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慧
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不知不觉地心驰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当我们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
可在教学实践中,我却经常听到学生抱怨数学太难,数学课枯燥,不喜欢学数学。特别是进入了高中,相比初中数学,高中数学任务更为繁重,内容多而且抽象,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甚至开始讨厌数学,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数学成绩也是一落千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乐学,让数学课堂兴味盎然?我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做了以下思考。
一、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不但能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入新课的方式一般有开门见山的直导式,有观察规律的发现式,有实验操作的演算式,有具诱惑力的问答式等,无论用哪种方式,都可以直接提出与课本有关的问题或通过诱导的方式提出问题,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形成克服困难的主动积极的心理倾向。可以使学生利用已知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能给学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感。有时也可以用故事情境引入。例如,讲《极限》时,教师可以解析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来调动学生学习极限的兴趣;学习《等比数列》时,可以讲述古代印度太子“西拉谟”鼓励军棋发明者的故事。这样以故事索引,当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时,再言归正传,把学生欣然带进“兴趣化学习”之中。这种设置悬念的方法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学生能积极思考,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再如学习指数时,给学生讲述国王赠米的故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津津有味听着故事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生活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用生活情境引入。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听优质课,上课的内容是比较线段的长短。一上课,老师就叫了一个比自己高一点的学生上台。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站在台下,看起来比学生高。然后问学生谁高。学生一致回答:上去的同学高。老师比了比,说:我不明明比他高吗,怎么说他高呢?学生说你站得比他高,要站得一样高才公平。这样,就引出了线段如何去比较长短,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可以更好地为高中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这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线性规划问题、优化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二、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有些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数学学了没用。其实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在教学中如果能实实在在地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大大增强,学习效果也更好。
对此,我有两个教学实例:一是在学完分段函数后,我让学生写出当地的士计费与里程的函数关系式,并计算从学校打的到火车站的费用,要求分组完成。学生们讨论很热烈,每一个组都在认真地讨论,几乎每个组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事后证明,学生对分段函数的性质掌握得特别好。二是关于分期付款的问题。我把自己购买房子的情况告诉他们,要他们计算月供。尽管计算起来很复杂,很费工夫,学生们却兴致很高。通过大家的努力,计算出的结果和银行的数目很接近,学生们激动不已,感觉学有所用了。不少学生回家还拿出自家的房子来算,甚至和我讨论哪种供法合算,俨然一副理财师的样子。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感情。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有帮助。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将师生关系准确定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伙伴,与学生彼此平等,共同成长。师生人格的平等,能使学生享有探究的自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善待差异,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价值。满足学生精神的需要,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另外,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很重要。亲切的笑容,幽默风趣的语言,耐心细致帮助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的成长,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心目中完美教师所拥有的特点。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老师所教学科的学生为数不少。以前去听过一些特级教师的讲座,看过他们的著作,觉得他们被学生所拥戴、所喜爱,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精湛的教学技艺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焕发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有效方法。有了学习兴趣,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启迪他们的思维,使所学的知识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9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