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主探索,促进有效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福朝
所谓“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一种针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动学习而言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促进有效学习呢?
一、在生活体验中引导自主学习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需要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贴近实际的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到一个和自己生活相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之中,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在教学“千米的认识”这一课时,不要把教学局限于教材和课堂中,可以把课堂搬到操场或者大街上,让学生亲自去量一量,并让学生注意实际长度与自己估计有多大差别,体验一下,一千米到底有多长,这样既能使学生顺利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头脑中千米的概念不再是“千米”两个字,从而真正认识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在学法指导中引导自主学习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应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法,并顺应学生的学法开展教学。从而造就具有个性与活力的时代新人,使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例:一位老师教学《统计初步知识》一节内容时,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统计方法、理解了统计意义的基础上,设置提问:“你最想统计什么?”针对很多学生所说的最想统计“每天吃饭量、家庭每月的电费”等情况,教师及时引导:现在只能统计身边有的东西。针对学生所说的统计,“教室里共有多少张废纸、全班同学们共有多少个手指”等情况,教者又作引导:统计出来的数据要有现实意义,不要随便什么东西都拿来统计。经过老师的指导,结果很多同学选择了统计“全班戴眼镜的人数、使用钢笔的人数、看课外书的人数”等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课的教学中,通过教者学法上的指导,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既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
三、在分层训练中引导自主学习
由于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上的差异,易造成其自主学习实效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教学问题,灵活落实分层训练要求:1.针对优等生,应着力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2.针对中等生,应着力指导他们在巩固所学新知的基础上,尝试思考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3.针对学困生,则应着力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例:教学《梯形面积计算》一节内容时,一位老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层次一:要求学生拿出所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简单图形。(平行四边形)层次二:观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部分间的关系,试着自己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层次三:进一步提出用一个梯形推导面积公式的设想,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讨论。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设计分层练习,全班同学各自获得了不同层次上的平衡,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中,增强了自信,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四、在讨论、分析、交流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个人的自主学习中,总会遇到一些疑难的题目,仅靠自己的能力往往无法解决。此时如能把这些问题放到小组或班级中,依靠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通过交流、讨论,既能充分阐述自己的想法,又可以倾听别人的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更好地为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例:教学“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一节内容时,教者通过课件出示问题:
小猴卖桃,共有13个桃子,小兔买走了9个,那么还剩几个桃子呢?小猴抓耳挠腮就是想不出来,谁能帮帮小猴算一算呢?同学们兴致高涨,纷纷动脑筋,想办法。可由于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退位减法,学生独立思考了几分钟后,很多同学也像小猴一样抓耳挠腮、眉头紧锁,面露难色。此时,教师趁势引导说:“小组的同学可以加强合作,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一定能想出办法。”于是,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着各自的看法。最终通过集体智慧的讨论交流,找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总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积极思考,我们只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改进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发展,在探索中创新,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顾亚利.自主探究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贺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作者单位:扬州邗江区公道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8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