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查永清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生的知识面较之以前拓宽了许多,然而一些学生眼高手低,自以为是,自以为什么都懂,又或者对一切都很漠视与漠然,逆反心理很重,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些不良影响在行为上表现为胆大包天,逃课打架,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学生在课堂上爆出“粗口”,特别是在政治课上有些同学认为政治老师是大骗子,对讲述的内容充耳不闻,甚至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师生关系“渐行渐远”。种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更需要我们去化解冲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换位思考
师生关系是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保证。要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一方面我们要求学生站在老师的立场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除了说教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如主题班会或“假如我是老师”等主题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当老师来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体会,从而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苦口婆心。老师更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放下师道尊严,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处理问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有时也要考虑学生为什么上课不注意听讲?为什么不认真完成作业?为什么学习热情不够?若你大发雷霆当众简单粗暴地批评或勒令他不要上课或罚他重做几遍,把自己推向学生的对立面,这样只会导致冲突愈演愈烈。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不希望总被别人批评,如果粗暴地对待他,他的自尊心就会长期受损,引起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影响到他以后的发展。如果你这样说:“像你这么聪明的同学怎么可能不完成作业呢?肯定是忘带了,下次记得把它带来好吗?一定要记得哦。”这样即使他没有做也会去补做,更会对老师抱有好感。
二、交流沟通
师生关系的紧张,一定程度上是缺少沟通了解造成的,只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比如上课乱说胡闹,一些学生不好好听课,老师怎能不生气?如果在课堂上“发飙”,狠狠地训斥学生一顿,可惜,该听训斥的人充耳不闻,这不等于自己找气生吗?但是,你爱听不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吗?当然是不行的。这时老师需要与学生心平气和地“沟通”,一方面要从多方面关注学生,包括他们的情绪、学习成绩、健康情况等,及时给他们以关怀和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在课外经常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想法,从而增加彼此的感情和信任。我每学期的第一堂课都会把QQ号码留给学生,很多学生在课后都主动地加我为好友,可见他们还是希望与老师交流的。事实上,班上很多学生喜欢跟我在网上聊天,告诉我心事,关系够“铁”的话,还会告诉我“情感问题”。有一个男生经常逃课,有一次,我下班回家,打开电脑发现他也在线,于是,我就主动问他为什么逃课,他说早上起床起晚了,就不想去教室了。这时,我没有“训斥”他,因为我也曾经有起晚的时候,而是转换话题和他谈谈别的,说了很多心里话,彼此了解了不少。看得出来,他对高中的学习很厌恶了,甚至失望,很有自己的想法,我也说了许多安慰他的话并且鼓励他不要悲观失望。后来,我上网只要看到他在线,就会主动地跟他随便聊聊,至少这样,他逃我的课的次数变少了。
三、尊重欣赏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与优点得到教师的认可与尊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你做得很好,老师也没想到。”……这些语言虽然简单,却能鼓舞学生的斗志,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潜能。作为回应,学生会以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教师的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在某些方面做错了的时候,教师一味地斥责,甚至气急败坏而“粗口”,只会在学生面前暴露“粗野”的形象,让学生失望。对于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给予的是讽刺与嘲笑,而不是挖掘其中的合理成分,学生自然对老师没有好感。因为老师面对的是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与认识。老师在讲台上“训斥”是没用的。卡耐基说:“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它常常伤害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他的自卑感,并激起他的反抗。”学生要尊重老师,同时,老师也要给学生以肯定,要懂得尊重与欣赏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乐于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总之,我们要尽力改善不良的师生关系,化解师生冲突,才能真正把自己和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做到换位思考,在思想和行动上接近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与学生交流沟通,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那么,师生的冲突自然会减少,师生关系自然会更融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8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