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课堂合作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邱力平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没有教学方式的变革,新课程的发展将是不可想象的。本文通过介绍合作教学的内涵分析了在新课程下高中地理的合作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 地理 合作教学
一、引言
地理学科内容丰富,包括天文、资源、农业、工业、交通、人口、环境等等,贴近自然、人类和社会。另一方面,现代地理学更注重人地关系的研究,中学地理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这样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习惯。地理学科的特点为实施合作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合作教学关注学生的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教师成了“导演”,学生真正成了“演员”,这是一种进步。在主体教育思想回归课堂的今天,研究合作教学,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群体的智慧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课程下高中地理合作教学的内涵
综观世界各国合作教学专家对于合作教学概念的认识,笔者认为,中学高中地理合作教学是指高中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使广大教师能根据学生和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转变学与教的方式,小组成员之间既有帮助关系,又有协同关系,以此达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大面积取得教学成效的目的。具体言之,高中地理合作教学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1,高中地理合作教学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不排斥班级教学,讲求的是小组活动的科学组织和开展,依据小组成员在地理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具有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使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2,高中地理合作教学是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的教学活动。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3,高中地理合作教学是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活动。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可以摒弃个人之间竞争的弊端,以“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取而代之,追求一种“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较高境界,使学生提高地理成绩的同时更注重合作目标的达成。
4,高中地理合作教学是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的教学活动。
5,高中地理合作教学是在帮助型合作教学和协同型合作教学基础上进行整合。高中地理合作教学在帮助型合作教学和协同型合作教学基础上整合进两大基本的教学策略(接受和发现),在这两个维度的基础上组成四个新型的高中地理合作教学策略,构建成适合目前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学实际的合作策略体系。这四种策略均以学习者为中心,目的都是促使学生在合作教学中建构意义,发展交往与合作能力。从而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
三、合作教学对高中地理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1,合作教学对学生地理知识能力的影响
通过合作教学,学生在地理学习动机、地理学习策略上的提高,班级学习气氛的增强,必然带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通过合作教学减少了两极分化现象,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地理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互助行为得到了回报。
2,合作教学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影响
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讨论涉及很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对全球气候变暖、地震、火灾、海啸、战争、疾病、虫害、外星威胁、异域生物入侵、物种消失、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各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人为灾难都进行为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在此过种中学生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意识到人类的危机,明白了自己作为人类本身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了他们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通过学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服务意识明显提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四、结论
合作教学着眼于全体学生,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记忆和巩固所学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地理读图、析图能力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能力。实验表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掌握上都能受益,但程度不同,受益最大的是中等生。
合作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交往意识和合作精神。合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创造了更多的互相认识、交流、了解的机会。通过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综合群体的意见,达到完美的境界。长此以往,学生便会感到:任何一个成功必须依靠每个个体的积极参与和相互间的合作才能实现。在这样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必将得到充分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174.htm