材的抽象思维的实验,他们是很难完成的,如教材中有些实验,只是讲前人如何实验而得出的结论,而就现有条件学生又不能具体做的实验,对这类知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模糊而又陌生。如果我们模仿类似前人的实验,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给学生创造认识问题的便利条件。如“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看到书本上那么宏大规模的实验,感到可望而不可及。假设我们把这一实验用一段胶管连接两支针管来代替,用两个人向着两个方向拉针管的活塞。只要胶管和针管不被损坏,无论如何是无法拉出任何一支针管的活塞。实验室还可以使两支针管的活塞与顶端保留部分空隙,移动一支针管的活塞,另一支针管的活塞也跟随着移动。表明大气压强的真实存在和作用。还可以用一小块硬纸板,中间系上线连接到弹簧测力计上,把它放在水平面,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它从水面上拉开,也能表明大气压强的真实存在和其作用。这一简化实验,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了依托,有了推理知识的依据,就能提出很多的问题,诱发思维,无形中推动教学的进展,提高教学质量。
三、增强实验的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教学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通过实验引发学生兴趣爱好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执教者深入思考,诱发学生的兴趣就不难做到,如“水不易传热”的实验,可在试管底部水里放上一条小鱼,给试管顶端的水加热。水沸腾了,可试管底部水里的小鱼仍自由自在地游动。在讲到人是很好的导体,干燥的木是绝缘体时,可演示:人站在干燥的木凳上单手拿着火线,用测电笔测试人体各部分,奶管发红光,可电击不了人(这实验得特别小心,原则上不提倡)。这能诱发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安全用电等一系列的兴趣和思考。在讲到不善于传热的物体时,可将一张新的纸币沾上汽油点燃,当学生看到一团火焰迅速燃烧时,把这团火焰立即夹在书中。火焰熄灭后,打开书,纸币安然无损,用手触摸纸币,温度很低,说明纸是热的不良导体。
只要我们经常做以上类似的实验,就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爱好,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会事半功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