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班级管理“四步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鲁梦薇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大课题,班级管理的好与坏,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成与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关键在于良好的培养过程,那么,班主任怎样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呢?我认为应“唱”好以下“四步曲”。
  第一步、依靠学生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群体,执行者主要是学生。因此,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就必须依靠学生。学生参与制定规章制度时,会根据自己的认识,自身的实际,具体提出建议,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所提的建议中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思想状况,以及认识程度的深浅,对症下药,纠正错误的认识。班主任应尽量直接采纳学生提出的建议,需要修改或补充的,必须取得学生认可后,才作为班规。因为只有他们自己制定的制度,在执行时,才能做到完全遵从,不打折扣,才能使班级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第二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制定出来后,教师如果能把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的目的意义向学生讲清讲透,学生是能够正确对待的,也是能够欣然接受的,因为学生也是个思想者。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安全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反之,学生就会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一片爱意,学生就能自觉地、主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学生下河、湖、塘游泳的安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步、形成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要经过长期反复训练才能养成,在这个过程中开展监督与自我监督,便于促使学生养成持久、稳固的良好习惯。监督能进一步使学生深刻体会自己是班上的主人,班级就是我的“家”。班主任、班干部监督我,我同样有权监督班主任和班干部以及其他同学,形成互相监督的管理制度。别人监督着自己,自己就不敢不遵守纪律。既然别人在监督我,我同样要监督别人。这时思想上又产生这样的念头:只有自己做到后,才有资格要求别人做到。时间一长,就逐渐形成了自我监督的好习惯,逐步实现由“自律”向“他律”的转变。养成了对自己负责的同时,还要对他人负责的良好品格。大大促进了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第四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管理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班主任对班级工作不要事事过问或随意干涉,让学生自己决定班级大事。学生无法解决再进行引导,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讨论后再决定。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管理,只要不遵守班级班规的行为,无论是谁,都管。形成人人有岗位的管理特色。学生有了这权力,当然想使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班上的事大家想办法解决,班上的活动大家出主意开展。学校开展的活动大家积极地、尽心尽力地完成。养成他人的事就是我的事,大家的事也是我的事,集体的事同样也是我的事的好习惯。事事关己,必尽心尽责,达到职责自勉的目的。既改变以往只能“上”管“下”、“下”服“上”的呆板做法,使班级管理活了起来,又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
  当然教无定法,管理也无定法。班级管理也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过程,愿同样是教师的你与我一样,在工作中、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塑造出优秀的班集体,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作者单位:
  江苏连云港市浦南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