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语文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孟亚娟

  摘 要: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的孩子对事物冷漠,心理和情感脆弱。语文教师肩负着语文教学和健全学生人格的双重责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课本中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认识自我,科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利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大爱情怀。如此,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课堂,也是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德育课堂,充分发挥了语文教学的优势,显示了语文教学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 健康人格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生活在今天的孩子来说,无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生活在都市,一方面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对亲人冷漠,对学习和未来无所谓,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态度;另一方面,因为欠缺磨炼,在心理和情感上往往比较脆弱,缺乏面对困难的坚强和勇气。这些问题的存在仅仅靠几堂心理课是难以解决的。实际上,语文教师肩负着语文教学和健全学生人格的双重责任。
  钱理群先生说过:“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人在年轻时代以这样的精神素质垫了底,以后无论遇到了什么艰难曲折,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精神的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坚守住基本的精神底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健全学生人格的重任,笔者从实践中得出如下一些感悟:
  一、从课本中寻找正确的价值观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设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外,德育目标的确立经常是被遗忘的角落。实际上,它和知识和能力目标一样重要或者有过之而无不及。通过对优秀选文的学习,不但能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还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自身的发展与生命质量的提高。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表达了对社会和人生的独到见解,强调志、力、物三者的关系和“志”对成就一番事业的重要性。王安石对人生积极进取的态度能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疑惑和不解,我们可以从苏轼的《石钟山记》中,找到正确的态度:勇于探索、注重务实。学习《劝学》,启发学生总结出学习动力不强的现状,进行适时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坚持不懈地努力才可达到的。从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给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念。莫泊桑的《项链》、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等国外的选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渗透着人类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是人类用生命凝结成的精神财富。
  二、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认识自我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无论是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已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独立判断能力增强。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来组织语文课外活动,例如举办文艺作品欣赏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等,这些听、说、读、写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做摘抄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形式,坚持每星期做摘抄,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对世间万物的判断力。课外写作活动还可以编写板报、墙报,创办文化角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自我的能力和价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在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三、科学引导,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仅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引导学生联系教材读原著,读作家的相关作品,读相同或相近主题的名篇名著,还可以做延续和拓展。我们固然强调对课文有深入的认识,但过分地纠缠于教材,是不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的。因此,根据课文的实际,我们应有意识和及时地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课外读物,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拓展。例如学过《离太阳最近的树》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看有关“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书籍,让他们对自然有更多地珍惜和关爱。
  在学生的作文写作及日常练笔训练中,增强对是非的判断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作文教学是实现“语言与思想”的综合训练过程,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健康的人格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而另一方面,学生作文写作及日常练笔的过程也是提炼和升华思想、促进正确的世界观和健康人格形成的过程。因此,要通过对学生的作文写作及日常练笔训练,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要着力于对学生思想上的积极训练,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对于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想倾向,教师应及时指点迷津,帮助他们拨正偏转了的思想航船,透过事物的表象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例如让学生写有关“比”的话题作文,引导学生把“比”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悟透,这样才能写出一篇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同时学生正确的观念也得到了培养。此外,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要求我们在作文写作及日常练笔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生活、乐观生活的态度,在作文写作及日常练笔训练中过多地表现生活的阴暗面,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利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大爱情怀
  除抓住语文课堂及相关语文活动进行德育教育外,发挥大语文的优势,把生活中鲜活素材作为教育学生的一本难得的语文教科书。
  这几年极不平凡,雪灾、人祸、地震等接踵而至,给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物质、精神和情感上的创伤。但灾难基础之上的关于人情、人性、人文、乃至生命价值的重新思考,将使我们获得新的动力去创造未来,必将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净化,在思想上得到沉淀,在人格上得到完善,在生命价值上得到重塑。
  灾难发生后潮水般奔涌而至的大量刻骨铭心的材料:小男孩敬礼的画面,手机上母亲的短信遗言,废墟中教师用身体保护学生的定格姿势等等,相信每一个鲜活的内容无不让悲痛、怀念、生命、珍惜、感动、无私、坚持、勇气等关键词进入学生的心灵。即使外表看起来再“冷漠”的学生,面对电视上每天出现的大量的惨不忍睹的画面和不断更新的庞大伤亡数据,灾难过后媒体以各种形式的表达,如评论、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甚至包括电视上主持人特别时期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明星艺人们在演出现场集体的朗诵内容等等,都是为学生开设的语文补充课堂,它们无不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震撼,播撒爱的种子。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关爱他人、爱国、爱民族的大爱情怀。
  当人们沉浸在感动和大爱中时,“范跑跑”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妨组织学生也进行一次关于“范跑跑”的讨论会或辩论赛,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懂得什么是责任。学会勇于承担责任。在生活的材料面前,责任意识轻而易举地植入学生内心,以往的困惑都迅速化解,比说教更有意义和效果。
  纵观我国古代孔子“循循然善诱人”的德育渗透,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德育渗透,我们不难发现,“渗透”是语文德育的最主要特征,也是语文教育特有魅力的表征。语文课上除了传授语文知识和能力以外,还要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实际讲解做人的道理,一手抓智育,一手抓德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志洁.让生命教育渗透语文学科.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4(上半月).
  [2]马兴贵.灾难,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3(上半月).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阴市商业职业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0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